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font print 人气: 2414
【字号】    
   标签: tags:

【解题】记赵孝成王元年,赵惠文王刚过世,秦发兵攻赵,连破赵国三城,赵向齐国求援,触龙巧妙地说服赵太后,让长安君到齐国作人质的故事。全文以触龙的谈话的为重心,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喻之以利害,充分发挥迂回前进、设身处地的说服策略。

赵太后新用事(1),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2),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3);太后明谓左右(4),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5)触龙(6)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7)。入而徐趋(8),至而自谢(9)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10),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11)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12)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13)乎?”曰:“恃鬻(14)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15),乃自强步(16),日三,四里,少益嗜食(17),和于身(18)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稍解(19)。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20)舒祺最少,不肖(21),而臣衰,窃爱怜之(22),愿令得补黑衣(23)之数,以卫王官。没死以闻(24)。”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25)而托之。”太后曰:“丈夫(26)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27)。”对曰:“老臣窃以为媪(28)之爱燕后,贤于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29)。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30),念悲其远也(31);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32)之,祝曰:“必勿使反(331)。”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34)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35)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36)厚而无劳(37),而挟重器(38)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39),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40),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41)?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也(42)。”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43),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44)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45)也,而况人臣乎?”

【注释】

1.新用事,刚执政。
2.以长安君为质:把长安君作为人质。长安君,赵太后幼子的封号。质(音至),古代诸侯国求助于别国时,每以公子抵押,即人质。
3.强谏:竭力劝说。
4.左右,指太后身边的大臣。
5.左师:春秋战国时宋、赵等国官制,有左师、右师,为掌实权的执政官。
6. 触龙,赵国老臣,旧作“触詟(音折)”,然《史记》《说苑》等汉古书均作“触龙”,又,马王堆帛书亦作“触龙”,所以“詟”字应是“龙言”二字误合为一。
7. 盛气而揖之:怒气冲冲地等待他。《史记.赵世家》“揖”作“胥”,胥为等待之意。“揖”当为“胥”字传写之误。
8.徐趋:徐步,徐行。意思是一步一步向前慢走。
9.谢:道歉。
10.窃自恕:私下原谅自己。
11.郄(音戏):通“隙”。有所郤,是身体有所不适的委婉说法。
12.恃辇:依靠车子。
13.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的饮食该没有减少吧。
14.鬻(音粥):粥的本字。
15.今者殊不欲食:近来很不想吃东西。
16.乃自强步:自己只勉强走走。
17.少益嗜食:稍微增加食欲。
18.和于身:身体感觉舒适。
19.色稍解:怒色稍微消解了一些。
20.贱息:对人谦称自己的儿子。
21.不肖:原指不像自己的父亲那么好,引申为“不贤、不成材、不成器”。肖,像。
22.窃爱怜之:私意宠爱他。
23.黑衣:宫中卫士的代称。当时宫中卫士都穿黑衣故用以代称卫士。
24.没死以闻:冒着死罪把这话告诉您。
25.填沟壑:指“死”。是依种委婉的说法。
26.丈夫:男子。
27.异甚:特别厉害。
28.媪:对年老妇人的尊称。
29.计深远:做长远打算。
30.持其踵为之泣: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
31.念悲其远也:为她远嫁而伤心。
32.祝:祈祷。
33.必勿使返:一定不要让她回来。
34.继:继承人。
35.微独:不仅,不但。
36.奉:俸禄。
37.劳:功劳。
38.挟重器:拥有珍贵的器物。
39.尊长安君之位: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
40.山陵崩:古代用来比喻国王或王后的死。
41.自托于赵:使自己在赵国立身。
42.恣君之所使之:任凭您派遣他。
43.约车百乘:置办一百辆车子。
44.子义:赵国贤人。
45. 守金玉之重:指保住尊贵的权位。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战国策.赵策》。《战国策》是一部汇编而成的书,非出于一人一手,也非出于一时一地。此书记春秋以后至楚汉之起,共12国245年间史事,为国别史名著。

战国策打破了“编年”的限制,以人物的游说活动为中心,故内容多为战国策士、谋臣纵横捭阖的谈说与活动,同时也反映各国成败兴亡的历史。史马迁作《史记》多采其说。此书长于叙事,描写生动;善用比喻,语言精炼;又巧于运用寓言,文笔流畅,喜欢夸张渲染,而能委曲达情,微婉尽意。是先秦历史散文的名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盖闻君子耻当年(1)而功不立,疾没世(2)而名不称,故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3)。是以古之志士,悼年齿之流迈(4)而惧名称之不立也,故勉精厉操,晨兴夜寐,不遑(5)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若甯越(6)之勤,董生(7)之笃,渐渍(8)德义之渊(9),栖迟(10)道艺之域。且以西伯(11)之圣,姬公(12)之才,犹有日昃(音:仄)(13)待旦(14)之劳,故能隆兴周道,垂名亿载,况在臣庶,而可以已乎?
  • (shown)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无法想像,没有芭蕉的东方庭院,也无法想像,没有芭蕉的古典文学。没有那一簇簇叶面舒张,深碧漫展的芭蕉叶,开在白粉墙边,湖石畔,生在三月的薰风里,长夏的庭院中。古老的文学,没有那一袭轻碧浓绿的芭蕉,千年来,那夜夜夜夜的雨,竟落向何处呢?那夜雨里,那孤独的,冤屈的,寂寞的,抑郁的,在人世间受遍磨难的孤苦灵魂,又与谁共鸣?
  • 《帝鉴图说》插图《望陵毁观》,描绘唐太宗体从魏徵劝谏,拆毁了台观。(公有领域)
    唐太宗尝言:“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如果有这样的一个暴政,不仅“防民之口”,官员们还肉麻的为暴政歌“功”颂“德”,这样的政权又能维持多久呢?
  • 一座燕子楼,引来文人墨客无限怀念。而楼主是大唐的一名歌妓,名叫关盼盼。白居易、苏轼、文天祥等人吟咏燕子楼,必会提起那位忠贞的美人。
  • 作者:唐莲
  • 这篇短文不过百十字,却写得言辞恳切,充满昂扬健武的气概。直截了当,屡用感叹之语,尤其是文字之洗练而畅达,当是得益于作者少年喜读的《春秋左氏传》。
  • 全文紧扣住“恢复故疆,迎还二圣”之旨展开,这八个字,是作者终生奋斗的目标,是未酬的壮志。
  • 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名声被传颂至今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兵势强大,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