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中华文化

话新年饮屠苏风俗 金瓯永固杯贺“金”年

作者:郑行之

清 乾隆首铸“金瓯永固杯”。(台北 故宫博物院提供/大纪元合成)

font print 人气: 569
【字号】    
   标签: tags: , ,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宋  王安石《元日》

王安石这首诗把他那个年代的新年样貎给形象化了:爆竹爆燃声中,旧的一年已逝;春风送来暖意,屠苏也回春了;千家万户趁天色微明之际,纷纷取下旧桃符换上了新桃符。新一年的新乐章就此开启!这形象生动的诗中有一句:“春风送暖入屠苏”。到底什么是“屠苏”?

“屠苏”意义多重

有一说,屠苏是一种草,属于药草类。北周王褒《日出东南隅行》诗句:“飞甍(音同“蒙”,屋脊)雕翡翠,绣桷(音同“决”,方形的屋椽)画屠苏。”说出屋椽画了“屠苏”这种植物。

又一说,屠苏是草庵、平屋。《太平广记》居处部有“屠苏”一词,说“屋平”叫屠苏,“庵”也叫屠苏。百姓家的平屋、茅庵,公家厅舍的平屋部分也称屠苏,天子殿宇中的平屋一般加上锦字,称“锦屠苏”。王安石诗中的屠苏应可作为平屋,寓意为百姓家的解读,春风带来的暖意让千家万户都暖和了。

常见的说法,屠苏是药酒。相传最早配出屠苏酒配方的是汉末名医华佗,孙思邈对此方也极为推崇。而最早记载屠苏酒的,是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可以看到追录。历代其他的医书亦有类似记载。

屠苏酒药方使用的中药材。(钟元/大纪元)

大年初一第一饮

经过这些名医的配制、推荐,又有名士的感性赋诗,久而久之,流传渐广,喝屠苏酒成为一种风俗风尚。[1]在每年的大年初一早晨,阖家团聚,让全家人自幼至长依序面朝东方饮用屠苏酒,目的是驱邪和辟瘟疫。饮屠苏酒还有另一层的解读:除了为幼者贺岁──长大一岁了,更有为长者延寿之意。因此,上自皇帝,下至贩夫走卒,人人乐用,举国皆然,成了一种流传久远的民间习俗。

医书传大年初一饮用屠苏酒,而且要连饮三天,“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若能岁岁饮,可代代无病”。在古代,过年饮屠苏酒是传统文化中很有特色的一环。风俗中,也有人在除夕就饮屠苏酒。宋朝大文豪苏东坡的兄弟苏辙就是,他的诗作《除日》就自述道:“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余。”从诗人诗中可以推想饮屠苏酒保健这种风俗的盛行。

乾隆皇帝与金瓯永固杯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命内府造办处打造“金瓯永固杯”,结合清朝的新年“明窗开笔”仪式,金瓯开年饮屠苏,在新年降临时营造“国祚永固”、“疆土永固”的新气象,开启“国泰民安”的愿景。

乾隆皇帝前后共打造了4个金瓯永固杯,最后一个是乾隆六十二年(即嘉庆二年)铸造的。形制雷同,都是三足鼎立的青铜鼎造型,以两只夔龙作耳,三只象首为足。杯身用翠鸟背部亮丽的土耳其蓝的羽毛“点翠”,在翠色基底上,做出了类似浮雕的金色花叶纹,并且镶嵌红、蓝各色宝石及白色珍珠等,加上纯黄金打造(3只纯金,1只铜鎏金),整个杯子闪烁着富丽非凡的气息,贵气逼人。

我们就来欣赏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首铸的“金瓯永固杯”的工艺之美。

“金瓯永固杯”杯口外铸了一圈回纹,在回纹围绕中铸有“金瓯永固”,相对一面铸着“乾隆年制”,两者皆为篆体字。篆字笔意造型与回纹都有曲折、回转的意趣,因而显得气韵融融,衔接得体。

金瓯永固杯局部放大。(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再看作为主体的杯身,以花叶、缠枝花纹做为主旋律来布局。花朵是图案式正面花形,有大、中、小三式,伴以图案造型的叶片作映衬,最后以缠绕回旋的细枝作串连,把杯体连结成一个金碧辉煌的珍宝。杯体上的这些花叶虽然是图案化了的形象,但因铸造者特意形塑出浮雕的感觉,所以它们仍然被赋予很强的动态感,生动立体。

