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漫談足痛

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簡維隆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9日訊】平時在看門診的時候, 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因為其他問題來求診, 等到問題都處理的差不多的時候, 突然又冒出一句說: “醫生最近我的腳常常會痛, 可是又沒扭到, 是哪裡出問題呢? ”, 的確, 腳沒扭到, 也沒打它, 罵它, 怎麼會痛呢? 這就是我想跟大家討論的地方。我們的腳是由骨頭、關節、肌肉、韌帶、筋膜、血管及神經所組成,任何造成足部創傷、變形的輕重傷害,而引起疼痛者,皆稱為足痛。

如果從解剖部位來分可分成三部份來討論:前足, 中足及後足:

一. 前足.常見的前足問題包括胼胝 , 雞眼 , 足底生疣 , 潰瘍 , 趾甲內長 及趾頭骨折等。

二. 中足.常見的中足問題為扁平足。

三. 後足.常見的後足問題包括腳踝扭傷, 足底筋膜炎, 阿契里斯肌腱炎等。

形成原因:

一. 胼胝: 由於足部承重部位表皮過度角質化結果,常見於第二及第三蹠骨頭部附近。二. 雞眼: 範圍較胼胝小且界線較清楚,常見的有兩種:硬雞眼— 好發於第五趾與鞋子摩擦的背側面;軟雞眼— 由於濕氣過重所造成,常見於第四趾間。
三. 足底生疣: 由於感染乳頭病毒 (papilloma virus)所造成,常見於足底承重部位。四. 潰瘍: 常見於病人本身骨頭過於突出,血液循環障礙,或糖尿病合併神經病變引起皮膚感覺減退所造成。
五.趾甲內長: 常由於鞋頭太緊、趾甲修剪方法不對,造成趾甲往旁邊的皮膚生長。
六. 趾頭骨折: 常由於重物掉落直接擊中腳趾,或是走路時踢到堅硬物體所造成。
七. 扁平足: 由於足部內縱弓過度扁平而稱之,本身並無病理學上之意義,但若合併疼痛及變形時,需注意退化性之變化。
八. 腳踝扭傷: 為門診最常見的肌肉骨骼傷害之一。
九. 足底筋膜炎: 為門診最常見的足部問題之一,為足底筋膜於跟骨起點附近發生小撕裂傷,所產生局部發炎及疼痛,同時也是腳底腳踝疼痛最常見的原因。
十. 阿契里斯肌腱炎: 常由於運動時過度使用,造成該肌腱與跟骨交接處,有小撕裂傷或發炎。

可能發生的症狀症狀有: 一. 在第一蹠趾骨關節內側面的疼痛腫脹或變形,常為拇趾滑液囊腫或痛風急性發作。二. 與壓力有關的足部不適常為胼胝, 雞眼的表現症狀。三. 趾甲側面疼痛合併紅腫疼痛或流膿,需注意趾甲內長。四. 若是足部活動時,出現特定趾頭的疼痛,且有創傷的病史,需懷疑趾頭骨折的可能。五. 中足部位附近的疼痛與僵硬,需懷疑扁平足的可能。六. 若在走路或跑步時,發生跟骨下)疼痛合併輻射至腳弓附近,可能為足底筋膜炎。七. 若是疼痛出現在阿契里斯肌腱與跟骨交接處,常為阿契里斯肌腱炎。

針對以上症狀我們可做一些相關檢查來確認或排除其他病因:

一. 血液檢查: 若懷疑有感染或發炎的可能者,可做下列檢查:白血球數目,紅血球沉澱速率,尿酸值,類風濕關節因子等。二. 關節液抽取: 若因關節積水而懷疑有敗血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或結晶性關節炎(如痛風,偽痛風)者,可抽取關節液做細菌培養,算細胞數目,並分析其中的蛋白質,葡萄糖及結晶體。三. 放射線檢查: 由於足部構造關係,骨頭排列並不規則,有許多重複排列的地方,往往X-光檢查單一角度照相無法確定診斷,必須配合疑似診斷實施適當角度照相,才有意義且符合經濟效益。四. 電腦斷層掃描檢查: 可輔助X-光無法診斷的問題,對於創傷,關節炎,腫瘤及先天與後天的畸形特別有用。五. 核磁共振掃描: 對於足及踝而言,此項檢查的適應症,主要與創傷有關,目的在評估軟骨,韌帶,或肌腱受傷的情形。也可觀察關節軟骨面的變化,及腫瘤對於軟組織侵犯的評估。六. 超音波檢查: 對於軟組織腫塊,異常積水,或軟組織傷害等一般X-光無法檢查出來的問題,超音波檢查特別有用。

有關平時預防足痛的方法: 一. 合適的鞋子可預防足部許多問題,包括減少足部疲勞,足部不適,足部疼痛,預防胼胝或雞眼,還有最基本的就是維持足部活動時的平衡,保護我們的安全,不致跌倒。二. 急性發炎時的處理與一般發炎的處理原則相同,包括R(rest休息)I(ice冰敷)C(compression壓迫)E(elevation舉高)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治療。三. 對於糖尿病或週邊血管病變患者侵犯性的處理,包括拔趾甲,局部去角質等,需注意感染或慢性潰爛。

足痛雖然不會對性命造成立即的危險, ,但因為只要我們要活動的時候, 就少不了它, 所以平時還是要多關心愛護自己的雙腳, 若有不適的時候,應儘早找醫師處理, 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本文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