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水:「全球華文傳媒合作」首攻美國

江河水

標籤: ,

【大紀元12月1日訊】十一月二十三日上午,以「互動、合作、發展」為主題的「全球華文傳媒羊城合作論壇」在廣州中國大酒店開幕。該論壇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幾十家華文媒體參加,在此暢談多元文化時代的媒體責任,並探討華文媒體的運作空間與策略。

十一月二十一日,第二期海外華文媒體高級研修班在北京開課,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陳玉傑在開班儀式上致辭。該研修班由國務院僑辦、中國新聞社、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聯合主辦。 中新社傳真 廖攀 攝

大陸執政者近年深信「鉗口術」造成「無聲的中國」有利「和諧」,以「三步棋」塑造「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的「和諧社會」:先是勝利完成了對「紙媒」(含廣播電視)的「自律工程」,繼而又以「文明網絡」為名,封殺了眾多知名文化學術網站,實現了「大陸網上一統天下」;最後又「出兵海外」,以「全球華文傳媒合作」之名,欲「以『和諧』壓制自由」,導向海外華人輿論。前兩步棋人們多已關注,但對第三步棋,知者尚不多。

據中新社廣州2006年11月23日電:「以『互動、合作、發展』為主題的『全球華文傳媒羊城合作論壇•二OO六』,今天在廣州開幕。該論壇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幾十家華文媒體參加。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蔡東士,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雄,廣省僑辦主任呂偉雄出席了今天的合作論壇。」據悉,參加該論壇的海外華文媒體要人有: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總編輯蕭依釗、星島日報報業集團董事總經理詹瑞慶、泰國星暹日報總編輯馬耀輝、世界日報洛杉磯分社社長、香港文匯報總編輯王伯遙等。此外,還有來自廣東省內以及中央駐穗新聞單位的負責人。「與會嘉賓將圍繞『多元文化時代的媒體責任』的主題,展開交流,探討海內外華文媒體的最新發展」,「將就『有限與無限——華文媒體的運作空間與策略』進行探討。」

這消息的第一個奇怪是,2005年9月14日,就有一個由廣東省僑辦等主辦的「全球華文傳媒羊城峰會•2005」在廣州長隆酒店開幕,其時有「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蔡東士出席開幕式,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名傳媒高層與會。」可見所謂「全球華文傳媒羊城合作論壇•二OO六」明明是「全球華文傳媒羊城峰會•2005」延續下來的「第二屆」,但此次會議卻絕口不提此背景,一意要以「全球華文傳媒羊城合作論壇•二OO六」為首次,此意何在?是為了爭第一,還是為了淡化其蓄謀已久?細看一下,兩次會議的舉辦者相同,與會對像(行業代表)相同,只是會議主題有所變化,2005年「會標」稱「全球華文傳媒羊城峰會•2005」,主題是「創造資訊平台,造福全球華人」,2006年「會標」為「全球華文傳媒羊城合作論壇•二OO六」,主題變為「多元文化時代的媒體責任」;「會標」的變化是「羊城峰會」改為「羊城合作論壇」,說明會議組織形式由鬆散而進步為緊湊,似由僅僅是一方舉辦而變為一方控股而多股參與;會議主題的變化在於,由抽像宏觀深入為具象操作:「創造資訊平台,造福全球華人」顯然不如「多元文化時代的媒體責任」更有實際作用。

關於「多元文化時代的媒體責任」的真意,早在「全球華文傳媒羊城峰會•2005」期間,就有一家美國華文傳媒代表「夫子自道」——

據報道,2005年8月24日,即將出席「全球華文傳媒羊城峰會•2005」《中美晚報》總裁 、社長李景明和副主編、大陸首席記者劉飛 ,在媒體公開發表了《美中晚報和18灣網站論媒體的戰略策劃》,披露了「多元文化時代的海外華文媒體責任」,其要點有——

1、華文媒體是以華人為主體傳播對象的傳播機構,在海外屬於非主流媒體。以美國為例:美國人口2億3千萬, 華人410萬,僅佔2%;在美國儘管華文報紙媒體迅猛發展,這與美國本土龐大報紙媒體總數相比不足0.8%,其影響力處於邊緣狀態。

