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罗浮宫看那不勒斯风格主义名画

作者:Michelle Plastrik 吴约翰 译
意大利那不勒斯(Naples, Italy)卡波迪蒙特博物馆(the Museo di Capodimonte)的风格主义(Mannerist)展示厅。这些艺术品目前正在罗浮宫展出,展览主题为“那不勒斯在巴黎: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特邀展”。(罗浮宫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45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罗浮宫是世界上最多游客参观的博物馆,目前正在举办“那不勒斯在巴黎: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特邀展”(Naples in Paris: The Louvre hosts the Museo di Capodimonte),展览至2024年1月8日。这次展览由那不勒斯卡波迪蒙特博物馆出借60多件艺术品在罗浮宫展出。卡波迪蒙特博物馆是意大利规模最大且重要的博物馆。

卡波迪蒙特博物馆典藏世界一流的画作、素描、雕塑和工艺品,全都保存位于那不勒斯一座山丘的前王室宫殿内。卡波迪蒙特博物馆与罗浮宫相似,曾经都是王室寓所,后来改建为博物馆。

卡波迪蒙特王宫(the Royal Palace of Capodimonte)最早是那不勒斯波旁王朝君主的狩猎小屋,目前正在大整修。其收藏品之所以引人注意在于出借罗浮宫“度假”(vacationing)展出。

就某些情况而言,罗浮宫没有类似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的艺术品,而本次展览的设计也很独特,不单只是纯粹展示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的收藏品,也跟罗浮宫长期典藏的传奇艺术品共展。于是,两座博物馆和艺术品之间有了直接对话。一同欣赏这些艺术品的机会难得,提升了每件作品的观赏体验。

德农馆(Denon Wing)

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的艺术品在罗浮宫的三个不同区域展出。三十一幅核心画作分别展示在德农馆专门展示意大利绘画的画廊。其中三幅画作是艺术家帕尔米贾尼诺(Parmigianino)的作品,他出生于帕尔马(Parma),后来成为最有影响力的风格主义(或称矫饰主义)画家。风格主义出现在16世纪,艺术风格偏向矫饰技巧(artifice)、线条拉长、优雅壮丽等。

帕尔米贾尼诺在父亲和叔叔的指导下开始在家中学习艺术,随后受到家乡艺术家柯勒乔(Correggio)以及文艺复兴全盛期古典大师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影响。帕尔米贾尼诺的作品充满表现张力与时尚感,反过来影响了意大利的艺术家甚至遍及整个欧洲。帕尔米贾尼诺的艺术更透过蚀刻版画(etchings)广泛传播。

上述四位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均在本次展览中展出,包括罗浮宫永久典藏的著名拉斐尔肖像画《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廖内》(Portrait of Baldassare Castiglione)。

帕尔米贾尼诺短暂的职业生涯中,创作了许多杰出男士的肖像画,例如肖像画《加莱亚佐‧桑维塔莱》(Portrait of Galeazzo Sanvitale)。不过,也有少数衣着亮丽的女性肖像画引人注目。

弗朗切斯科‧马佐拉(Francesco Mazzola)(帕尔米贾尼诺)的肖像画《加莱亚佐‧桑维塔莱》,1524年创作。面板、油彩;42.5×31.5英寸。(罗浮宫提供)

帕尔米贾尼诺的肖像画《安蒂亚》

本次罗浮宫展出的一大亮点是帕尔米贾尼诺著名而神秘的画作《安蒂亚》(Antea)。这幅画公认是意大利女性肖像画的杰作,但作品大部分的背景知识仍是个谜,包括模特儿的身份、创作动机,甚至何时完成等等都众说纷纭。

帕尔米贾尼诺的作品《年轻女子的肖像》(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或称《安蒂亚》,约1535年创作。油彩、画布;54.3×33.9英寸。(罗浮宫提供)

“安蒂亚”这个名字,最早在17世纪由某位艺术家兼作家提出,他认为安蒂亚是帕尔米贾尼诺的夫人。16世纪有位知名的情妇与她同名,因此两人经常遭混为一谈。因此这幅肖像画的主角到底是谁一直有争议。

学术界对肖像画主角的身份也提出多种假设,如说她是画家的女儿、仆人、贵族仕女或贵族新娘。然而,目前普遍的共识是“安蒂亚”表现理想的女性美,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肖像画风格。帕尔米贾尼诺在他其它作品中也采用安蒂亚的脸部图像,更加说明安蒂亚是画家创造的理想面貌,并非指特定人士。

帕尔米贾尼诺的作品《安蒂亚》(局部),约1535年创作。(罗浮宫提供)

