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燜雞 隨風伴秋來

編輯: 梁毅

人氣 3
標籤:

儘管最近的天氣還是很熱,但秋天已在不知不覺之中漸行漸近,越來越有涼意的早晚,連綿不斷的秋雨,新鮮上市的板栗……一切的一切,都在昭示秋天的臨近。

以前,每到秋季,最喜歡的食物就是板栗了,可以做零嘴,可以做菜,簡簡單單卻又能幻化出不同的花樣,糖炒栗子更是能勾起兒時的回憶。以前秋天栗子一下來,街頭上就支起炒栗子的大鍋,放入沙子,潑上糖水,手揮鐵鏟不停地翻炒,等到外表透亮,表皮微微裂開一個小口,板栗也就算是炒好了。現在有了電動裝置,這樣的情形已經很難見到,不變的,只有那炒得油亮的栗子。

把栗子炒好並不簡單,標準的糖炒栗子要求殼柔脆,外殼、內膜、栗肉三者分離,一剝即開。如果費力剝去外殼之後再費更大的力去揭內膜,吃的興致立馬會大打折扣。栗肉不能脆,不能軟,應該干中帶潤,粉粉沙沙的,栗香濃而甜,這樣的方為上品。

曾有一個關於炒栗子的故事:北宋汴京的炒栗以李和兒所制最為有名、暢銷,別家都想盡辦法倣傚,終不可及。後來,汴京被金人攻破,這位炒栗名家也就流落北京。後來南宋紹興年間,宋使使金,到達現在北京的時候,忽然有兩個人送來炒栗二十包,自稱是「李和兒」,借幾包炒栗表達一點故國情思,然後「揮涕而去」。故事是真是假,無從考證,唯一知道的就是糖炒板栗並不是現今的特產,古已有之。

其實,板栗這東西在南北各地均有生產,其中湖州市長興板栗歷史悠久。據《湖州府志》記載:「茶果栗出四(泗)安山中,歲以充貢。」《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十五年十月,湖州民進新栗。」可見在明朝板栗已作為貢品了。板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及澱粉,味美可口,生熟均可食,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據說,從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發掘出來的實物證明,遠在6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已經採用板栗作為食物。


除了糖炒栗子之外,用板栗入菜的菜式也是不少,最常見的就是「板栗燜雞」。原料雞和板栗,做法先將雞宰殺治淨後,將整雞剖成兩半,把胸翅部位剁成6塊,其他部位剁成3厘米見方的塊。板栗砍成十字形,放入旺火沸水中煮5分鐘,取出脫殼。然後把炒鍋置旺火上,下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雞塊炸約3分鐘,起鍋瀝油。隨後原炒鍋再置旺火上,倒入雞塊和板栗,加入雞湯、精鹽、醬油、白糖,蓋上鍋蓋,燜約2分鐘,移鍋至小火上續燜10分鐘即可。雞肉鮮嫩有韌性,板栗綿糯味粉甜,色澤金黃,味道鮮美,是中秋時節的節令佳餚。

(來源: 金羊網)

相關新聞
比含糖飲料健康 世界各地9種優格飲報你知
自製法式馬卡龍 網紅授祕訣 常見問題全解
意大利人都喝什麼咖啡? 8種好「咖」族必知
廚房必備珍寶 食鹽大妙用 不再傻傻花冤枉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