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螢光蛋白 生科研究標準配備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綠色螢光蛋白(GFP )被喻為「生命科學研究的標準配備」,為生命科學的研究與應用帶來革命性影響,不但提升活體觀察的技術,也帶來人性化實驗倫理的實踐可能。

下村脩在一九六三年,於「科學」雜誌發表鈣和水母素發光的關係,並在發表文章的註腳處,說明研究過程中還發現了另外一種在鎢絲光下呈黃色、陽光下會呈現綠色、紫外光下就變成強烈綠色的蛋白,就把其命名為綠色螢光蛋白(GFP )。而後GFP被廣泛應用於生物學研究,可透過基因操作,用來標記生物體內的其他目標蛋白,藉以觀察活體生物與活細胞中的分子狀態。

錢永健 曾獲中研院士提名

至於錢永健則是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表示,錢永健曾與哥哥錢永佑一起入圍第二十屆的中研院院士提名,但未獲選;錢永佑在第二十一屆捲土重來,成為中研院院士,錢永健則長期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投入研究。

錢永健在一九九四年後開始改造GFP。台大生命科學院院長羅竹芳表示,「如果沒有GFP,生命科學不可能走到目前這個地步」。

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助理教授吳信志表示,GFP技術現今已大量使用在生命科學研究,可以使用在觀察細胞與DNA序列位置,像台大研發出天生帶有綠色螢光的小豬,就是運用這項技術;GFP也可以運用在植物上,讓花朵在夜間綻放閃亮的光芒,大幅提高花卉市場價值,「GFP被充分運用在生科與醫療研究,研究者早就該得獎」。

國家實驗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成員張維正表示,根據下村脩和錢永健的研究基礎,科學家目前已經能改變蛋白質胺基酸的構成,改造單一的綠色螢光,成為多種色系的螢光,一旦植入生物體內,就可運用不同顏色的觀察來對照生物基因的變化。張維正舉例,科學家把標識著綠色螢光癌細胞打到生物體內,來觀察癌細胞轉移與變化,當癌細胞轉移到胰臟時,藉GFP就可看到癌細胞變化,並追蹤化療成果進度,「對生科和生醫領域,是一項應用功能很強的研究工具,可提升研究效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用海藻應對氣候變化 日本推動藍碳發展
Meta營收預測偏低 AI支出增 股價跌16%
玻璃般光滑 NASA在木衛一發現冷卻熔岩湖
進軍無人機業 臺灣亞創中心加州參加國際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