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诚之作:绚丽缤纷的西班牙雕塑世界(下)

“西班牙裔社会博物馆和图书馆”展览:《镀金人物:木头和粘土制作的雕塑》
文/洛林‧费里尔(Lorraine Ferrier)翻译/原泉
路易莎‧罗尔丹创作的《圣凯瑟琳的神秘婚姻》(The Mystical Marriage of St. Catherine),1692─1706年,彩色赤陶;14 3/8英寸x17 3/4英寸x11 5/8英寸x32 1/4英寸。(The Hispanic Society Museum & Library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99
【字号】    

未着色的石头、大理石或青铜雕塑在西方神圣艺术中占主导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如多纳泰罗(Donatello)和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巴洛克时期的雕塑家吉安‧洛伦索‧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和新古典主义雕塑家安东尼奥‧卡诺瓦(Antonio Canova)。

点击这里可阅读本篇的上部

殉道者的苦难

莱纳汉(Patrick Lenaghan,纽约西班牙社会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印刷品、照片与雕塑主要策展人)说,仔细观察展览中的一些雕塑,可以看到“因使用而留下的破损”。阿隆索·马丁内斯(Alonso Martínez)的作品《祝福圣子》(Blessing Christ Child)中,人物的脖子和手臂上都有擦伤。多年来,裸体的雕像被穿上了不同的服装,导致在衣服穿上和拉下地方的涂层出现磨损。

阿隆索‧马丁内斯(Alonso Martínez)的作品《祝福圣子》(Blessing Christ Child),约1645年,过去被认为是弗朗西斯科·德·里巴斯(1616─1679)的作品。彩饰木制雕塑,31 1/2 × 10 7/8英寸(人物和底座)。(The Hispanic Society Museum & Library提供)

雕塑主人改变作品的方式往往也相当迷人。在展览中,佩德罗‧德‧梅纳(Pedro de Mena)的一件英俊男子半身像作品,使用了玻璃眼睛、修剪整齐的胡须和微微张开的嘴巧妙地呈现了出来。然而,仔细一看,会发现男子的喉咙有伤痕,而且面露惊恐,脸部表情充满了震惊和绝望。这座半身像描绘的是圣亚西古拉(St. Acisclus),他是一名前罗马士兵,在公元4世纪因忠于自己的信仰而殉道。

佩德罗‧德‧梅纳(Pedro de Mena)的作品《圣亚西古拉》(St. Acisclus),约1680年。多色、镀金木制雕塑;19 3/4 x 16 5/8 x 8 1/2英寸。(The Hispanic Society Museum & Library提供)

这座半身像原本是一个更情绪充沛、充满感召力的形象。一张老照片显示这尊雕像原本有完整的前臂和躯干。玻璃做的泪水从这个男人的脸上滑落下来,他的脖子上还留有更多的血。莱纳汉说:“它最初的样子更加突显了在苦难面前,如何坚持自已的信仰。”他认为,为了使雕塑更受买家的青睐,这尊雕像被淡化了,变成了一个半身像,也许是因为古代半身像更被看好。

另一个被改变的例子是一件《耶稣受难》作品。这件作品让莱纳汉十分困惑,因为不知道雕塑家到底是谁。作品中,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圣母玛利亚在他的脚下。西班牙裔协会在一次拍卖会上买下了它,当时没有时间考查出自何人之手。

不过,他很快地意识到,作品中的圣母玛利亚是由19世纪的西班牙雕塑家曼努埃尔‧冈萨雷斯‧桑托斯(Manuel González Santos)创作的,但是这件《耶稣受难》作品完全没有反映出这位雕塑家的风格。当一位朋友强烈暗示这件作品出自17世纪西班牙雕塑家巴勃罗‧德‧罗哈斯(Pablo de Rojas)之手时,莱纳汉感到非常震惊。他说:“我惊呆了,因为拥有巴勃罗‧德‧罗哈斯的雕像是一个大惊喜。”莱纳汉现在认为,作品上的圣母大约是两百年后的一位雕像拥有人加上去的。

影响新世界

当西班牙人来到新大陆时,宗教雕塑在使当地居民皈依天主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只要有机会,西班牙雕塑家便会将他们的技术传授给当地的雕塑家,使得拉丁美洲的宗教作品也带有同样西班牙的风格。例如,展览中的两件作品——《圣弗朗西斯”(St. Francis)和《圣母玛利亚》(Mater Dolorosa)一直被认为是西班牙大师的作品,直到最近才被认定为墨西哥艺术家的作品。

匿名墨西哥雕塑家的作品《七苦圣母》(Mater Dolorosa或Our Lady of Sorrows),17世纪。彩色木制雕塑,65 3/4 × 26英寸。(The Hispanic Society Museum & Library提供)

有时候,拉丁美洲的艺术家们会融合西班牙风格,使雕塑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当地风格。例如在西班牙,雕塑最底层通常使用黄金,在上面涂上颜料后,会再刮掉表面上的一些颜料,露出下面的黄金涂层。但仍有部分地黄金隐藏在颜料下面,以进一步达到增强颜料的效果。莱纳汉解释说,厄瓜多尔基多的艺术家在他们的雕像中不仅使用黄金,也用白银打底。这种做法在西班牙已经存在,但厄瓜多尔雕塑家将它与黄金放在一起,使其产生更加强烈的效果。

