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維光
六.比紅衛兵還可悲的造反派:極權社會中的造反派和紅衛兵是不可分割的兩面
接上文:仲維光:當代極權主義政治文化的產物——紅衛兵 (上) 四月初,我們這些從不問政治的人感到了威脅和壓力,因此,對這些幹部子弟產生了不滿並自發地從情緒上發展到行動上的對抗。
早就想寫文化革命紅衛兵誕生那一段歷史了。
我的「清華附中紅衛兵誕生記」寫於大約二十年前,一九九六年,文化大革命三十週年的時候。當時是一個偶然的契機促使我決定寫這篇文章的。因為一位到了德國的清華附中學生居然在三十年後說了一些不著邊際,不屬實的關於文化大革命的情況及看法。我那個時候在認識論的問題,思想方法方面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正在自己的思想領域上探究。這類歷史問題、回憶問題本來我是準備在思想工作,也就...
梁君新將軍是徐芳櫨先生一九四九年從江西南渡台灣的袍澤故舊。我有幸一九八九年作為旅歐第一批大陸學人訪問台灣並結識前輩徐芳櫨先生,現在又有幸由徐先生而得以在梁將軍的《兩岸之路》第四版出版之前閱讀此書,並被允作序。為此誠惶誠恐寫下心得,希望不負梁將軍大作對世人,對後輩之望。
提要:本文(上)從當代中文詩在中國讀者中的尷尬地位描述了這兩代詩人的來源。他們模仿、繼承的不是中國詩歌,而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尤其四九年後的現代詩、翻譯詩。接著闡述了為甚麼說翻譯釋詩不是詩,簡略概述了中國文字的一些特點。
友人傳來於光遠的女兒於小康的短文,「身份」。短短數語,很平和,可讓我感到她對人生的徹骨之痛——那個遠去的但卻永遠抹不掉的、殘酷的過去,那個毀滅了多少人一生的過去。
有網友看到我曾經評述過金觀濤八十年代的作為,因此現在希望我再評述一下金觀濤最近的作品,「甚麼是馬克思主義?」 我的確在二十三年前,在評述八十年代的中國知識界的狀況時把金觀濤作為一個較反面典型,作為一個那個社會的繼續墮落的案例簡略分析過。實在說,在學術領域這個人或是不值得作為討論對象的,不過因為要研究中國社會,「極權主義社會」,「共產黨社會」的政治、社會和文化...
一.認識徐芳櫨先生1.1 一九二五年出生的徐芳櫨先生,二零零七年八十二歲的時候出版了回憶錄,《越戰兩年記》,記述了他在一九六七年到六九年在越南的經歷。二零一二年,八十七歲的時候又出版了《從戎沒投筆》,記述了他從四九年到七一年二十二年軍旅生活的經歷。
4.1徐芳櫨先生到越南的時候是他軍旅生活的最後兩年,也是他人生中最成熟的時期,四十二歲到四十四歲,正是這個原因,徐芳櫨先生在處理二十世紀對於學界和政治界都是最困難的難題,共產黨問題的時候,他對越南問題的分析和結論竟然如此簡單明瞭、準確,竟然如此駕輕就熟。這其中的原因當然還在於徐先生在前二十年中接觸的都是共產黨問題,他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這個對抗中共的經驗使他...
徐芳櫨先生的《越戰兩年記》出版於二零零七年,早於他的《從戎沒投筆》四年。四年後在《從戎沒投筆》中有兩章重複記敘了他在越南的這兩年的經歷。但是那兩章對他在六七年後在越南的兩年生活只是一個大概的描述,對於越戰兩年的更為具體詳細的經歷、經驗教訓卻沒有涉及。因此在我看來,從研究思想和歷史,尤其是研究共產黨問題,極權主義問題的人來看,《越戰兩年記》在思想及歷史意義上是...
一.自鳴得意 自得其樂——與親朋好友分享(2012-7-8) 去年的今日我寫下了這個隨想:
網上青石小友希望我談談對他最近一篇散文的看法,並且盼我直言。這種真誠讓我感動,為此我也就為了我們共同所努力的生活,為了更好地交流不惜直言。
一.序 1.1 六四二十四週年前,一位大陸的自然科學專業的老教授訪問德國時心情沉重地對我談了兩點。他說:一,中國大陸的領導,包括所謂精英階層根本沒有任何改革的衝動,想讓這些人再次所謂如七十年代末期那樣推動改革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時他們感到的是不改革權力有危機,而現在對他們的問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利益。這甚至包括很多被外界認為異議人士的人都是懼怕大變化。如果想變...
