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基本套路練習(1)

三新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75
【字號】    
   標籤: tags:

武術在套路運動方面,分徒手和器械兩種,包含著輕快飄逸的,雄偉渾厚的、趺撲翻滾的,舒展勁拔的,短小緊削的,柔的、剛的、慢的,快的等等不同的內容與形式。經過基本功和基本動作訓練之後,獲得了運動條件,掌握了運動技巧,按中國武術的教學程序(僅指武術的套路運動,不包括散手、擊劍、刺槍等搏鬥運動)來說,就可以開始進行套路運動的練習了。

中國武術的訓練是要經過條件培養、技巧訓練和套路練習這三個階段的。當然這三個階段也不是截然劃分’,它們還可以交叉進行。

武術的套路運動是很多的。單就華拳、查拳、太極拳、形意拳等這幾個比較普遍流行的拳種來說,套路就有二、三百項。在這麼多的套路裡面,有簡易的、複雜的;有初級的、高級的。

在開始初步練習套路運動的時候,一般都是從簡易的初級徒手拳術訓練著手,然後循序漸進,由簡入繁,由初級到高級,由徒手到器械,由單人練習到兩人或三人以上的對練。彈腿、功力拳和短打拳,都足最基本的拳術,在這些基本拳術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其它類似華拳和查拳拳種的各種拳術或器械,將會是有益的。

武術運動的徒手拳術中,包含著拳、掌、鉤、爪四種不同的「手型」,即使展基本的拳術也含有前面的三種手型。初學拳術,如果先掌握了這四種手型的幾個基本變化,以後再學起各種拳術套路來就比較容易了。下面就是這些「手型」的說明和三套最基本的拳術:彈腿、功力拳和短打拳。

第一節拳、掌、鉤、爪

1. 拳

五指捲攏握緊為拳。握拳的方法,就是五指先併攏伸直,然後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第二、三節指骨(有指甲的一節為第三節指骨)向內彎屈,再將第一節指骨向內彎屈,最後,彎屈大拇指使它的第二節指骨緊壓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節指骨上。

(1)拳的定位(圖179)

拳心——手心的一面,也即是五指彎屈的一面。
拳背——手背的一面,也即是拳心的反面。
拳面——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第一節指骨互並形成的平面。
拳眼——拇指一邊的圓孔。
拳輪—一小指一邊的圓孔。

(2)拳的變動

復拳——拳背朝上,拳心朝下,平伸前衝的拳,都是復拳.
仰拳——拳心朝上,拳背朝下,屈肘收在腰側的拳,都是仰拳。
直拳——拳眼朝上,拳輪朝下,由上劈砸而下,手臂平舉,停在身前或身側的拳,都是直拳。
反拳——拳輪朝上,拳眼朝下,反臂斜舉在身後的拳,都是反拳。
立拳——拳面朝上。直臂上舉的拳,或彎肘使拳面朝上的拳,都是立拳。
垂拳——拳面朝下,向下栽伸的拳,都是垂拳。其它—凡是反臂斜舉在身後,拳心朝上的拳,叫做「反臂仰拳」;拳背朝上的拳,叫做「反臂復拳」。

2. 掌

五指伸直為掌。五指分開的,叫做巴掌,五指併攏的,叫做荷葉掌,拇指展開而其餘四指併攏的,叫做八字掌;拇指彎屈而其餘四指併攏的,叫做柳葉掌;拇指彎屈而其餘四指併攏並且手心內凹的,叫做瓦楞掌等等。圖180是側立的柳葉掌。

(1)掌的定位(圖180)

掌心——手心的一面.
掌背——手背的一面。
掌指一—手指的前端(指尖)。
拇指一—側—大拇指一邊的手掌邊緣。
小指一—側—小指一邊的手掌邊緣。

(2)掌的變動

復 掌——掌背朝上,掌心朝下。
仰 掌——掌心朝上,掌背朝下。
直 掌——掌的拇指一側朝上,小指一側朝下。
反 掌——掌的小指一側朝上,拇指一側朝下。
立 掌——掌指朝上,腕關節朝手背的一面上屈,使掌背與小臂成九十度角。由復掌部位向上屈腕,即變立掌。這種立掌也叫做正立掌。
側立掌——掌指朝上,腕關節朝拇指一側上屈,使食指的邊與小臂約成九十度角。由直掌部位向上屈腕,即變側立掌。
直立掌——掌指朝上,腕關節不屈。即以直掌或復掌的手臂向上直舉。
倒 掌——掌指朝下,腕關節朝手背的一面向下彎屈。由仰掌部位向下屈腕,即變倒掌。
側倒掌——掌指朝下,腕關節朝小指一側向下彎屈。由直掌部位向下屈腕,即變側倒掌。
直倒掌——掌指朝下,腕關節不屈。即以直掌或復掌或仰掌的手臂向下垂直。
橫 掌——掌指朝左(按右掌來說),屈腕直肘。由立掌或側立掌向左平倒(按右掌來說),即變橫掌。橫掌上舉於頭,雖掌心朝上,也還稱為橫掌。
其 它——凡是在身後反臂斜舉時,掌心朝上的掌,叫做反臂仰掌;而掌背朝上的掌,叫做反臂復掌。掌在頭頂上舉時,掌心朝上,而掌指向後的掌,稱為仰掌,而不稱橫掌。

