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別人的差異–忠貞國小的新移民中心

楊加
font print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7日訊】「新移民」這個名稱出現之前,他們很多可能被叫做「外籍新娘」,桃園是新移民的大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加上外籍勞工人數眾多,《天下雜誌》曾形容桃園為「新移民故鄉」。

台灣的第一所新移民學習中心,就在桃園縣平鎮市忠貞國小成立,於94年3月28日揭牌啟用。忠貞國小是個眷村型的學校,建築物也老舊,但是將其中一棟建築物裝修後,就成了日後當地新移民不可缺少的一個活動中心,也成了學生們學習族群融合的活教材。

中心為新移民開闢許多課程其中包括生活應用、語言、烹飪、手工藝品的學習並經常舉辦大型活動、團體集會、還有親子戶動的成長營。


由新移民中心的志工們演出的泰國水燈舞。

中心的總幹事同時也是忠貞國小的校長黃辛材介紹:「忠貞國小大概兩千六百名學生、幼稚園一百一十個,但是這其中有三百位新移民學生,是全縣新移民最多的學校,光是國小部就有兩百六十一位也是全縣最多,所以中心設在這邊是有他實質上的需要。」

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點:「怎樣讓台灣民眾尤其是學生,透過多元文化的觀點認識東南亞,讓我們更能夠去欣賞別人的差異,不要看到不一樣就去排斥。」

黃辛材:「目前在台灣,我們是知名度最高的,常常會有人來參訪,或者我們在推多元文化這個區塊,我們很需要介紹一些東南亞、國外的文物,所以我們現在以多元文化的觀點在學校推廣,希望新移民的朋友到台灣以後能有很好的適應,才能夠很好的把自己的專長發展出來。」

協助新移民在台灣圓夢

新移民中心設在學校裡有其方便與互補的作用,黃辛材說:「不是說全桃園的新移民業務都丟到這邊來,有關新移民的各種課程、活動 ,在13個鄉鎮中有很多的學校尤其是國小,志願的推動這樣的活動跟課程,為什麼因為他們真的有這樣的需求,尤其是識字專班,那些學校、老師都是志願的在推廣。」

「所以新移民到這些就近的學校學習很方便,效果也非常好,我們中心有這樣的任務,要把各校推動這方面的成果彰顯出來,也是希望社會不要對這些新移民停留在『外傭』、『外籍勞工』,或者一些對外籍配偶的負面印象。中心希望能建立成新移民中心的娘家,也希望台灣民眾能真的接納新移民伙伴。」黃辛材認為,從另一方面看,也是希望新移民的專長能夠施展,能夠在台灣圓夢。


志工培訓。

其實新移民在台灣圓夢之前,還是有家庭問題、婆媳問題要面對。中心活動組的專員陳麗端表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成長背景有相同的婆媳問題,有些新移民媳婦來這邊當志工是為了逃避家裡的問題,有些婆婆不相信中心提供的幫助,擔心媳婦會被『帶壞』。」

「這時中心提供的幫助就是讓新移民的媳婦學習尊重老人家的角度、不要硬碰硬,建立良好關係。時間久了婆婆們看到改善的情況,有些還會跟著媳婦到這裡來上課。」

從新移民中心創立時就從頭參與的黃辛材說:「剛開始設立的時候,教育部就是給業務費,因為沒有人員的編制所以沒有人事費,那時候我就只好請輔導室兼辦這個業務,當然我們希望找一些志工來幫忙,其實現在新移民中心能運作的這麼好,也是靠這些志工朋友,目前約有10名志工,本身都是新移民。」

而這些新移民志工原本對自己的文化也不是那麼熟悉,像是有人原本不會跳緬甸舞,但是卻會利用看DVD練習跳,只因到了中心以後覺得有這樣的使命、任務,中心需要這些節目來豐富更多元的文化。


志工培訓。

從中心走出去

與黃校長訪談告一段落後,忽然有人遞上一顆「皺皺」的包子,原來這是緬甸的「破酥包」,遞上包子的不是別人,正是早已經在網路上可以看到的故事主人「雙芝媽媽」。

黃雙芝女士和先生都是緬甸華僑,來台已11年,有一對兒女(小一與小六),當年她和先生,抱著對台灣的憧憬來到這片土地,但先生在2006年6月因為發生意外腦部受損變成植物人,家庭頓時失去經濟依靠。透過兒子所就讀的忠貞國小裡面的「新移民學習中心」,她在那裡看到好多來自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尼…各國的外籍配偶。每週,她們都會聚在一起做各自的家鄉菜,或幫助其他的新移民。

