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父母太隨性 教壞囝仔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單親家長隨便把異性朋友帶回家,不要以為關好門做愛做的事,就不會教壞孩子,台中市性侵害防治中心最近處理幾起性侵害案件,就發現涉案的少男少女偷嚐禁果都是有樣學樣,甚至在家長怒斥時,這些孩子還反問「不是把門關好就可以了嗎?」讓社工搖頭不已。

台中市性侵害防治中心最近介入處理過幾起少女被性侵害的案件,社工進一步輔導,赫然發現家長也有責任。原來這些單親家長,平常很隨便地就把異性朋友帶回家,然後關起房門「辦事」,在這些家長的認知中,只要把房門關好,孩子看不到、聽不到,就不會「教壞」孩子。

社工人員指出,正值青春期的孩子,看到媽媽帶著叔叔、爸爸帶著阿姨,很親熱地走進房間,又把房門關起來,雖然沒有看到、也沒有聽到他們在房間裡做什麼,但是現在的孩子不是傻瓜,他們怎麼會不知道,媽媽和叔叔或爸爸和阿姨關在房間裡,絕不是「蓋棉被純聊天」。

單親家長和沒有婚姻關係的異性,兩人關在家中的房間裡做愛做的事的行徑,會讓孩子「人我界線模糊」,以為這樣的行為是對的,前提是只要房門關起來,他們也可以和大人一樣,大方地做愛做的事。

性侵害防治中心頭痛地表示,這些才唸國中、高中的少男、少女學家長,以為把房門關好,就可以和男女朋友上床,最近一連發生好幾起,顯見有此錯誤觀念的家長,已非單一個案。

台中市性侵害防治中心呼籲,單親家長在處理自身性需求問題時,一定要更謹慎,因為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全看在眼裡,不是不讓他們目睹到「實戰」現場就沒事。

婚前尺度 家長別帶頭越界

〔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台灣性教育協會中區主任黃瑞汝指出,台灣已連續七年蟬聯亞洲各國的離婚冠軍,單親家庭持續成長中,單親家長不是不可以結交異性朋友,但她建議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學習榜樣,千萬不要為了省錢,就隨便把對方帶回家「辦事」。

黃瑞汝指出,單親家長可以讓孩子知道,爸爸或媽媽已經恢復單身,有權利交異性朋友,但是他們也要讓孩子知道,他們的交往,在還沒有結婚前,是有一定的界限,孩子才會清楚地知道,與異性之間的交往,要有一定的界限。

她發現不少離婚男女,為了讓自己的感情早日獲得依靠以及解決自己的性需求,常是見面才一、二次就和對方上床,且為了省錢,直接帶回家「辦事」。他們不是認為孩子還小不懂,就是認為門有關好、窗簾有拉下來,孩子看不到,就不會有樣學樣,殊不知家長隨便和異性交往的動作,對孩子而言,錯誤示範就已經開始了。

她說,單親家長如果真的非要和所交往的男女朋友「辦事」不可,她建議不要為了省錢把家當賓館,要做愛做的事到外面去做,尤其是單親媽媽更要小心,防範對方極有可能也會對自己的未成年女兒下手。

黃瑞汝表示,單親家長在情海中漂蕩,一直無法靠岸,不僅自身的情緒會受到影響,孩子也會遭到波及,除了可能成為父母情緒失控下的犧牲者外,也易因父母錯誤的示範,腦海中植入偏差的兩性相處模式,在父母眼中他們小小年紀就「濫交」,其實他們只是父母的「翻版」而已,怎可能認為自己有錯。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澳洲聯邦政府30日表示,關於單親家庭和殘疾人福利的改革,並不意味著降低成本;反對黨認為,鼓勵人們放棄政府福利而從事工作的動機是好的,但政府必須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資助。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會在學習過程中的某個階段,對學習本能的熱愛常常會消失。許多孩子逐漸開始厭惡甚至害怕上學和學習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策略,家長或老師可用來培養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愛。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教養不同調的照顧者,有時候是老公或老婆,更多的情況是上一代長輩,甚至是保母。因此當教養不同調的時候,騎虎難下,父母該怎麼辦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