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郭大夫健康天地 川崎病

郭明裕(小儿科医师)

【字号】    
   标签: tags:

川崎病,又叫作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MCLS :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是属于幼儿急性疾病之一种。此病系日本小儿科医师川崎富作,于 1967年首先提出,随后世界各国陆续出现病例。

1976年台大小儿科发现台湾首例,为两岁男童,接着台湾病例就一路增加,至1998年达到最高峰的846例,约为每十万个五岁以下儿童就有54.9人,那年台湾刚好爆发肠病毒71型脑炎的大流行。
目前全世界得此病仍以日本人最多,亚洲的台湾也不少,白人与黑人比较少,有人种倾向,五岁以下儿童、男童较常见。

川崎病的特性

急性期,高烧5天以上,病人烦躁不安,全身出现大小不一的皮疹,可摸到肿大的颈部淋巴腺,更看到眼结膜充血,舌部红肿的草莓舌,嘴唇潮红干裂,手足指头有硬状水肿,有些严重病童会合并腹痛、腹泻、关节痛与颈部僵硬等。约两星期会进入恢复期,此时可看到指端间、肛门周围的脱皮现象。一岁以下婴儿有些可以在施打卡介苗处,看到一圈红肿反应。

川崎病的治疗

因病因不明,可能是感染后造成的全身血管免疫发炎疾病。急性期因高烧不退,多使用高剂量阿斯匹灵(60mg/kg/day),退烧后,改用低剂量阿斯匹灵(10mg/kg/day),继续3个月以防止血栓形成。近年来,使用高剂量球蛋白(400mg/kg/day)连续4~5天或2mg/kg一次静脉注射,约可减少约3~8%的冠状动脉瘤发生。

并发症的追踪

有30~60%可能发生一过性心脏冠状动脉扩大,而其中又有1/3的病童可引起冠状动脉瘤,导致栓塞或狭窄,以及心肌缺氧,0.2~0.4%病童会死亡。有冠状动脉瘤的病童,应每3个月用心脏超音波追踪,与长期低剂量阿斯匹灵治疗。◇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