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少女罹潛伏性肺結核死亡 台衛署推前瞻治療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九日電)家中有罹患開放性肺結核病的親人應提高警覺。台灣衛生署今天表示,去年九月台灣北部有十四歲少女因長期咳嗽、體重嚴重減輕送醫後不治,診治後發現疑似潛伏性肺結核帶原,發病後又未及時就診致死亡,為避免類似慘劇再度發生,疾管局將推動針對潛伏性肺結核病帶原的前瞻治療。

疾管局副局長林頂表示,個案少女去年有一段時間長期咳嗽、體重暴減,九月九日在自家浴室昏倒,送醫途中就已無生命跡象,經急救後短暫恢復生命跡象,但仍在四天後因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調查後發現,少女的父親曾在2002年一月被診出罹患開放性肺結核,2003年五月完成治療,少女當時接受結核菌素、胸部X光檢查,雖然結核菌素檢查為陽性,但胸部X光檢查結果為正常,顯示少女當時已是潛伏性肺結核帶原,只是還未發病。

林頂表示,少女因為家貧,先前一直未納入健保,直到去年八月才重新續保,雖然少女咳嗽已一段時間、體重暴瘦,但就醫次數少之又少,就醫時也沒有提到過父親曾罹患肺結核,醫師診斷判定少女有感冒、心律不整、甲狀腺機能亢進、血糖過低等症狀,沒有懷疑少女可能是結核病發作,以致延誤治療不治死亡,「這種事不應該發生」。

疾管局進一步調查後發現,少女的母親也已罹患肺結核、少女的姐姐則沒有罹患肺結核;少女的同學、老師共四十四人目前已被定期檢查是否有罹患肺結核病,目前還沒有人罹患肺結核,追蹤期間將長達一年。

林頂說,一般人感染結核菌,約只有百分之五個案會在兩年內發病,但感染到發病前期,潛伏在體內的結核菌不多,給予預防性投藥治療,依歐美經驗可減少九成日後發病可能。他表示,疾管局今年將全力推動十二歲以下兒童的前瞻性結核菌潛伏性感染治療政策,避免慘劇再次發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