從那時起,她開始做緬甸的「破酥包」來賣。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學後,她就去菜場買新鮮的食材回家做包子。沒本錢擺攤,新移民學習中心的成員就幫她銷售包子。就這樣「雙芝媽媽」的破酥包讓她可以照顧先生與兒女。她的經歷也成為桃縣新移民中心廣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在當天的訪談中還遇到汐止北港國小的訓育組長帶著土產專程趕過來答謝黃辛材,原來是之前北港國小參與台北縣的新住民文教輔導課被分配到東南亞服飾特色展,但是連台北縣教育局都沒有資源提供參展,最後是找上桃園縣新移民中心才得以解決。這也證明桃縣移民中心豐富的資源。

黃辛材表示:「其實我們中心一直在互相勉勵,因為我們比較早接觸這個業務,大家都沒有經驗,教育部也沒有經驗,還特別找了我們七八個人到澳洲去參訪八天左右,澳洲這方面的經驗做了一兩百年,那我們的社會有這樣的需求,我們去跟人家學習,人家是我們的表率,但是回過頭來要怎麼做,還是挑戰!」

※圖片提供:(桃園縣新移民中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嘉義縣百歲人瑞林曹專今天坐著輪椅,在家族成員陪伴下回到鹿滿國小校園巡禮,為鹿滿國小百年校慶「校友回娘家」活動暖身。老人家受到師生熱烈歡迎,愉悅心情溢於言表。
  • 屏東縣竹田國中在高雄中北扶輪社贊助下,開展讀報教育。不僅提升偏鄉學子閱讀能力、開拓國際視野,去年國中會考,竹田國中更是創下佳績,全校畢業生62%考取屏東中學及屏東女中,錄取率全縣第一。3月21日,竹田國中舉辦成果分享及讀報教育比賽頒獎。
  • 入學筒
    依據流傳幾百年的傳統,德國小學一年級學生在上學的第一天都要攜帶一個色彩繽紛的紙製圓錐體到學校,看起來像是個特大號的甜筒。究竟這個圓錐體裡面有何玄機?這項傳統又是從何而來呢?
  • 近年來食品安全的問題層出不窮,食品添加物已是大眾關注的議題。為使學生能了解食品添加物對人體影響的相關知識,教師特別設計「食品添加物」相關課程。
  • 台中圳堵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孩子種植了將近一個學期的蔬菜,日前有了豐富的收穫,蔬菜品質也十分優良。因此孩子們決定要舉辦一次社區的大拍賣,讓更多人可以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
  • 離開教室來到荒野的戶外做一天一夜的露營活動對很多學生來說是讓人畏懼的事情。但是根據澳洲首都領地教育和學習部董事會成員Sue Norton的意見稱,露營活動爲學生和教師增加互動、增進師生關係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 8月10日是劍橋德音夏令營的結業日,10天的營中生活,讓孩子們彼此間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他們將這種友誼,化作舞臺上的舞蹈演出,展示給到訪的家長和賓客們。
  • 德音寄語:在這個千變萬化的時代,什麼是真正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長的呢?做事認真踏實、孝敬父母、尊師愛友、實踐儒釋道精神,培育精誠忍篤的人格素質,這些將是可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
  • 倫敦中華學校承蒙駐英國臺北代表處教育組委託,將於六月九日(星期六)下午一時半至三時半在校內舉辦「兒童華語文能力測驗」(Children’s Chinese Competency Certification – CCCC)以及「華語文能力測驗」(Tes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 TOCFL),通過測試的考生將獲頒能力測驗證書。
  • 位於路威甚(Lewisham)的印支華裔社區暨倫敦中華學校(Indo-Chinese Community Centre & Chinese Community School)於二月廿四日(週六)下午一時正在校內的「張榮發大會堂」盛大舉行「第三十六屆戊戌年中國新年懇親遊藝會」,熱鬧迎接狗年的到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