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早期偵測治療 精神藥物治療有希望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5日訊】(記者孫幗英台南報導)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美麗境界」中的約翰奈許沉迷在一個妄想的世界,他異常的行為就是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包括:幻覺、妄想、混亂的語言、混亂的行為及貧語症、無動機等負性症狀。

精神分裂症的成因可能來自遺傳基因,或是生活壓力,或是大腦結構改變。成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藍先元表示,精神疾病在台灣常被忽視,有許多精神疾病患者不敢就醫,以致延誤治療。

藍先元指出,這十多年來精神疾病治療進步很多,但侷限於某些藥理作用,有部分患者依然效果不彰。再者,現有的藥物也可能有嗜睡、動作遲緩、顫抖、僵硬、或代謝異常,如:肥胖、糖尿病、血脂肪與膽固醇上升等副作用。

藍先元的研究團隊,最近所進行的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國科會的研究計畫,就是希望找出更安全的天然物以治療精神疾病。

經過人體試驗委員會審查通過後,藍先元利用人類大腦中原本就存在的氨基酸進行臨床研究,初步發現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若合併這些胺基酸,比抗精神病藥物加上安慰劑的療效為佳。

藍先元的發現也支持精神分裂症除以往的多巴胺假說外,NMDA功能不足亦扮演重要角色。藍先元的研究團隊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與未來可能的治療上,均有重要貢獻,因此刊登在精神醫學排名第一的學術期刊<一般精神醫學檔案雜誌(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當然,目前這樣的初步結果仍處於臨床研究階段,絕非臨床醫師可逕行處方的上市階段。

藍先元的研究也發現,當以目前已上市的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時,愈早治療、效果愈佳,所以患者應該儘早就醫,尋求專業的診斷與治療。◇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