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一覺醒來成了跛腳

人氣: 748
【字號】    
   標籤: tags:

您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前一天還好好的,一覺醒來臀部一陣疼痛,走路不聽使喚,成了一跛一跛的長短腳。有時不適感會牽引到大、小腿,一般人會先看骨科,醫師聽完您的主訴後X光單一開,如果是上了年紀的患者,想必「骨刺壓迫神經」的診斷就被冠上了。

保守的骨科醫師開處方後,就把病人轉到復健科治療,積極的醫師則建議病人開刀。病人一聽要開刀則急著四處打聽治骨刺的偏方;尋找可以把骨刺拔除的特異功能人士,甚至連神明都去拜訪。

骨刺乃脊椎因長期負重及經年累月勞動下,在脊椎周圍所產生之骨質沉積,因其主要長在脊椎前方,所以壓迫到神經的機會很少;其目的在加強脊柱的承受力。而最近才發生的疼痛,雖然X光顯示有骨刺,但骨刺絕非突然長出來,疼痛是否與骨刺有絕對相關恐有疑問。

我們睡覺時,有時因臀部肌肉放鬆,髖關節囊鬆弛,加上早晨突然翻身起床,瞬間股骨頭與髖臼凹夾到髖關節囊內層滑膜而產生疼痛,疼痛又造成髖關節周圍肌肉痙攣收縮,更加重疼痛症狀。有時肌肉收縮會拉扯到坐骨神經而產生大、小腿酸麻疼痛等坐骨神經痛症狀。如不能儘快鬆解髖關節囊的滑膜箝頓,則髖關節周圍肌肉在持續收縮下,會造成纖維性膠原蛋白沉積,使肌肉變僵硬而造成行動不便;且僵硬的肌肉影響內部血流的通暢造成缺血性疼痛。而疼痛又造成肌肉痙攣收縮,惡性循環一發不可收拾,如不能打破此「僵局」則真要變成跛腳了。

如何打破僵局?如剛發生,則讓患者側躺,患肢向上,屈膝熱敷臀部以鬆弛肌肉,幾分鐘後改為正躺,由助手固定骨盆,把病人膝膕彎放在醫者大腿上,以大腿為支點踮起足跟及下壓患者足踝,使髖關節產生牽引力,在牽引的同時轉動大腿骨,以鬆脫髖關節囊滑膜箝頓。

如已延誤一段時間,除了以上處理,需再加上刮痧、拔罐。「刮痧」看似簡單,但作用可不單純,它可破壞脆弱阻塞的血管,打開平常不用的側肢循環,促進血液及淋巴流通。帶走積存在軟組織的代謝廢物,帶來所需的氧氣與養份。而刮痧所造成肌肉內溫度持續增加,可軟化僵硬的肌肉使其恢復正常彈性。更因刮板在肌肉上來回施壓按摩,破壞了肌肉內因受傷而產生的疤痕黏連組織,使原本受牽制的肌肉得以活動自如,最後再用拔罐真空吸引,把游離在軟組織內的瘀血吸至表皮下,利用皮下豐富的微血管網吸收排除。

大部分的疼痛患者,只要醫師詳細詢問病史,仔細的物理檢查,就能得到正確診斷,及早採行適當的治療,可減少病人痛苦及醫療資源的浪費。

文/行政院衛生署台東醫院中醫科衛教資訊(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