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的滋味

綠柔
font print 人氣: 69
【字號】    
   標籤: tags:

一個人在什麼情況下一定會打起精神?那是在有比賽、有輸贏的時候。這一天,準備上床睡覺前,兩個兒子爭辯起誰和媽媽的感情比較深厚,做哥哥的先說了:「當然是我了,我比你先出生兩年,多出兩年時間的朝夕相處,感情當然比較深厚了!」

這的確是不爭的事實,看來弟弟是很難反駁了,可是弟弟說了;「應該是我才對,我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跟媽媽抱抱又親親,這種特別的親密,感情當然比較深厚了!」

識趣的哥哥似乎覺得有理,便不再爭辯,只靠過來也和媽媽抱了一下,心裡想,一場爭辯,就這樣和平落幕倒也溫馨,過了一會兒,哥哥從洗手間走出來,又依偎在身邊說:「媽媽,我剛才洗手的時候,不小心把抱抱的美好和幸福洗掉了,你再抱我一次,我下次一定會很小心握緊來的!」這麼甜的一張嘴,我當然不會吝嗇我的擁抱了。

擁抱是一種很甜美、很溫馨的感覺,還記得曾經上過這麼一堂課,教授要教大家體會擁抱,擁抱對西方人來說是很自然而常見的事,這個課題對東方人而言,卻是很大的挑戰,樸實的民風、保守的道德觀念讓很多人不知道擁抱的滋味,教授懇切的說,擁抱是一種壓力的釋放,是一種關懷與愛的傳達,更是不可或缺的健康的資糧。

還記得當大家面對必須現場體驗擁抱時,那份尷尬與彆扭,只覺得渾身的不自在,好想找個地洞鑽進去,這時才深切體會要突破固有的觀念,是何等的可怕與痛苦,等到真正與同學擁抱接觸時,真的可以體會到那種距離的拉近與溫暖的感覺,很奇妙,很親切,很舒服,是一種善意的釋出,是一種暖暖的情誼。

不管你已經多久沒有跟你的父母與孩子擁抱了,試試看,從此你再也不會排斥擁抱,更會讓你身心更健康快樂,重要的是可以增近親子間的感情,只要嘗試一次,你便會珍惜,因為那天回家的功課便是與家人擁抱,雖然有很多同學就只有那麼一次擁抱的經驗,卻是令人懷念久久。@*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各個年齡段的兒童都能夠完成一些他們那個年紀的孩子所能做的事。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掌握新的能力,而且給孩子信心讓他做得更好,是育兒過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 上個月學校舉辦的家長日中,有一位教授這樣說:「在座家長多半與我有相同的成長背景,記得在小時候,要是在學校或外面跟人打架、被人欺負,回到家一定不敢吭一聲,因為我們知道,說出來的話只有一個後果,那就是再挨一頓打,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孩子被同學揍了、或是當老師的敢碰我寶貝孩子一根汗毛,現在的家長隔天就到校理論或鬧到校長室去,……」
  • 我們家長討論著是什麼因素造成價值觀的改變;因為如果文具、外套丟了,又久久的沒人招領,是工商社會的功利主義造成的?是為人父母的身教造成的?還是學校的教育失敗了?
  • 孩子很小的時候,大約兩歲左右吧,有一回走在路上,我指著路邊轎車車牌的號碼,跟他說:「0」。此後只要剛好看到「0」,就告訴他:「0」。不多久,他自己就發現了一個「0」,當然囉,我們彼此都很興奮。這是孩子識字的開始,很自然、也很好玩。
  • 小孩子要的不只是吃吃喝喝而已,他們在精神層面的需求大於感官層面。有了電視以後,孩子好像就不會玩了,每天放學回家便守著電視機,被動的接受別人灌輸給你的訊息,一旦沒有電視便茫然不知該如何打發時間。被動慣了,主動的機制生鏽了,想動也動不了了。
  • 孩子未必完全是從求知欲的角度提出各種問題的。當他有了問題,一問媽媽就得到了解決,於是感到讓母親解答比自己去思索容易,孩子的提問往往是在這種心情驅使下提出來的。因此母親對於孩子的提問,不應該像百科全書似的,機械的答覆了事。應該在啟發孩子動腦思考的同時給予回答。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