近來讀書看到,出生在俄國,青年時代成長發展在德國,後因為二次大戰移居美國的極權主義問題最早的研究者之一W.Gurian,他在三十年代初期的著述中說,極權主義第一是反傳統,第二是反封建。這使我忽然想到,如此一個基本問題竟然錯誤了半輩子。
有網友希望我談談維基百科中有關馬克思的意識形態的定義是否準確。我大概看了一下維基裡的這個內容,因為網友沒有鏈接給我,所以我不知道看到的是否是同一條。
文章提要:曾經有一個「文化中國」,對此本文首先從西方學者的看法描述了「文化中國」指的是甚麼,然後,從近代國家觀念的變化,也就是中國在西化、全球化過程中從「文化中國」發展到政治國家,最後到黨國;西方從宗教國家發展到近代國家,政治國家,這兩條線索提出對「文化中國」的重新思索,以及對於近代國家為人類帶來的問題的質疑。
曾經有一個「文化中國」,對此本文首先從西方學者的看法描述了「文化中國」指的是甚麼,然後從近代國家觀念的變化,也就是中國在西化、全球化過程中從「文化中國」發展到政治國家,最後到黨國;西方從宗教國家發展到近代國家,政治國家,這兩條線索提出對「文化中國」的重新思索,以及對於近代國家為人類帶來的問題的質疑。
文章提要:曾經有一個「文化中國」,對此本文首先從西方學者的看法描述了「文化中國」指的是甚麼,然後,從近代國家觀念的變化,也就是中國在西化、全球化過程中從「文化中國」發展到政治國家,最後到黨國;西方從宗教國家發展到近代國家,政治國家,這兩條線索提出對「文化中國」的重新思索,以及對於近代國家為人類帶來的問題的質疑。
編者按:許良英(1920年5月3日-2013年1月28日)生於浙江省臨海市,畢業於浙江大學,為中國知名科學史家,中國大陸第一位翻譯《愛因斯坦文集》的譯者。長期專於愛因斯坦的著作翻譯與研究工作。
一月二十八號清晨傳來許良英先生去世的消息。雖然自從王來棣師母十二月三十一號去世,一個月來我一直是在焦切中度過,盼望許先生能夠度過這道生命之關,再陪伴我們一程,心理應該有足夠的沉澱,但是,強烈的生命本能還是讓我絕對不能夠接受許先生離我而去的消息。噩耗傳來,血液立即衝上了頭頂。一闋「哭許良英先生」的文字,幾段下來,我就已經明白,暫時我真的是無法安順地寫完告祭許先...
年前傳來令人擔心的消息,許先生因為不慎摔倒,顱內出血後住院,同時獲知王來棣師母癌症末期再次住院。這真的讓我在二零一二年底的心情低落到極點,在忐忑不安中迎來一三年。寄希望許先生和師母能夠平順恢復。不想還是在元月元日聽到王來棣先生辭世的消息。
我在十二月二十二號,世界末日前經歷了使用計算機以來最大的一個事故,一篇寫好的《紀念發表八週年之二》,「談文化與政治關係」的文章,在寫到倒數第二句結尾時,來了個電話,在接電話時沒看計算機就順手存了盤,結果嚴重,不知道在哪兒發生了一個錯誤。文章存完後就再也調不出來。白幹了十天!不過,最後,可以自慰的事,二十二號世界末日沒有發生,我是幸運的,因為為此我就還有機會在...
我三十四年的努力和工作,身後留下的艱難路途,艱險環境,艱苦汗水,讓我深知,並且認識到,走出來,講清楚之不易。這就使我對《九評》的出現比任何人都感到驚奇。為此,我相信,因為我自己的經歷,我的知識根底,我對於東歐傳統共產黨及馬克思主義的瞭解,我比誰都更有資格對《九評》的出現感到驚嘆。
本文概述: 本文從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引發的問題談起,然後對於甚麼是西方文學傳統,甚麼是中國文學傳統,西方文學中的現實主義等各種文學傾向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區別在甚麼地方,極權主義社會的文化和文學的特點是甚麼進行了辨析。最後在這個基礎上討論了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中,莫言在文學上、政治上,價值取向上究竟迎合了甚麼,才能夠使他在完全政治化,意識形態化,對文學...
本文第一部份提出為甚麼必須分清傳統專制、中央集權和極權主義的區別問題,第二和第三部份從政治學中描述傳統專制的概念辨析入手,介紹了為甚麼會產生極權主義概念。第四部份提出傳統專制、中央集團和極權主義的七點根本區別,以及極權主義存在的三個必要條件。第五部份,在這個基礎上對過去百年來所說的中國「封建專制」說法提出質疑,並且明確地提出極權主義和中國及其傳統毫無關係。第...
本文第一部份提出為甚麼必須分清傳統專制、中央集權和極權主義的區別問題,第二和第三部份從政治學中描述傳統專制的概念辨析入手,介紹了為甚麼會產生極權主義概念。第四部份提出傳統專制、中央集團和極權主義的七點根本區別,以及極權主義存在的三個必要條件。第五部份,在這個基礎上對過去百年來所說的中國「封建專制」說法提出質疑,並且明確地提出極權主義和中國及其傳統毫無關係。第...
一個作家要想寫出好的文章作品,猶如一個雕刻家想雕刻出好作品一樣。他首先需要銳利好使的雕刻工具、雕刻刀、斧鑿等,然後掌握雕刻的各種刀法,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想像力、構圖能力,這些因素缺一不可。無論是文學家還是思想家也都是如此。
一部足球,一部人生戲劇的縮影。夢幻與現實,狡詐與憨厚,膽怯與智慧,庸碌與才能,乃至理想與愛情。酸甜苦辣、五味俱在……
共有約 21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中國一季度46萬家餐飲業倒閉,較去年同期增約232%;而這股消費降級也「捲」到香港,衝擊市場和經濟。專家分析,餐飲服務業對於經濟下行特別敏感,北京新策略目前看無效,中國經濟難有起色,中國體制跟結構的老問題也長期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