肖像画《安蒂亚》身穿金色缎面洋装,洋装上银色条纹饰带如波浪般起伏很有动感。精致的服饰表现在刺绣的围裙与袖口。珠宝历史学家阿曼达‧特里奥西(Amanda Triossi)在日内瓦国际宝石与珠宝展(GemGenève)的演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珠宝”中提及《安蒂亚》佩戴的珍珠耳环和她的发型非常搭配,头发也有珍珠装饰。特里奥西还特别指出《安蒂亚》身上有一奢华配件:紫貂(zibellino),从肩膀垂落到手中。这是一种以白鼬(ermine)、黑貂或紫貂(如本画作)貂皮制成的毛皮。

紫貂有时会用珠宝装饰,而且貂也与分娩有关。据说佩戴貂皮不但可增加怀孕机会,还能保护孕妇。此外,金项链、绣花围裙、红宝石头饰和耳环,皆象征情人赠与的礼物。安蒂亚配戴这些赠礼说明她接受爱情信物及其意图。安蒂亚用手指抚摸着项链,手势也传达了她的心意。

帕尔米贾尼诺以全身正面站姿描绘《安蒂亚》,这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肖像画中从未见过。无论画中女士是否真有其人,帕尔米贾尼诺都捕捉到一个逼真得像是从画中走出来的真实影像。

叙利馆(Sully Wing)

“那不勒斯在巴黎”的第二展区在叙利馆(Level 1)的小教堂厅(Salle de la Chapelle)举行。这里布置了大量且多元的绘画、雕塑、装饰艺术品等,包括提香(Titian)的肖像《教宗保禄三世与孙子》(Portrait of Pope Paul III and his Grandsons)、菲利波‧塔廖里尼(Filippo Tagliolini)最近完成修复、结构复杂的大型饼干瓷(无釉白瓷)(biscuit porcelain)作品《巨人的陨落》(The Fall of the Giants)以及富贵华丽的《法尔内塞珠宝盒》(Farnese Casket)等重要艺术品。

菲利波‧塔廖里尼的作品《巨人的陨落》,1785年及其后数年完成。饼干瓷,法布里卡‧费迪南德亚(Fabbrica Ferdinandea)制造;59.4×37.8英寸。(罗浮宫提供)

《法尔内塞珠宝盒》咸认是文艺复兴时期极为珍贵的装饰品之一,与金匠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为国王弗朗索瓦一世(King François I)制造的著名“黄金盐罐”(golden salt cellar )齐名。

《法尔内塞珠宝盒》由乔瓦尼‧贝尔纳迪(Giovanni Bernardi)和佛罗伦斯银匠、切利尼(Cellini)的学生曼诺‧迪‧巴斯蒂亚诺‧斯巴里(Manno di Bastiano Sbarri)于1548年接受大收藏家亚历山大‧法尔内塞(Alessandro Farnese)红衣主教委托制作。实际上,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绝大部分的重要收藏来自热衷艺术的红衣主教和他的祖父教宗保禄三世(Pope Paul III)。保禄三世还曾委托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the Sistine Chapel)创作著名的湿壁画《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ment)。

曼诺‧迪‧巴斯蒂亚诺‧斯巴里和乔瓦尼‧贝尔纳迪的共同作品《法尔内塞珠宝盒》(Cassetta Farnese),1548─1561年创作。镀金的银,浮雕凿刻银饰,水晶雕刻、珐琅青金石;19.3×16.5×10.2英寸。(罗浮宫提供)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王室和贵族流行委托订制珠宝盒。通常以贵金属镶嵌水晶牌匾雕刻制成,多用作订婚或结婚礼物。

《法尔内塞珠宝盒》展现风格主义的优雅、创意和精湛的工艺。最初用来存放珍贵的书籍和手稿,但在1565年,红衣主教将之送给侄子的新娘作为结婚礼物。珠宝盒以镀金的银制成,内外均有各种浮雕装饰、青金石(稀有宝石),以及贝尔纳迪创作的六个镶嵌着神话场景的椭圆形白水晶雕刻。这些水晶雕刻牌匾(plaques)的边框以战神马尔斯(Mars)、智慧女神神密涅瓦(Minerva)、月亮女神戴安娜(Diana)和酒神巴克斯(Bacchus)等雕像装饰。

宝盒上盖的曲线与顶部断开的山形墙(三角楣饰)设计令人联想到米开朗基罗的建筑,盖子顶部装饰着海克力斯(Hercules)和象征他的十二项任务的雕塑。亚历山大大帝和法尔内塞家族都声称自己是海力克斯的后裔,珠宝盒的内部展示了亚历山大的功绩,与法尔内塞红衣主教守护文化的事迹。

