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 “归侨” 求学一场空

印尼归侨青年回忆“被中共绑架”的梦魇

作者:徐曼沅

广西知青们合影留念。(Lawrence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17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16年05月27日讯】1960年,14岁半的印尼华侨Lawrence与还未过17岁生日的姊姊从印尼巨港登船回到心目中的祖国。他们姊弟俩带着美好的憧憬与想像,希望可以升学,但没想到却是一场长达13年的梦魇,船不是航向中华文化古国,而是饥荒、浩劫,他们度过了文化大革命的艰苦岁月。

Lawrence的祖父从广东移民到印尼,胼手胝足,建立起自己的家业。他回忆自己小时候家里生意很好,好几个仓库、三十几个工人,但上个世纪的六○年代,印尼排华事件频传,父亲担心他们姊弟的安危,又受到华校宣传以及海外《中国青年报》、《人民画报》、《人民日报》等中共媒体的鼓动,决定将小孩送回中国念书。

Lawrence回忆,印尼没有中文大学,华人只有念到高中,当时他们对中国都有美好的生活想像。家人用上好的高级木材做了巨大的木箱,里头放了肥皂、罐头、奶粉、米还有各种粮食托运。当时Lawrence还不以为然,认为社会主义中国丰衣足食,根本不需要带这些食物,但还好有长辈的未雨绸缪。Lawrence说:“下了船,一切都与宣传的不一样了。”

护照被收走了!

Lawrence与姊姊在广州的石牌华侨补校落脚。第一个晚上,就有人来收护照,对方表示统一保管,避免遗失。但没了护照,他们姊弟俩,只能听从安排,哪也去不了。

有经验的人告诉Lawrence,一定要到北方,同船来的侨生彼此传递消息,当时8个人一间房,所有人都睡宿舍,尽管素昧平生,但在漫长的航程中,也都逐渐培养出感情。到了中国,缺乏食物还有生活日用品,大木箱里的物资让姊弟俩生活暂时无虞,但命运总不会如自己所安排的进行,Lawrence与姊姊被分配到了广西。

当时负责照顾侨生的中共干部给归国侨生们看电影,电影里头介绍的广西大学碧草如茵,连排的校舍,宽敞的教室,还有规划完善的宿舍。这些美好的电影画面,让人心生向往,Lawrence说:“我们就这样被骗了,根本不知道,这些画面都是假的。我们到了那里什么都没有,都要自己动手盖。”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歌曲渲染下,1960年代,数以千万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北大荒到内蒙,从粤北山区到边疆小城,归侨青年也不例外。

本想回到中国升学,但Lawrence说:“根本没有学习,都在劳动。”到了广西,有些人被分配到农场,种甘蔗、水果,他则是一边继续学习中学课程,一边加入盖校舍的行列。

Lawrence一开始住在公安干部学校,住到八月份,又集体移居到华侨补习学校,当时那个地方还没建好,到处是坟地、空棺材,干部仍继续骗他们说是广西大学。

到了广西,食物更加紧缺。但陆续有侨生来到中国,远在印尼的家人就请托人多送一点东西带过来,当时通讯很慢,一封信大概一个月才会到,而且信件的内容也会被检查。

Lawrence回忆,当时同船到中国的大部分是印尼人,也有泰国、柬埔寨的华侨。当时也有些学生们到广州后就发现自己上当了,中国并非像海外媒体宣传的那么好,他们想取回护照,但要不回来,于是写大字报,或是公开发表反对的言论,干部控制不了就整肃批判,将人送到监狱里。

还有些人准备偷渡回印尼,但因为当时干部鼓励揭发彼此,结果偷渡者还没到渡船头就被抓了回来,学生被捉住后,在大庭广众下遭到严重毒打。这些画面让Lawrence留下深刻印象,他明白了,自己不能表示反对意见,偷渡这条路也不可行,自己再苦也得捱下去。

1961年,Lawrence被分配到正规中学,当时的政治口号是:“一视同仁,适当照顾。”但其实都不一样,对侨生的待遇更恶劣,尽管有米、粮票,但伙食很差,一大锅菜里头只有四两油,吃的都是养猪的牛皮菜。

Ken和Lawrence搭乘同一艘船从印尼飘洋过海到中国,他后来成了Lawrence的姊夫。Ken就读于广西医学院,幸运的在文化大革命那一年毕业,他说:“回到中国就是为了升学,如果没有毕业,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1966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工人不上班,学生不上学,一开始Ken还为自己不用工作就有工资感到欣喜,但社会浮动的气氛,两派人马对立、撕裂的武斗让Ken开始恐惧。

