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神将岳飞传(1)

【岳飞传】家教有方 少年岳飞立精忠之志

作者:柳笛

岳飞从小立志精忠报国。(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1963
【字号】    
   标签: tags: , , ,

公元1103年,也就是北宋末年,中国最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诞生在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一户农家。他祖上世代务农,父母过着清苦的日子。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却孕育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英雄。

岳飞家里虽然贫穷,过不了富足的生活,但他从小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他有一对品德高尚的父母,还有一位武艺高强的老师,都是他成长道路上的助力。比如他的父亲,《宋史》记载,岳飞的父亲叫岳和,自己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却总是想方设法帮助乡邻,是个古道热肠、扶危济困的大善人。

如果邻居田里的庄稼长到岳家的耕地中,岳和就帮他们照料,收割后还会将其送还;如果有人开口借钱,岳和也从不要求对方偿还。[1]

岳飞出生时,岳家的屋顶飞过一只神奇的巨鸟,场面非常壮观。他的父母见了,相信儿子将来会是个大有作为的国家栋梁,就为他取名“岳飞”,后取字“鹏举”。[2]可见这个名字,寄予了父母厚重的希望。

岳飞的父母德行高尚,给予他最好的家教,是岳飞一生的宝贵财富。图为清代冷枚的《连生贵子图》。(公有领域)

岳飞的母亲姚氏,也是一位极具智慧的女性。岳飞出生还不到满月,黄河决堤,汤阴县爆发了一场大洪水。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中,岳母急中生智,抱着岳飞跳进一口大瓮。母子俩坐在瓮中,随波漂流,一直到冲到岸边才被救起。[3]

临危不乱的沉着、绝处逢生的智谋,都是战场必备的素质。岳飞对兵法、实战都有自己的领悟,从无败绩,或许也从勇敢的母亲那里得到了遗传?

少年岳飞,在父母的影响下,也表现出非凡的能力。他内敛敦厚,用心攻读史书和兵法,对《左氏春秋》和《孙吴兵法》颇有心得。他还是位天生神力的武学奇才,不到20岁就能拉动三百斤的弓、八石的弩。[4]

当然,璞玉也需雕琢才能成器,岳飞拜当地豪侠、历史上著名的武术名家周同为师,学习精湛武功,掌握左右开弓的绝技。后来,岳飞把这项武艺传授给麾下的将士,大大提升了宋军的实战能力。

周同去世后,岳飞非常悲痛,每逢初一、十五,他都会带着酒肉等祭品,到老师的坟前祭拜。岳和得知他的孝心,非常赞许,并及时提醒他读书练武的真正意义:“如果将来你有机会报效国家,能够为国捐躯、舍生取义吗?”[5]孔子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岳和不正是孔子所说的忠义报国的贤人吗?

这时的宋朝,内忧外患重重,北方的金国虎视眈眈。对于文武双全的岳飞来说,生逢乱世,正是他为国效力的时刻。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国签订“海上盟约”,共同攻打辽国。宋朝将领刘韐招募“敢战士”,刚满20岁的岳飞就是应征的一员勇士。

打仗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随时有可能失去生命,而且军队南征北战,居无定所,可以说,在战乱时代,将士们几乎和家人断绝了联系。岳飞虽然立志从军,但是“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让他难以割舍故土,也放不下年迈的亲人。

图为周同教授岳飞箭术。(公有领域)

这时,深明大义的岳母出面训子,留下了“岳母刺字”的美谈。《说岳全传》记载,岳母帮助岳飞解决了“忠孝不能两全”的难题,亲自在他的后背上写下“精忠报国”四字,又用绣花针一点一点刺出,涂上醋墨。[6]从此,岳飞坚定了上阵杀敌、忠君报国的信念,终其一生都在行军打仗中度过。

《宋史》也有记载,岳飞含冤入狱时,为表清白,坦露后背。审讯的官员看到他背上刺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字迹深入肌肤,被深深震撼![7]无论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都是岳飞一腔忠肝义胆的真实写照。在父母的谆谆教诲下,他不忘国耻,矢志收复河山,在历史上留下感人肺腑的忠义文化。