古代大师的草图原稿(Old Master’s Cartoons)

叙利馆Level 2的钟阁厅(Salle de l’Horloge)展示卡波迪蒙特博物馆大型绘画作品,与罗浮宫素描室(Cabinet des Dessins)的作品比肩展出。多幅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的画作来自人文主义学者富尔维奥‧奥尔西尼(Fulvio Orsini),他也是法尔内塞红衣主教的图书管理员,他在评估和收藏艺术家画作上非常有眼光。

展览中最重要的作品分别是米开朗基罗的《士兵群》(Group of Soldiers)和拉斐尔的《摩西与燃烧的荆棘》(Moses before the Burning Bush)。这两幅草图都是为了装饰梵蒂冈而委托制作,许多学者认为它们是现存罕见的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亲手之作,非假助手之力。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士兵群》,1546─1550年创作。炭笔、纸,以针在纸上扎洞用于转印构图;103.5×61.4英寸。(罗浮宫提供)

英文单字cartoon来自意大利文cartone,意思是“大张纸”。大张纸指的是全尺寸的草稿图,使用炭笔或黑色粉笔描图或是刺上细孔后,将构图转印到最终媒材像是画布或湿壁画上。

在拉斐尔精细的草图《摩西与燃烧的荆棘》(Moses before the Burning Bush)中,先知摩西静静地蹲在神的面前。这幅构图最后以湿壁画呈现在梵蒂冈赫利奥多罗斯室(the Room of Heliodorus)的天花板。赫利奥多罗斯室是教宗儒略二世(Pope Julius II)的私人觐见室,旁边还有三幅出自《旧约圣经》的故事。

拉斐尔的作品《摩西与燃烧的荆棘》,1514年创作。炭笔、黑色粉笔、纸,以针刺细孔转印;54.3×55.1英寸。(照片由罗浮宫提供)
宗座宫(the Papal Palace)赫利奥多罗斯室(the Room of Heliodorus)天花板湿壁画,拉斐尔创作,梵蒂冈博物馆。(公有领域)

拉斐尔与达文西、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三巨头。达文西和米开朗基罗这两位资深的艺术家也深深地影响了拉斐尔的艺术风格。跟帕尔米贾尼诺一样,拉斐尔也跟随父亲开启学习之路。当他搬到佛罗伦萨后,陆续受到了达文西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启发。

拉斐尔早期大型草图的特点是采用精确的直线线条描绘,而后来的作品则明显受到达文西和米开朗基罗的影响。正如《摩西与燃烧的荆棘》中所见,他对于人物姿态更重视运用像米开朗基罗的明暗(chiaroscuro)色调模拟技术(tonal modeling techniques),以及类似达文西的晕染法(sfumato)来绘图。

展览“那不勒斯在巴黎: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特邀展”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提高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的知名度。造访意大利的游客会去庞贝城(Pompeii)和赫库兰尼姆古城(Herculaneum),但大多不知道那不勒斯还有这座博物馆及其收藏的宝藏。展览不但要消除大众对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的陌生感,还要提供造访罗浮宫的游客充满兴奋又多样的艺术体验。谁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走一趟罗浮宫就对了!

展览主题:“那不勒斯在巴黎: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特邀展”,在巴黎罗浮宫的展览至2024年1月8日。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网站louvre.fr/en

原文:Visiting Naples by Way of the Louvre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歌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时是一项复兴希腊古典戏剧的实验。到了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歌剧达到了顶峰,成为吸引全欧洲观众的艺术奇观。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精髓,并预示了其400年后的发展。
  • 站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Capitol Rotunda)里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 很多人认为圆形穹顶的视觉体验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游客花时间研究这个广阔空间所呈现的艺术、建筑和雕塑,否则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圆形大厅里的饰带(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 雕塑通常用来纪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来,雕塑流行的题材包括神话场景、政治领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个最特别的主题并不在上述类别里。人物雕塑《斯皮纳里奥》(Spinario)或称《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现的是一位坐着的裸体男孩,全神贯注地在拔他脚上的一根刺。几千年来,这座雕像给艺术家带来非常深刻的启发。
  • 英国威尔顿庄园(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义与英国美学,堪称独树一格。外墙采用当地石材建造,与英格兰威尔特郡(Wiltshire)乡村融为一体。古典比例、强调对称、矩形特征等设计,符合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安德里亚‧帕拉迪奥(Andrea Palladio)的美学原则。外墙没有石柱,最初的构想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待在户外,同时还能屏蔽来自地中海炙热的阳光,这样的设计适合北方的地理与气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