厄瓜多尔一位匿名雕塑家的作品《天启圣母》(Our Lady of the Apocalypse),又称《基多圣母》(Virgin of Quito),1700年—1725年。彩色镀金木制雕塑,31 1/4 × 11 1/2 × 16 3/8英寸(含翅膀)。(The Hispanic Society Museum & Library提供)
厄瓜多尔一位匿名雕塑家的作品《圣弥额尔总领天使》(St. Michael Archangel),1700年—1725年,彩色镀金木制雕塑,51英寸高。(The Hispanic Society Museum & Library提供)

莱纳汉解释说,基多是新世界的第四大城市,仅次于利马、哈瓦那和墨西哥城。基多的部分财富来自其众多的银矿。展览中的《基多圣母》(Virgin of Quito)和《圣弥额尔总领天使》(St. Michael Archangel)便是基多工艺的两个例子,它们都使用了金和银打底,在这些作品中使用银色打底,增强了红色和蓝色的色彩,赋予作品一种电光般的闪亮质感。

展览的亮点之一便是来自基多的作品《人的四种命运》(the Four fate of Man),作者是曼努埃尔‧奇利(Manuel Chili),他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卡斯皮卡拉(Caspicara)。这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生动地向观众展示了不道德生活,以及遵循神圣戒律的道德生活所产生的各种后果。人们对这个作品知之甚少;目前还没有类似的雕塑形式。

曼努埃尔‧奇利(Manuel Chili),又称卡斯皮卡拉(Caspicara)的作品《人的四种命运》(the Four fate of Man),约1775年。(左至右):《死亡》(Death),7 x 4 5/8 x 3 1/4英寸;《灵魂在地狱》(Soul in Hell),7 x 5 3/4 x 3 1/9英寸;《灵魂在炼狱》(Soul in Purgatory),6 5/8 x 4 3/8 x 4 7/8英寸;《灵魂在天堂》(Soul in Heaven),6 7/8 x 4 3/8 x 4 7/8英寸。彩色木制雕塑、玻璃、金属。(The Hispanic Society Museum & Library提供)

莱纳汉解释说,卡斯皮卡拉可能从那不勒斯的蜡像中,得到了关于图像学和神学概念的大致指导,这些蜡像展示了地狱中的灵魂。莱纳汉对这套小雕像上的细节印象深刻,这些细节说明了作者惊人的天赋和灵巧的触感。

“随着18世纪的发展,新古典主义的规范和美学开始在西班牙盛行,对于一些雕像有了更多的限制,也许没有了那么直白的情感表露。但是艺术题材中情感的重要性……从未离开焦点,因为我认为在近代以前的世界中,圣洁来自于苦难。因此,衡量圣洁的标准是你遭受了多少痛苦,以及你对信仰的奉献。”莱纳汉最后补充道。◇

纽约“西班牙裔社会博物馆和图书馆”的《镀金人物:木头和粘土制作的雕塑》展览将持续到2022年1月9日。了解更多资讯请参阅这里

原文:Made for the Devout: The Gloriously Colorful World of Hispanic Sacred Sculptures 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责任编辑:韩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501年,26岁的米开兰基罗回到成为共和政体的佛罗伦斯,此时萨弗纳罗拉已被处以火刑,索德里尼(Piero Soderini)于1502年继任行政首长,呈现一番新气象。由于罗马的《圣母悼子像》广受赞誉,米开朗基罗开始崭露头角,大量的工作合同蜂拥而至,其中最重要的,应属新共和国政府委托的重要公共艺术工程,一是代表佛罗伦斯精神的《大卫》雕像(1501~1503年),其次是在维奇欧宫的议事大厅与达芬奇《安加里之战》对垒的壁画《卡西纳之役》。
  • 越南一位热情的粘土艺术家从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和地区汲取灵感,通过雕塑各种微型厨具和食物进一步提高了她的工艺水平。她的艺术品充满错综复杂的细节,使每件作品看起来都栩栩如生。
  • 乔治·华盛顿像
    一座身着长袍与凉鞋、气势威武的华盛顿像,就这样以总统之姿展现在众人面前。他举起右手伸向天际,表示对神的尊敬,而左手则递出一把剑。
  • 日本东京一位年轻的女艺术家通过自学纸板艺术,将一些旧纸箱翻新成令人称赞的雕塑作品,开创了自己独特的事业。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会说故事的图画”特展,展期至明年1月1日,以“故事画”或“叙事画”为主要展件,希望呈现“图像”能够超越文字描述、为观众提供更丰富讯息的潜力与特性。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9月推出古籍善本选粹新展:“四通八达——古代道里交通图籍展”,呈现丰富多元的古地图世界。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携手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将于9月26日起推出“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带领观众跨越古今东西的时空向度,感受“大美不言”的经典隽永之美。
  • 炎炎盛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皇帝的移动花园——清代宫廷花卉画”特展,展期至9月22日,欢迎民众前往参观。
  • 国立台湾博物馆举办“捷克城堡与堡邸特展”(Czech Castles & Chateaux),展期自6月13日起至11月30日止。欧洲中世纪城堡台湾巡礼,有近百件捷克珍贵文物精彩亮相。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看得见的红楼梦”特展,展览以经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为题,引领观众从物件反映出来的人情物趣,走进文学、艺术交织的美学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贵族世家的荣景,看见《红楼梦》的绝美与哀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