仔细看,几乎所有花心均镶嵌珠宝,红蓝珠宝以对称方式安置,再适时加上泛着乳白光晕的白珍珠,协同其他各色珠宝,在一片耀眼的黄金之海中,展现优雅的气韵。

所用的珠宝包括金绿宝石、猫眼、石英猫眼、红玛瑙、绿松石、青金石、尖晶石、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等。这些珠宝镶嵌得当,与杯体契合,营造并提升金杯无与伦比的高贵价值。

杯口那圈清晰理性的回纹和篆字,正好和杯面繁丽的花叶相映衬,起到了一种平衡的作用,使整只杯子看来堂皇富丽,进一步象征大清疆土政权永固之含意。

金瓯永固杯以两只夔龙作为杯耳,夔龙细瘦的身躯、弯曲翻卷的肢体,似踊似舞。那张得大大的口,仿彿正从腹腔发声,讴歌、吟咏,与这只珍稀的金杯相共鸣。两只夔龙头顶都镶了珍珠,在杯的最高处形成光明的亮点。

清 乾隆二年首铸的“金瓯永固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因为这个金瓯永固杯是首铸的第一个,经过长期的爱用,再走过沧桑岁月,少数宝石脱落了。即使如此,仍掩不住曾经有过的灿烂,细数不完曾经走过的繁华岁月。

最下方是以三只象头构成的杯足。三只象头垂鼻俯耳,忠心耿耿地。三个象首的头顶也嵌有宝石,遥映夔龙顶的珍珠,上下映衬,十足的“珠光宝气”!象鼻在接近座底时,分别以不同的造型触地,且形成三足稳稳定立的状态,象征着皇上衷心期盼的“国祚永固”、“疆土永固”和“国泰民安”的气象。

乾隆皇帝龙颜大悦特御封了造办处铸杯大师为“九品工匠”,表彰其技艺之卓越。“九品工匠”自此成为顶级工艺大师的代名词;“金瓯永固杯”也是顶级工艺的极致亮点之一,留给后人说风华、说历史。

金瓯永固杯 伴新年明窗开笔

洁净无瑕的“玉烛长调烛台”。(公有领域)

大年初一,清宫的“明窗开笔”仪式,是对应年前腊月二十三日的封笔、封玺仪式而来的,在大年初一子时,在东暖阁的明窗设案开笔,为新年祈祥祝福。乾隆皇帝继承这个开笔仪式,并且启用了金瓯永固杯,在杯里斟满屠苏酒,且点燃洁净无瑕的白玉“玉烛长调烛台”上的蜡烛,手执刻有“万年青管”、“万年枝”的专用御笔,写下对新一年的期望与祝祷。

清 乾隆 金瓯永固杯与玉烛长调烛台。(钟元/大纪元)

金瓯永固杯的工艺登峰造极,璀灿夺目,既有皇家尊贵之风华,又满盛太平祥瑞的祝祷。然而,在乾隆皇帝心中从来没有忘记,以金瓯永固杯开年,祈祷“国祚永固”、“疆土永固”、“国泰民安”,必须以“敬天”为指针,作为惕厉勤政的指引。

在乾隆皇帝多年的“元旦试笔”诗中,一再呈现了这样的惕厉之心:“幸逢累洽(*太平)重熙世(*君主累世圣明),益励敬天勤政情”、“法祖敬天心不息,爱民勤政念方长”、“日励自心强不息,敬天勤政又从头”。金瓯永固杯的璀璨光华,真实展现的是乾隆皇帝“法祖敬天遵圣训,持盈保泰巩皇图”的诚敬心意。从历史的教训中,世人也看到,悖离了天道的专制暴虐政权,甚至胆敢“斗天”为所欲为的邪政,即使敛聚的宝物再丰硕,也与福祐无缘,终将受到天谴的!

注[1]: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次第从小起。”

@*

-点阅【 璀璨中华文化 】的亮点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 在《列子‧汤问》中有一则奇技的记载,说在西域之国有一个巧工匠偃师造出了一个“俳优”送给周穆王。这个“假人俳优”能动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么看就是个“真人”!后来它的一个动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处置它不可。这个“假人俳优”有什么奇特之处?
  • 张居正解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天下之事,必须谨之于初,而后可善其后。如与人以言语相约,本是要践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于义理之宜,将来行不将去,则必至爽约失信矣!故起初与人相约之时,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与义相近,则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见之于行,而自不至于失信矣。所以说言可复也。
  • 在一年中只有两个日子得天地之和气,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从春分开始,阳气蒸蒸日暖,正是化育万物、给予新生的最好时机。所以春分养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