岳飞位列将相后,回忆他的军旅生涯,曾说:“国家平燕云之初,我才刚刚束发成年,就开始从军。我发誓为了国家竭尽心力,早己忘记自己的小家。”[8]这句话,既是岳飞戎马一生的概括,也凝结了岳飞父母的苦心教诲啊!@#(本系列未完,待续)

注释:
[1]《宋史》卷365: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2] 《宋史》卷365: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3] 《宋史》卷365: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
[4] 《宋史》卷365: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
[5] 《宋史》卷365: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6][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2回。
[7] 《宋史》卷365: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8] 《鄂国金佗稡编》卷14《乞终制札子》:国家平燕云之初,臣方束发,从事军旅,誓期尽瘁,不知有家。

点阅【千古神将岳飞传】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张宪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宋名将岳飞是历史上了不起的英雄人物,除了他忠肝义胆的人格之外,还有他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岳家军”。当时不可一世的金兀术对“岳家军”也只能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岳家军参与的百多次仗未尝一败,名副其实的常胜军。
  •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他是南宋抗金著名将领,本出身于普通农家,宣和四年(1122年)从军。由于他作战勇敢升为秉义郎,成为著名抗金将领宗泽的部下。他的一生是英勇抗击金兵入侵,为南宋朝廷的安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他曾经大败金兀术,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威镇八方。他带领的岳家军英勇善战,使金兵闻风丧胆,当时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口号,可见其岳家军,在南宋军民和金兵心目中的威德。宋高宗曾经亲自手书“精忠岳军”四字,制成锦旗,赐给岳家军。
  • 岳飞坚决辞谢说:“为国家效劳,是我们父子份内的事。如果这样受封,岳云就有可能居军功而沾沾自喜,那我也就难以率领部将了,这实在是有害于国家啊!”
  • 宋 李公麟《五马图》局部。(公有领域)
    气度镇定的马儿,不追求外在表现,却能展现出惊人的力量,协助统帅冲锋陷阵,势不可挡。而追求一时风采,炫耀显示自己本领的马儿,虽然一时可以奋力而为,但因其内在缺少蓄积的力量,无法继续驰骋。
  • 4月19日起,由大纪元、新唐人联合制作的九集历史纪录片《历史英雄系列:兵仙韩信》,将在新唐人电视台的美东、休斯顿、美西、大陆、欧洲等频道播出。《兵仙韩信》以秦朝末年,楚汉相争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韩信跌宕起伏而又辉煌的一生。以动画和文物古迹相结合的画面,再现了韩信生平,以及他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 刘锜是南宋四大名将之一,外表出众,而且是个奇才,见到他的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他的不凡,连皇帝见到他都赞赏有加,并提拔他的官职。他在面对强敌金兵的围攻顺昌之战役中,以五千精兵击退几十万大军,表现奇才的方方面面真功夫。
  • 人问岳飞“天下何时太平”?岳飞答出了一千古名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拭看铭感天地的忠臣——岳飞的精忠之行!
  • 他是身份卑微、默默无名的奴仆,也是沉毅多谋、战功赫赫的大将,更是一人之下、世袭罔替的万户“国王”。在成吉思汗麾下的猛将中,他的起点最低,却取得最高的功名与成就。他就是蒙古“四杰”之一的木华黎。
  • 草原英主——“成吉思汗”铁木真,与蒙古名将博尔术的相识,正源于这次少年微时的鼎力襄助。成吉思汗的大帐内,开国功臣的名单中,四獒、四杰、四弟、四养子等人,都是铁骨铮铮、驰骋疆场的勇士。名列“四杰”的博尔术,堪称追随成吉思汗时日最久、关系最亲厚的第一人。
  • 塞外的大草原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蒙古部族。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的一天,居住在斡难河畔的“黄金家族”后裔——乞颜族落,迎来了一桩大喜事,首领也速该的长子降生了。这个婴儿一出生就不平凡,手中握着一块坚如红石的血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