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孩子

游乾桂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為什麼年僅六歲的孩子,就那麼喜歡爭雄鬥勝求第一?

記得有次我跟孩子說,爸爸最好,媽媽第二,玉鳳第三,她馬上開口反駁:「我才是第一,我是最好的。」我心想:「孩子真的知道什麼是第一嗎?」

  「強出頭」也是她的專長之一。有次她和弟弟一塊兒玩堆積木的遊戲,竟突然地把所有的積木都推倒,說自己是「藍波」,這些行為真令我們毛骨悚然,你能為我分析原因嗎?

*觀念交流道

心理學家將這樣的行為稱為「叛逆」,我則稱它「反抗期」。以生涯發展的觀點來看,一生大約有兩個反抗階段,一是「三至六歲」,另一個則是「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像吃了「回童丹」,退到三歲的「自我中心」階段。
 
  他們開始認為世界是跟著他運轉的,期待每個人都喜歡他、愛他、欣賞他、尊敬他,甚至崇拜他。這當然會引起父母不悅,與親子的衝突,因此我們才會經常聽到父母埋怨:「你不要老是以為只要你才能受到特殊待遇。」或「你再亂發脾氣,我就不理你了。」另外,則有一些父母憂心忡忡的說:「這樣的孩子不會有問題吧!」老實說,當然不是問題行為,只是成長必經的軌跡罷了。

  三至六歲的小孩子,確實不會輕易禮讓別人,他們只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主張、自己的習慣,並且認為唯有他們才是正確的,別人應該向他俯首稱臣。當他們的想法未被接受時,便會表示反抗,或忍不住的大發脾氣。

  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應學會「進退」之道。「進」的原則是,以「鼓勵」、「讚美」的方式加強孩子安靜、友善的行為,並在他心情良好時,提醒他:「喜歡和別人爭執或推倒積木的人不是真英雄哦!真正的第一名應該是那種喜歡幫助別人的人。」或者告訴她:「玉鳳啊!你最近常發脾氣咧!這讓爸爸覺得很難過。」如此將有助於孩子反省自己。
 
  「退」之道則是,當孩子正在發脾氣時,不要跟著怒火中燒,和孩子「對戰」起來,暫時「迴避」!俟孩子情緒平息之後,再設法傾聽他的感覺,或與他探討生氣的原因,或將他那種根深柢固的「爭勝」觀念,引導到如功課、學琴、塗鴉、唱歌、跳舞等方面。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們的大地就在我們惡意的對待下,逐漸走向死寂。我們忘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一個破壞之後無法再復活的地球。

  • 我真正想說的是,她那令我噴血的「標籤主張」。比方說,有一次小莉偷偷打了她一下,她馬上貼出一張「攻擊狂」的標籤。
  • 在我們家水族箱裡的黑姑娘,生了二十六隻小魚的夜晚,我終於弄懂大人們常說的成語「引火自焚」的真正意思了。
  • 這說出來會被人笑掉大牙的。真的,我曾跟七十歲的奶奶說過一次,害得她那經過七十年歲月磨損,僅剩七顆的真牙,一下子笑掉了一顆。由此可見,這件事多令人啼笑皆非。但這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 對於龍門的一切,我們是由衷佩服的。於是我問爸爸:「古代的人到底是用什麼方法,把它鑽成那副德性的?」爸爸說大概是用斧頭之類的工具吧!那一晚,我悄悄的把爸爸放在神桌櫃子內的小鎯頭藏起來。隔天爸爸上班,媽媽煮飯時,我便把它拿出來,找面牆一斧一錘的雕出我心目中的飛天、神佛及羅漢,以及所有的幻想。
  • 說來慚愧,我的孩子都已五歲多了,居然還會尿床,有時候竟一天二、三回咧!當他和我們一起睡時,情況更是糟糕──哎!連我們夫妻倆也滿身尿味。現在不僅他的房間,床褥尿氣薰人,就連我們也遭池魚之殃。老實說,我還真想痛打他一頓哩!至又不下了手,你說該怎麼辦?
  • 爸爸需不需要親職教育?當然需要!爸爸懂不懂如何養育兒女?其實不懂!這樣的事實在我的演講中也陸陸續續得到了證實,十二年前的第一場演講,沒
    有任何一位關心孩子的父親,踏進禮堂聆聽新的「育兒哲學」。
  • 沒有人願意自己的孩子是個殘障者,可是,命運的安排讓一些孩子生出來就有些缺陷。一千個孩子中可能就有一個或者更多的「殘障者」,他們也許是智能不足,也許是小兒麻痺症,也許是兔唇……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編者按:情感忽視會演變成情感虐待,但忽視與虐待之間的關係如何界定?父母與孩子之間親子關係是人生中的一門重要課題,這一篇章,讓我們與《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 一書的作者來探討,如何在過與不及的情感中,取得應有的平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