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洸沂交趾陶個展 台中展出

font print 人氣: 6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法生台中報導)從事交趾陶創作已超過30個寒暑的林洸沂,讓傳統交趾陶工藝轉型為藝術品,進入現代人的生活,走出一條嶄新的藝術之路。精選作品70餘件,即日起在台中縣港區藝術中心展出至10月26日,歡迎民眾前往欣賞。

林洸沂為嘉義縣新港鄉月眉村人,在就讀初中時,因村子裡的廟宇重建,開啟了林洸沂對廟宇藝術的興趣,進而入林萬有師傅的門下學習寺廟建築,從剪粘、雕塑、燒陶,至今已超過30個寒暑。

林洸沂從一名小學徒,成為建築師傅,在其燒陶技術已獨當一面時,仍對燒陶釉色不滿,1980年再拜林添木先生門下,學習交趾陶釉藥的調配和鍊製技巧,同時放棄努力多年的建廟工作,全力投入交趾陶的製作、研究與改良,開啟了交趾陶藝的新紀元。

林洸沂創作的最大特色,在走出傳統,他讓交趾陶從廟宇建築工藝轉型為純為欣賞的藝術品,進入現代人的生活,展現交趾陶更多元的表現空間。他的作品造型與線條自然流暢,一筆一畫明確清晰,不拖泥帶水。


林洸沂作品-財神(大紀元)

1987年林洸沂獲頒中華民國陶業研究學會「優秀青年會員獎」;1992、1995、1996年民族工藝獎;1998年第一屆傳統工藝獎;2000年榮獲中國文藝協會第41屆文藝獎章、第8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作品多次在地方文化中心、美術館、藝廊、博物館舉辦展覽,並曾於紐約、舊金山、洛杉磯、日本、巴黎、土耳其等地展出。

交趾陶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融合捏塑、繪畫、燒陶三項專業技藝,台灣民間稱其「交趾尪仔」,在閩南語正是「人物」的意思。交趾陶內容大致為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或歷史文學。

交趾陶隨著清代先民來台逐漸發展成熟,台灣交趾陶的故鄉在嘉義,日本人稱之為「嘉義燒」,所有藝師都在嘉義學藝。原本做為寺廟與宅第的安宅納福下的交趾陶偶,融合了台灣的風俗民情與專業水準,已締造出豐富炫爛的交趾陶藝文化。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摘星山莊左護龍石雕竹節窗上,有泥塑書卷橫批,邊框外配如意,書卷內以交趾陶燒製座右銘:「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入則篤行,出則友賢。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饑,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窗堵下檻牆中央做雙螭虎軟團圍爐,以蝙蝠相襯,兩側邊為硬團曲紋,設計高雅。
  • 【大紀元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十七日電)嘉義地檢署位於嘉義市林森東路的新建辦公大樓,將於二十五日舉行落成典禮;今天豎立關公交趾陶公共藝術雕塑,檢察長宋國業表示,關公代表正義與關懷,具有正向的意義。
  • 【大紀元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報導)國立新港藝術高中在新港鄉新校即將落成啟用之際,於24日歲末在林森東路嘉大校區舉行「感恩餐會」,校長王延煌以感謝感恩的心,邀請暫借校舍上課的地主嘉義大學校長李明仁及行政團隊,創校之初協助行政工作的嘉義女中、民雄農工相關人員到校聚餐。餐點以自助餐式,充滿濃濃依依之情,氣氛很溫馨,在學生古樂演奏下,賓主盡歡,席間家長會長陳文忠特致贈交趾陶給嘉大李明仁校長。
  • 【大紀元2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新港報導)新港奉天宮為迎接一年一度皇曆新年的來到,除在除夕夜遵古禮舉行「開廟門、搶頭香」活動,並由在地交趾陶大師陳忠正量供應有緣人。為奉天宮新年添喜氣、鼠年報吉祥,信眾同霑媽祖聖恩。
  • 位於苗栗縣苑裡鎮的東里家風,是一棟百年古厝,由紅磚瓦和交趾陶組成的三合院,至今還保存良好,屋主稍微修整之後,經營起民宿,還舉辦送灶神、挽臉的等活動,重現台灣早期的生活方式。
  • 交趾陶的原鄉嘉義,出過許多交趾陶大師,各領風騷,但女性交趾陶藝術家可說未曾過,目前在嘉義市文化局交趾陶館展覽交趾陶創作藝術品的劉佳玲,是交趾陶的女性代表人物,其作品細膩精緻曾代表行政院文建會到法國、美國參展。4月5日至6月29日展出,歡迎民眾前來觀賞師承有自的作品。
  • 【大紀元4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縣七日電)2008年大甲媽祖前往嘉義縣新港奉天宮繞境進香活動,將於八日中午左右抵達新港,廟方特別結合地方產業推出Q版「媽祖」交趾陶公仔及文昌筆組,供信眾收藏。
  • 【大紀元7月26日報導】台灣拼商機 大陸觀光客來台專題之三十七(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二十六日電)政府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定位為雲嘉南觀光休閒消費城市的嘉義市,擁有三百年以上的歷史,藝文休閒蓬勃發展,不管是交趾陶,還是文化中心、市立博物館、鐵道藝術村的熱烈推動藝文活動,可以讓陸客從中了解嘉義市過去到現代的藝文演變過程。
  • 台灣是一個敬天畏神的地方,大部分的人們都有宗教信仰,在人們的生活中普遍存在著敬神、禮佛的思想和習慣。信徒們為了虔誠的禮敬神佛,他們依循古時候的規矩、禮制,去建造及裝飾祭拜神佛的殿堂。這其中包括木質的建築結構、木雕、彩繪、石雕、泥塑、交趾陶和剪黏等等,這些工藝被保存在廟宇裡,有的甚至長達數百年不變。
  • 知名藝術史家、書畫鑑定家傅申教授於16日辭世,為緬懷他在學術上的成就,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將於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書畫題跋紀念展」的繪畫篇,之後於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書法篇,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