3. 鉤

五指撮在一起,腕關節彎屈為鉤。

(1)鉤的定位(圖181)

鉤尖——撮在一起的五指尖端。鉤頂—腕關節彎屈凸起的地方。

(2)鉤的變動

正鉤手——鉤頂朝上,鉤尖朝下。
反鉤手——鉤尖朝上,鉤頂朝下。反臂後舉時,都為反鉤手。
橫鉤手——鉤頂與鉤尖橫列下行。反臂後舉時,都為橫鉤手。

4. 爪

在拳術中的爪,分龍爪,虛爪和鷹爪三種。

(1)龍爪

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大拇指伸開,腕關節盡量向手心的一面彎屈,拇指下垂盡量向小臂處牽引,而其餘四指向手背一面伸張(圖182)。

(2)虎爪

五指分開,第二、第三節指骨略向手心彎屈(圈183)。

(3)鷹爪

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大拇指張開;五指第二、第三節指骨略向手心彎屈(圖184)。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拱手也就是抱拳為禮,一直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禮節,這種禮儀其實是非常好的,可以防止人另外空間的身體上一些不好物質的相互沾染。古時男子一般是雙手在胸前拱手,再稍稍彎腰為禮,也就是平常人所說的「作揖」;女子........................................
  • 會武術的就不同了,別人要知道你會武術,一個人不行來二個,二個不行來更多,拳腳不中就會用刀用槍,反正一定會讓你吃不了兜著走,出手就打算置你於死地!於是我相信,中國古人所說「能忍自安」、「強中更有強中手」、「惡人自有惡人報」,真正是顛撲不破的至理名言。當你沾沾自喜於自己的強大時,你就會不自覺地任意逞強,於是免不了會有意無意行惡。
  • 武有止戈之意,眾人皆知,但通常所說止戈,卻是以武止武,在我看來,並非武之本意。中國武術也好,哪門藝術也好,千百年來都有一說法就是最高境界叫「天人合一」。這也算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一個核心吧!可這「天人合一」到底是什麼樣,各行各業中各有說法。但在本人對中國古文化的理解和民間百姓的認識來看,天,在一般的範疇裡是指最大、最高的,可以理解為一切的主宰吧!那「天人合一」是否可以理解為與一切的主宰保持一致呢?
  • 武術,是一種需要身體各部肌肉,各個關節以及內臟器官都要參加活動的運動。膝關節、髖關節和肩關節的靈活性以及腰部的柔韌性、上下肢的力量和氣息的調動,在武術運動中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武術家們常說:「打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練拳不活腰,終究藝不高。」
  • 〔自由時報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身手再怎麼矯健的柔道達人當遭遇斷髮癬菌(Trichophytontonsurans)時,也只能俯首稱臣。日本官員與醫生表示,日本傳統武術柔道正面臨毀滅的威脅,三分之一柔道場以及半數的中學柔道隊被高傳染、難治癒的真菌侵襲。相撲與摔角運動也岌岌可危。
  • 中華武術,是神傳的文化藝術。今天,真正修煉的人可以知道:最早時,舞和武是同一起源,那就是神傳人(舞和武)的開始,同音不同字,舞與武始有區別。如 《周易•系辭》載:「鼓之舞之以盡神。」是說古人盡心敬神擊鼓起舞。《禮記•明堂位》載:「冕而舞大武。」大武,是指周武王戰勝殷紂的樂舞。也就是說:戰勝邪惡的舞蹈,表現威武和力量止惡的舞蹈為武。同樣是舞,用於揚善的如祭典敬神歡慶,宣揚善意的合樂而起名為舞,用於止惡勝敵威武勇猛收 放發力的為武。
  • 中華武術起源於古老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非常豐富,他首先從道家思想而來,是與修煉有關的,構成了道德修養、藝術技法、養生強身、防衛和制止暴力,所以武字又有止戈之說。
  • 萬物生於道而存於德。武德者,是為道德之屬。道,乃天地宇宙運行之規律;德,是按照天地宇宙之規律行事。秉武之人,信因果、明善惡、尊道重德,知善惡有報,止惡揚善,修德向道,是為武德。
  • 吻靴主要是鍛煉小腿後部的腓腸肌、比目魚肌及跟腱的伸長性,同時也鍛煉了小腿前部的脛骨前肌和肌腱的收縮性。另外,由於屈膝下蹲,也鍛煉了腿部肌肉的力量與彈性。
  • 前俯腰主要是鍛煉腰椎的關節、軟骨和韌帶的柔軟性,使腰椎在運動中能夠達到前屈的極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