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育方法——在嚴和慈之間平衡

于珊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7日訊】前一陣聽一位西人朋友抱怨,說自己的兒子在學校非常淘氣,在學習上也表現不好。回家對兒子兇一些吧,他就更叛逆,還威脅說如果挨揍了他就會去叫警察(在西方社會,打孩子確實會招來警察的)。如果對兒子繼續聽之任之吧,眼看他在外面越來越不像話下去,也不是個辦法。看這個朋友恨得牙癢癢的樣子,讓人感覺其實西方人和中國人在面對孩子淘氣時是一樣生氣的。這生氣的程度讓人想起中國古裝劇裡面一個父親大喝一聲「拿家法來!」然後把兒子綁在長凳上一頓好打。我頗為同情那位朋友。我的孩子雖然在別人眼中已經屬於非常乖了,不像那位朋友的孩子那麼淘氣,但是,當我孩子也有不聽話的時候,我也常常情緒很壞。

這天我在網上查看到了一位明朝皇后對教育方法的論述,原來中國人傳統的教育方式也並不是只有「棍棒」,就像西方人的教育也並不只是像《成長的煩惱》裡面那樣像朋友一樣談談心那麼簡單。教育孩子,就等於是參與規範一個人的人格,真是個軟硬功夫。

明仁孝文皇后徐氏在《內訓‧母儀章》裡說:「孔子曰:『女子者,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理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所以為教不出閨門,以訓其子者也。教之者,導之以德義,養之以廉遜,率之以勤儉,本之以慈愛,臨之以嚴格,以立其身,以成其德。慈愛不至於姑息,嚴恪不至於傷恩。傷恩則離,姑息則縱,而教不行矣。」

原來,做母親的是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把道德逐漸的教給子女。即使古代婦女不出家門,也能教育好孩子。而孩子心中有了道理,出門也不會學壞了。拿什麼來教呢?用道德義理來引導孩子,用謙遜廉潔的品德來培養孩子,用勤儉來給孩子做表率,本著慈愛來對待孩子,用嚴格來管理孩子,用這些教育來使孩子在社會上有立足的根本,來成就孩子的道德。慈愛卻不讓它達到姑息的地步,嚴格卻不讓它達到傷害仁善的地步。如果傷害到了仁善,孩子就遠離你了。如果姑息,孩子就放縱自己了。那麼這樣一來,教育就沒法繼續下去。

看來,對待孩子,家長在兩頭都不能走極端。家長要先能夠控制自己,看到自己做法上有無偏頗。慈愛和嚴格都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的目的是把正統的道理真正的教給孩子,讓孩子接受,這才是為人父母的對孩子的真正意義。而在要求孩子的同時,家長也能看到自己在做人方面還有哪些欠缺,從而改正自己。這其實同樣也是提高家長自己的修養的一門藝術,如果做好了,過程中孩子和家長都能受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世說新語記載一則陶母教子的故事:陶侃年輕時做了官,專門管理漁場。有一次,他用壇子裝滿乾魚送回家,以此孝敬母親。
  • 看看先秦時期,較為單純的人際關係和簡單的社會結構下,女子是如何扮演好母親的角色的,除了耳熟能詳的「孟母三遷」和她「斷機教子」的故事之外,還流傳著這麼一樁動人的<田母誡子>故事:
  • 誰都知道,「成功」的背後總有一雙「推手」,而這「推手」卻有多種不同的樣貌,在古代,大半以「母親」居多。雖然那時「女子無才便是德」,雖然當時農業社會的婦女,大半目不識丁,可是在那種道德標準極高的環境裏,在嚴格心法約束下的要求中,一點都不影響她們持家教子、敦親睦鄰、侍奉翁姑……等的操守。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