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先天聽損率千分之三 及早治療走出無聲世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九日電)台灣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新生兒聽力損失發生機率約千分之三,六個月大以前是關鍵時期,如能把握及早治療,可幫助聽損兒走出無聲世界。

國健局統計,聽力損失是伴隨新生兒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新生兒先天性雙耳重度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損發生率約千分之一,若加上雙耳或單耳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損,發生率高達千分之三。

以2004年(民國九十三年)台灣新生兒出生數二十一萬六千多人推算,當年約有六百名聽力損失的新生兒。國健局說,如果沒有透過新生兒聽力篩檢,幼兒重度聽損被診斷出來的平均年齡為一至二歲,中輕度聽損為三至四歲。

國健局說,嬰兒從出生至六個月大,是聽力語言獲得的關鍵時期,影響一直延伸到六歲,如果能及早在六個月大以前早期發現及適當治療和復健,就可改善聽損兒的語言學習,入學後接受教育的狀況也會比較正常。

長期協助聽損兒學習聽說的雅文文教基金會說,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聽損兒兒仍具有可利用的剩餘聽力,只要善加利用,不讓聽力萎縮,一樣可以和正常人一樣聽說。

雅文基金會為協助聽損兒學習聽說,積極推廣聽覺口語法,主要是藉由助聽器將聽損孩子的剩餘聽力加以擴增,或透過人工電子耳幫助聽損孩子獲得聽的潛能後,依聽能、語言、口語、認知和溝通各領域的自然發展順序,在自然且有意義的情境及互動中,讓聽損兒藉由傾聽學習語言並發展口語。

雅文文教基金會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在台北成立,目前在高雄及宜蘭也設有服務中心,至今已服務超過二千多個聽損兒家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