學校教育該給孩子什麼?

陳清枝〈台灣宜蘭人文國小副校長〉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從過去德、智、體、群、美,到禮、義、廉、恥,或是:文、武、藝、德,等教育目標,都揭示時代對教育的期望與要求。九年一貫課程雖然有許多的指標能力,但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學到「帶得走的能力」,和要求教育人員做好「照顧好每一個孩子」的基本教育職責。

但不管教育目標多麼清楚、高等,整個教育仍被升學主義籠罩和主導,考試領導教學,成績仍是大部分家長所唯一追求的。因此不管教育如何鬆綁,如何改革,仍然無法放開升學、成績的魔咒,仍然無法讓孩子適性、快樂的學習。

從九零年代的森林小學、種子學苑、雅歌小學、全人中學,到今天公辦民營的慈心小學和人文國小,都逃不過升學主義,及考試成績的試煉和考驗。但因為有一些家長的支持,和主事者的堅持,也在夾縫困境中,開出一些漂亮的花朵。

這些體制外或公辦民營的學校,所給孩子的大多是:適性、快樂、自主的學習,其實就是教育的本質。經營者也大多能尊重孩子個別差異,以照顧每個孩子為辦學目標。但為什麼卻一直無法被大多數的家長,和主流教育所接納呢?

同樣英國夏山學校和日本友緣學園、緒川學校,也都成立半個世紀以上了,仍然只是傳說中的仙境和天堂一樣,永遠都只是教育工作者的夢想與希望,可望不可及。

在公共電視教育專輯中,主持人喃喃自語的說:「到底我們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般,仍是大多數家長、老師,所希望得到的答案。其實答案都在現行的教育目標中,只是教育工作者願意付出多少、執行多少而已。

所幸仍有一些願意實現教育理想的工作者,默默為下一帶的教育付出,實現一些快樂的教育理想,雖然無法全面實施,改變現狀,但他們真的努力過,也創造出一些奇蹟,留給後人一些追思和想念。這些教育工作的「唐吉訶德」,是值得我們給他們鼓勵和喝采的。@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根據馬州蒙郡教育委員會2月8日新通過的預算方案﹐自今年秋天起﹐許多馬州蒙郡公立學校的班級將縮小。這是20年來該教育委員會首次縮小大班制﹐對人數過多的班級而言﹐平均每班將減少5至7人。
  • 蒙郡公立學校幼稚園前教育/學前教育計劃為低收入家庭的孩童, 包括有殘障的, 出生在 2000年9月30日之前的孩童. 當場的申請, 週一至週四, 上午9:00到下午4:00在 Rocking Horse Road Center, 4910 Macon Road, Room 141, Rockville, Maryland 20852. 有關資訊, 請打電話: 301-230-0676 或留言: 301-230-5460

  • 蒙郡公立學校幼稚園前教提供給蒙郡居民出生在2001年合於資格的孩童學前教育計劃. 為孩童申請幼稚園前教育, 是以當場申請的方式, 從週一到週四, 每天上午9:00 到下午4:00, 在 Rocking Horse Road Center, 4910 Macon Road, Room 141, Rockville, Maryland, 20852. 慾知有關資訊, 請打電話: 301-230-0676, 或留言: 301-230-5460 或TTY 電話號碼: 301-230-5462.
  • 一群來自亞洲的小男生小女生,一班十幾歲便「背井離鄉」遠渡重洋到澳洲留學的孩子,在墨爾本的校園中,將怎樣度過他們的農曆新年?在墨爾本艾聖頓-凱羅學院(ESSENDON KEILOR COLLEGE)明亮的會客室裏,大紀元記者和這個學校的校長、海外留學生部主任、班主任及20多位充滿青春活力的亞洲少男少女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大年初一。
  • 財政司長唐英年昨午到屯門了解一間小學校舉辦的課餘託管計劃,並與學童、義務照顧學童的家長及大專學生交談。
  • (劉宇真﹑林佩萱編譯報導)賓州約克郡的多佛鎮,正因人類之起源而產生爭端。當地的高中學校已成為國內首先在課堂上討論取代達爾文進化論的“高智慧設計論”﹐但這已經使學校和城鎮分裂。
  • 隨著一綫學校對第2外語科目的偏愛,學生學習漢語的熱情高漲,韓國漢語、日語專業教師正在加緊增加。
  • 這幾天華盛頓大學校園的MSN Messenger 亞洲學生們出現了熱烈的討論,學生們在上課時或校園內看到了「杉菜爸爸」的身影,幾年前台灣偶像劇「流星花園」紅遍全亞洲,在劇中演出的「杉菜爸爸」正是台灣的金鐘獎名節目主持人「小董」董至成。
  • 〔自由時報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學系大一新生吳旻憲,為了救回肝硬化的父親一命,決定休學捐肝,最近在高雄長庚醫院割了三分之二的肝臟給父親(見圖,記者楊菁菁攝 );孝心傳回學校,校方立即召開緊急會議,校長張宗仁昨天特地致贈六萬元慰問金,嘉許他的孝心。

  • 〔自由時報記者黃淑莉╱斗六報導〕八歲的曾柏喬小弟弟一度被醫生判定為「極重度植物人」,家人不放棄希望,經過細心照護,如今柏喬不僅恢復意識、身心狀況復元良好,甚至能靠助行器獨自行走,預計9月可回學校唸書,柏喬的恢復情況讓醫護人員感到不可思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