2、非主流媒體由於與受眾間的關係決定了自身的傳播始終也處於非主流地位,但這並不代表著非主流媒體不能創建主流影響。在這個創建過程中與媒體自身的歷史積澱,財力背景,現實地位沒有必然的關係。以1991年的海灣戰爭為例,在當時尚為年輕的CNN以其出色的新聞策劃和新聞組織讓全世界在極短的時間內認識了什麼是戰爭的現場直播,什麼是CNN,什麼是小台作大事。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更是讓名不見經傳的阿拉伯國家半島電視台,幾乎一夜之間聲名雀起,他們靠得是承擔了戰爭對立面的唯一傳播機構的角色。再次應徵了非主流媒體與主流傳播的非必然因果關係。同時也證明了小媒體也能創造大影響。只要非主流媒體能以非凡的策劃能力實現對主流信息源的控制和操縱,就可使非主流媒體瞬間成為主流傳播者,這正是非主流媒體獲得制勝的秘籍。

3、由此可見,海外華文媒體要樹立用「製造社會事件」來創建主流影響的明確目標。

「以製造社會事件」實施新聞策劃是《美中晚報》在創立之初由總裁李景明先生提出的立足、發展之本。三年來,該報正是沿用這樣的戰略逐步發展。如在江澤民訪美期間,《美中晚報》創建了「一個能引起雙方主流關注的事件」:選中美雙方在聯合抗日的歲月中的「駝峰航線」——總體策劃的思路是,尋找當年失事飛機的下落,打撈飛機殘骸,搜集飛行員遺物,建立相關紀念標誌,座落在布什圖書館,請江主席為銅像題詞,在中美雙方高層會晤時揭幕剪綵。在一連串製造的事件中先後參與的美國方有前總統布什,現總統小布什,美國航空基金會,老布什博物館。達爾哈特市政府等;中國方有江主席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外交部、中國駐美各領事館、新華社。這些雙方最高核心階層直接參與決定了所「製造的事件」主流傳播和主流影響。

「《美中晚報》近年的成功發展的核心,歸功於『製造社會事件』這一媒體發展理念。」

4、重視海外華文網站的收購與建設,將其(如「18灣網站」)作為中國聲音在海外傳播的有效媒介,傳播華文主流需求,幫助大陸實現「主流影響」。

從以上信息看來,「全球華文傳媒羊城峰會•2005」和「全球華文傳媒羊城合作論壇•二OO六」,絕非公開報道所說僅僅是廣東省自作主張:「加強合作,讓海外華文傳媒多多宣傳廣東,在廣東與海外僑胞之間搭起溝通合作的橋樑」,而是遵照「最高指示」,「在統一了國內輿論後,再進軍海外,希望海外華文輿論也以大陸『回聲』為主。」這一戰役已首先在美國打響。

這只要再看一則新聞便明白了——

中國僑網(記者唐偉傑)報道:2006年11月21日,《國僑辦組織研修班 海外華文傳媒人北京「充電」》:——「由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舉辦的第二屆海外華文媒體高級研修班11月21日在北京開班,來自15個國家18家海外華文媒體的負責人共21人趕來北京「聽課」。國僑辦主任陳玉傑出席開班儀式並發表講話。 」 「陳玉傑希望海外華文媒體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成為報道中國問題的主力和溝通中外文化的主角,在西方媒體主導世界新聞的格局中,為平衡國際輿論,促進中外溝通發揮更大作用。」據悉,本期研修班是國務院僑辦在今年年初成功舉辦首屆研修班的基礎上再次開辦,其「學員」多是「全球華文傳媒羊城合作論壇•二OO六」嘉賓。

北有「國僑辦組織研修班 海外華文傳媒人二度北京『充電』」,南有兩屆「全球華文傳媒羊城峰會」,這是偶然的巧合?海外華文傳媒本來大多由大陸資本控股,大陸早有戰略佈署,今日的確開始實施「文治海外」,「首攻美國」的「復興中華文明戰略」,冀圖在「和諧世界」的旗幟下讓「一黨乾綱獨斷之言」統領全球輿論。

--原載:《議報》第278期,2006-11-27
http://www.chinaeweekly.co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沈婉貞:宣揚五千年文化的共同目標
江河水: 哀「鐵凝當作協主席」
亨特學院與紐約經文處將辦華文教師講座
張偉國:中國需要更多像高瑜這樣的自由記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