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死不旋踵

陈必谦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204
【字号】    
   标签: tags:

【释义】“死不旋踵”这个成语比喻不避艰险,即使死也不后退。

【造句】那位太守,秉公执法,即使皇上要处死他,他也死不旋踵。

【出处】《后汉书.李膺传》

东汉桓帝的时候,宦官专权。他们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他们的亲朋好友,也仗着他们的势力,胡作非为。

野王县(今河南沁阳)县令张朔,是宦官张让的兄弟,他依仗权势,公开贪污勒索,鱼肉百姓,甚至杀害怀孕妇女,当地百姓敢怒不敢言。

纪元165年,被称为“天下模范”的李膺,做了司隶校尉。上任没几天,就有人向他告发罪大恶极的张朔,李膺当即下令将张朔逮捕。不料,张朔听到风声,连夜逃往哥哥张让家中。

李膺知道后,亲自带领一批公人,前去搜查,竟然一无所获。李膺毫不泄气,命人仔细再搜一遍,终于在有夹道的墙壁中,抓获了张朔。平时趾高气扬的张让,这时也不敢吭声。

李膺担心张让会耍花样,就抓紧时间审讯张朔,然后将其处决。张让得知弟弟被杀,气急败坏地跑到汉桓帝那儿哭诉,汉桓帝立即召李膺进宫,责备他为何不请示就杀了张朔。李膺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到任已有十天,只是担心案件积压,来不及处理。想不到办案快了,反而有罪。”

李膺又说:“我得罪了宦官,凶多吉少。即使陛下把我处死,我也决不后退。(原文是:诚自知畔责,死不旋踵)。只是请求陛下宽限五天,让我把那些罪不可赦的人法办了,到时候,即使把我下油锅,也万死不辞。”

接着,李膺又列举了张朔的种种罪行,连汉桓帝也无话可说,只得对张让说:“你弟弟罪有应得,怎么能怪李校尉呢?”

从此,李膺声威大震,那些宦官再也不敢为所欲为了。桓帝很奇怪,问他们:是何缘故?他们一边叩头一边说:“我们是害怕李校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成画画,特别善于描写北方山野的寒林景色和风雨、明晦、烟云、雪雾等自然景象。
  • 传说上古时期的尧帝,听说许由是个隐世的高人,便想把帝位让给他。
  • 曹操对自己儿子曹植的才气非常赏识,觉得曹植的文章确实写得不错,但也不免有些怀疑是请人代写的。
  • 意思是以先听到的话为主。比喻抱有成见,不再听后来的话。
  • 陶渊明在回家的路上,他一边走一边想,还是辞去官职回去的好哇!
  • 兴:志趣、兴致;采:神采、精神;烈:强烈、旺盛。原形容作家的文章风格,后多形容兴致高、情绪饱满。
  • 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苏秦,他因衣着破陋而被秦惠文王拒之门外,还遭到了亲人和邻居的耻笑。
  • 庄子常常借各种各样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自己的哲学观点,使深奥的道理变得十分浅显,易为读者所接受。
  • 晋王杨广生来聪明乖巧,仪表堂堂,只是心怀叵测,阴险狡诈,一心妄想夺取哥哥的太子之位。
  • “老生常谈”这一成语,用来指老书生常讲的话,没什么新意思。比喻听惯听厌的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