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建文帝出家》下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續前﹚【唱詞介紹】︰
……
建文吃驚說幾乎倒忘了,
就命你速把紅匣替朕尋。
這宮官答應一聲說遵旨,你看他慌慌張張就站起身。
不多時,內侍把紅匣放在龍書案,
忙展開,皇王舉目細留神。
見裏邊有僧衣僧帽剃刀一把,僧襪僧鞋度牒一文。
建文大悟將頭點,說原來此事有前因。
悲切切下龍床將身拜倒,
真是響頭碰地拜先君。
說高皇浩氣在天英靈不遠,
求聖鑒俯察兒孫喪國冤深。
孫兒我奉紹承恩登大寶,敦風化,勤民優政才整四春。
誰想到我皇叔悖旨興人馬,借弔孝為名起十萬大軍。

逞強梁掄縣奪州殺黎庶,
施暴虐席捲江南,虎視鯨吞,霸佔了錦乾坤。
這而今,猛將強兵將城困,
轎眼間城池一破性命難存。
孫兒我自愧軟弱喪國,不敢入朱門譜,
遵遺詔,欲從泉路躲向佛門,保全性命去脫身。
逼孫兒國破家亡臣死君逃誰之過也,
大略著皇祖英靈也看得真。

這皇帝說到此放聲大慟,急煎煎氣堵咽喉話不能云。
意忙忙站起身來看看左右,
孤零零,只有色變驚慌的幾個內臣。
忙問道說哪位公公與孤落髮?有內臣說奴才我侍奉主君。
摘龍冠,金盆水暖銀刀舉,狠心腸,皇王閉目咬牙根。
冷森森,一刀剃下了千行淚,
在旁邊,內待與宮官兩淚淋。
不多時,翠髮青絲全剃下,
建文帝,痛斷魂,如肝腸裂,似箭攢心,
說盤古至今累代帝王誰似朕!
嘆國破,連父母的遺體都不能存,
哎!枉為這九五尊,何顏去見先人!

無奈何,君王頭戴僧家帽,
脫龍袍,捺氣虛心把袈裟披在身。
脫下朝靴換上雲鞋水襪,急忙忙身上帶好度牒文。
眾宮官圍繞膝下齊跪倒,一個個不敢抬頭看主君。
亂哭道,奴才們都願隨爺去,
渺茫茫一缽雲水萬里泉林。

建文帝哭聲亂顫,說你們休得如此,
是忠義臣,我臨行言語要謹記於心。
破城後,燕王即位必尋我蹤跡,
你們但求他開山高海闊天地大恩,
開條生路,莫要追尋我這喪國人。
將我這苦人的頭髮休撇棄,到那時獻與我那皇叔有道君。

你們說我隱姓埋名當和尚,
你們說我退歸深山入佛門;
你們說我不願紅塵聞國政,
你們說我甘老泉林唪經文。
就說我,漂流四海無定處,
就說我,似孤雁失群落風塵;
就說我,理短情虧難見面,
就說我,似哭似笑願讓乾坤。
罪如山,罪在一人乃建文之罪,
求他留宗廟,莫殺百姓莫殺群臣。
我盼望他頒一道奉天承運登基詔,
我敬他霸業圖王拔萃人。
我願他烈子賢孫傳萬代,我看他壽山福海享百春。

眾宮官謹記於心孤去也,
出內苑曉霧芒鞋踏翠痕。
渡金陵從地網天羅脫身去,
逃走了豹隱龍藏建文帝君。
破金陵燕王即位登九五,
方孝孺草詔敲牙禍及滿門。

~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百山圖》 是民初宋五﹙玉昆﹚常演曲目,也是其三大傑作之一。有人評價京韻大鼓有五個特點:雅俗共賞的形式,剛柔並濟的風格,說唱結合的方法,一曲多用的唱腔,寫意傳神的表演。從《百山圖》以民間典故來精鍊的介紹中原百座名山中,大家可以加以細細品味。
  • 《百山圖》 是民初宋五﹙玉昆﹚常演曲目,也是其三大傑作之一。有人評價京韻大鼓有五個特點:雅俗共賞的形式,剛柔並濟的風格,說唱結合的方法,一曲多用的唱腔,寫意傳神的表演。從《百山圖》以民間典故來精鍊的介紹中原百座名山中,大家可以加以細細品味。
  • 《子期聽琴》初名《馬鞍山》,又稱《知音得友》,早年由宋五修訂並設計唱腔,加入京劇二黃的一段唱法,是宋五﹙宋玉昆﹚三大傑作之一,後成為劉寶全代表曲目。
  • 《七星燈》改編自著名的野史典故,亦名《孔明求壽》,記載諸葛亮赤膽忠懷敬告蒼穹,仍然逃不出天定死期。本曲原是子弟書曲目,以下曲本為白鳳鳴(少白派)用本,駱玉笙演出的詞句略異。
  • 這一回六出祁山,五丈原身亡一位軍師諸葛亮,到後來,姜伯約九伐中原,被鄧艾渡陰平,也是天不將漢業興!
  • 《馬失前蹄》又名《義釋黃忠》,一般流行用本“少白本”句式靈活,內容唱段含有關、黃對刀時的人物描繪;其中霍明亮用本雖與此“少白本”大致相同,但較之篇幅略長,加入了關雲長﹙三國關公﹚夜思、舞刀的情節。
  • 本文將在文後另註介紹,有關其他曲本在關公夜視《春秋》後的“白猿教刀”鼓詞內容。
  • 《長坂坡》又名《糜氏托孤》,演出時亦名《子龍救主》。趙雲字子龍,是漢營勇將,本曲是講三國時代﹙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劉表,漢軍在長阪坡兵敗逃亡大轍退時,惟有趙雲一人於亂軍中救出少主的故事。
  • 《長坂坡》敍事細膩,原是清代子弟書曲目,歷代京韻大鼓藝人均演唱,唯各派詞句有不同。其中有關於趙雲大戰張郃這一段的,今已失傳。
  • 《建文帝出家》內容是指明朝燕王興兵篡位,建文帝臨難之時落髮出家當了喪國君的典故,內心形容深刻,場景絲絲入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