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当妙妈】衣裳有学问 针线教规矩

陈彦玲
font print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现在孩子们的物质享受普遍不虞匮乏,但也因此而常常不爱物更不惜福了。孩子不但不缺衣服,衣物散落四处是许多妈妈的烦恼,常常是一边帮孩子捡衣服一边皱着眉头的唠唠念念。

其实孩子的衣物随其四散不收拾,的确是不珍惜的表现。只是唠念也往往无法见效。仔细的想想,多数的孩子们几乎没有机会拿过针线,缝补过衣服,也难怪他们不知道一丝一缕的来之不易了。

新唐人电视台举办的全球汉服回归设计大奖赛引发了我对服饰的再一次重视。因为多年前想报考大学的服装织品系,却被在台大医学系就读的大哥给否决了。当时的士大夫观念并不认为穿衣服会需要什么学问,跟救国爱民有什么关系,这哪是书香子弟应该做的事情?于是,我也就这样变成了医学院的学生。但二十几年后,新唐人的汉服大赛却开启了我封尘已久的记忆。

大赛的简介里明白的写着:“中国自古以衣冠大国、礼仪之邦著称,华夏衣裳之美,……但在近数百年历史的演变过程中,这包含‘仁义礼智信’之人类文化精髓的丰富遗产,已毁失殆尽。……”的确,现今许多衣服的剪裁扭曲不协调,从人体结构与人体工学的角度来看,与正确的人体姿势背道而驰,这样一来人如何能得到健康?我的脑海中立即闪过了那些身穿铁衣矫治脊椎的病人,他们辛苦的身影。

再者,现在衣服上的图案也多半夸张怪异,不顾正统画作应有的规则,这不是让孩子从小就习惯了不规矩的氛围、扭曲的线条吗?如此一来,如何能让孩子行为有所分寸?举止能依规矩?那不放纵了该被规范的过度自我中心的习性,而放任孩子的狂妄自大?那如何要求他们知礼重德呢?经过这一番的反躬自省之后,一种为母天职的力量驱使我找到几位参加过新唐人大赛的设计师,一同为着维护孩子正常成长的环境而开办了小小汉服文化课。

孩子们听到要在家里开课,兴奋的整理着自己的书籍玩具,将空间挪出来成立汉服教室。朋友们的孩子们也陆陆续续的参与进来。上课的规矩也一一的跟孩子们说个清楚。“要作件漂亮的衣服一定要用到‘规跟矩’。”随着老师们的解释,他们终于懂了:“一切形状的基础不外直线与圆弧的交叉变化,而以规划圆,用矩作方则能使图形变换多端而不怪异。”“那么,小朋友知不知道做人也要守什么啊?”悦耳的童音则异口同声的说出了天下父母心中的乐音:“做人要守规矩。”

既然如此,帮老师端茶请安已经成了孩子上课的自发基本规矩,拿针缝衣时的姿势也不敢稍有偏差,深怕缝不出衣服应有的样貌,这一针一线的手底功夫让孩子们磨掉了烦躁不耐,看着他们用心的一遍又一遍归正自己的手工,一行又一行的缝出自己的梦想,下课后规规矩矩的收拾着自己的衣物,真是叹道:“唠唠念念不如动手拿针线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身为三个孩子母亲的我,有非常多的机会当上家庭法官。但是,不论结果如何,总会有小孩觉得“不公平”。这不在孩子的心眼大小,而在我的基点恰不恰当,毕竟我是母亲。在孩子还未成年的时候,父母角色的功能是永远无法用朋友的内涵来取代的。
  • 后来我转念一想,长久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就将女儿劝我的话,写下来贴在电话上......
  • 十年前,一位有远见的母亲带着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由衷钦佩、对学习永无止境的热爱以及传播善意的使命,踏上了在家教育(homeschool)的旅程。
  • 我们必须从“激发这类儿童的勇气,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来进行治疗。
  • 具有美感教育的玩具去哪儿了?如今,走进百货商店的玩具通道会让你吓一跳。炫目的色彩和灯光向你闪烁着,预先录制的声效在空气中噼啪作响。一切都过于张扬和夸张,到处都是醒目的商标。真正有教育性、想像力和美感的玩具去哪儿了?孩子们对世界最初体验的那些健康又美丽的玩具在哪里?好在它们仍然存在,只不过比以往更少见到。这里列出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玩具清单,这些玩具可以培养孩子的运动技能、想像力、乐趣、创造力以及与美好现实联系的体验。
  • “为什么要生孩子?”,让我们来看看孩子给我们的人生与家庭带来哪些快乐与好处,这些也许更真实一些。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