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奇宝珠“清水珠”

作者:古朴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534
【字号】    
   标签: tags:

陕西冯翊人严生,家住在汉南。有一次,他到湖北襄阳的岘山去游玩,在山中拾到了一样东西,形状很象一颗弹丸,黑颜色大大的,闪闪发光,看上去通体透明,好似一颗黑水晶。

严生拿去给朋友们看,有人对他说:“这是颗珍珠呀!”严生就把它叫做“弹珠”,放在随身带着的小箱子内,一直带来带去,十分喜爱。

后来,严生到长安去游玩,在春明门遇到一个胡人。那个胡人一见严生,就拦住了他的马头,笑容可掬地对他说:“您的衣袋里有一件珍奇的宝贝,让我看一看吧!”

严生觉得很奇怪,心想我跟他素不相识,他怎么会知道我的衣袋内有宝贝呢?这个胡人的眼力真厉害啊!就下了马,拿出那颗弹珠给他看。

胡人捧着这颗宝珠,高兴得差点要发狂了,他气急说:“这是天下少有的奇珍异宝啊!我愿意出三十万钱的高价向您购买,你就转让给我吧!”

胡人说将“清水珠”放在浑浊的泥水里,一会儿水就变得清清的了。(Fotolia)

严生愈发惊奇起来就问他:“这颗弹珠究竟有什么用处,会值得你出这么高的价钱来买它呢?”

胡人回答说:“我是西域人,要知道这是我们国家的镇国之宝,我们都叫它‘清水珠’。如果将这颗宝珠放在浑浊的泥水里,一会儿那水就变得清清的了。唉!自从我们国家丢失了这颗宝珠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国内的井水全都变得浑浊不清,百姓们吃了都生起病来。所以,我才历尽千辛万苦,跋山涉水,路远迢迢来到中原,到处寻访这颗宝珠呀!今天,果然从您这儿寻到啦!”

说罢,胡人把那颗清水珠放进一只装满浑浊泥水的瓦罐里。果然不一会工夫,瓦罐里的水就变得清清的了,一眼可以望到底。

严生就把清水珠给了那位客人,拿着对方付给他的三十万钱,高高兴兴地走了。@*

资料来源:唐.张读《宣室志》

责任编辑:王书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朝的宋必达,在顺治八年,担任江西宁都知县。此县土地贫瘠,百姓贫穷,清泰、怀德两个乡的百姓大多迁徙。宋必达请求尽免赋税,来休养生息。
  • 人生在世,寿夭贪富,虽说命中注定,但也可以靠行善积德来改运。所以说,心为一身之主,心善则命善,心恶则命恶,欲知吉凶祸福,但问自心便知。
  • 有一位和尚在返寺途中,突然雷声隆隆巨响,下起了倾盆大雨。雨势滂沱,看样子短时间内不会停止。和尚着急四望,所幸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庄园,只好拔起脚步去求宿一晚,避避风雨。
  • 有一天,秀才忽然自己跳进水中,乡亲们惊慌失措,赶快去救他。当他的身躯还只淹没一半时,乡亲们就把他捞救起来了。
  • 人无论在任何一个职位、环境,每作恶一次,前程就会转暗一次,报应只在早晚。只有心存天理,行善事,才会福寿绵延,前程光明。
  • 清朝名书画家郑板桥从小穷苦,四十三岁时,考中了进士,担任了山东范县(现属河南)知县。郑板桥自幼便对穷苦百姓充满感情,做官后更是处处为穷苦人着想。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