文化大革命时期,广西知青们合影留念。(Lawrence提供)
文化大革命时期,广西知青们合影留念。(Lawrence提供)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Lawrence回忆当时每个人都得表态,明确自己的阶级路线,他说:“每个人都有档案,华侨出身成分不好。”印尼家里的资产成为Lawrence和姊姊的包袱,他们被划为富农、地主,还是资本家出身,属于造反派;Ken虽然也是华侨,但他被定为小资产阶级,可以申请入团,属于保守派。

文化大革命,无数无辜的中国人死于冤错假案,但在边疆南陲广西,却发生更耸人听闻的大屠杀,有近十万人在械斗中死亡。广西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广西军区以贯彻执行“七•三布告”为名,调动军队,以种种名义杀戮,利用清理阶级队伍的口号,保守派在广西省境内武装剿杀造反派“422”。

Lawrence回忆,文化大革命发动那一年他18岁,高中毕业,准备念补校,继续升学,但当时说全国停课10天,谁晓得,这一停,就再也没上过学。Lawrence说:“军队发枪给保守派,我们没办法打,就去抢枪,但抢回来的都没有撞针。”枪林弹雨中,运气好的活下来,运气不好的就成为无名尸体,葬身广西大地。

Lawrence表示,当时全中国的人都像被洗了脑,红卫兵斗老师、斗校长,各种残酷的手段整人,很多人受不了就自杀了。他说:“很多时候,我都看不下去,良心过不去,看不下去。”Ken说:“当时的广西医院院长,喝砒霜自杀,就这样被活活逼死。”

年轻气盛的热情,虚耗在一场又一场的运动中。Ken回忆自己曾到北京看毛主席,当时随着大潮走,火车客满了,大家就趴火车到北京。

到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万头钻动,人潮彼此推挤,只要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Ken余悸犹存地说:“为了看毛泽东,许多人被推倒,然后就被踩死。”

十几亿人陷在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全国停工、国库虚空,就像一场停不下来的恶梦,人人为敌,分分钟都可能被告发。但到了最后,梦醒了,收枪,大家各自回原单位去。

Ken说:“许多人从对社会满怀希望到彻底幻灭,我们只能选择明哲保身,躲起来。整个国家都在谎言中生存,人没有了思考,只会置人于死地,但这些话却不能对任何人说。”

Lawrence说:“心里不服从都不行,都不敢讲,再怎么熟的朋友都不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分分钟被出卖。”

申请“单程”港澳通行证

文化大革命发生,很多侨生都想离开,但护照被收回去,出走无门。偷渡回印尼的侨胞被捉回来,从此被另眼看待,谁也不敢妄动。

Ken接受了毕业分配,按年份算,上山下乡,到了农村实习。他回忆,当时讲“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和其他医学生也只能逆来顺受。

Lawrence则因体检出“血尿”,无法从事剧烈劳动,所以没被分配下乡,留在南宁,他一开始在汽车配件厂学烧焊、钳工,1个月领24元,后来分配到塑料场,他争取到外省学习,在山东研究铝合金取代钢材,后来又到北京学模具制作。

在北京时,Lawrence听说中央国务院有新政策,于是亲自跑到外交部侨务组,说明广西当地如何迫害华侨,反映状况,也提出出国申请。没想到,回到广西还没进工厂,Lawrence就被当地的侨务组请去约谈,他这才终于明白,不能对共产党政府抱有任何希望。

皇天不负苦心人,1973年Lawrence的出国申请终获批准,他与姊姊一家拿到了“单程”的广澳通行证。Ken说:“谁需要双程呢?不会有人想回去的。”

Lawrence说:“就是强烈的愿望,要离开共产党统治的地方。”

1989年,人在香港的Lawrence看到六四北京政府屠杀学生的画面,不免回想起过往残酷的文革经验。他认为:“铁幕社会,突然放松,人们会开始思考,这些都是必然会发生的。可惜的是学生没有政治经验,对共产党抱有期望,共产党还是鸟笼,只是毛泽东的时代比较小,后来稍微宽松点。”

1960年,Lawrence从印尼搭船到中国,十三年犹如一场梦魇,或用他自己的话说:“被中国共产党绑架了十三年。”◇

责任编辑:古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2012年08月14日讯】广西文革是全国最残忍最野蛮的典型,1968年广西南宁“四二二”武斗屠杀惨案,是文革中死伤最严重的,4个月内发生规模性武斗22起,有17.5万人伤亡,死亡人数高达10.1万,报失踪33,115人。学者小平头利用保密材料深入查访研究写成广西文革系列,成为了解文革的必读书。
  • 秒针滴答滴答走过,光阴荏苒,时间沉淀为历史。一块平凡的中国北京制手表,从北京到新疆,辗转流落异域他乡,它见证了多少同时代年轻人的血泪,铭刻了多少无声者的沉默控诉?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 什么是四联体格式(tetractys)呢?“四联体格式”是现代英国诗人雷‧斯特宾(Ray Stebbing)发明的一种诗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个音节组成。
  •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我的父亲已经老得 像一个影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