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唐诗】

千古一诗《游子吟》是怎么写成的?

作者:允嘉徽
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2085
【字号】    
   标签: tags: , ,

《游子吟》是出自唐中期诗人孟郊之笔。孟郊字东野,天宝十年出生于湖州武康(一说洛阳),个性狷介寡合,艺术天分在写诗中得以挥洒。诗评者说他格致古淡,韩愈赞赏孟郊“天葩吐奇芬”。

孟郊一生写了五百多首诗,以《游子吟》一诗千古著名。每年母亲节的时节,鲜明的孺慕之情,更是感动人,千古一心。孟郊怎么写的这首诗?这诗其实反映了他的人生故事的底图,凝缩了他大半生的悬挂。

孟郊的父亲是昆山县尉,是古时县长的佐贰官,职掌捕盗贼,调查犯法作乱的事,维护地方的治安。孟郊的母亲操持家务,事事亲为,省吃俭用。他们家的生活称不上小康,说是贫穷也不为过。家境贫穷并没有让孟郊低眉俯首,更不能限制他洋溢的诗才,完成了不少诗篇。但是孟郊无意于科举仕途,年轻时就隐居嵩山,自称处士。

孟郊有一首《游终南山》的诗,诗中写道“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显然他喜爱质朴的生活之道,在大自然中开怀自在,功成名就在天地间只是过眼烟云。

浮名如过眼烟云。(Pixabay)

不过,孟郊心中对父母的劬劳一直挂念在心,一年年过去,挂念越来越深。他这一个游子,如飘忽的云,他的生活得不到安顿,不能反哺父母。他的自描诗“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反映了什么呢?挂念着什么呢?原来,他挂念父母,不想再给父母添忧,将近四十岁的他终于迈向科考之途。

在唐德宗贞元七年,孟郊回到故乡湖州,他得到州县的选举,列于贡给朝廷的乡贡名册中。然而,接下来两年进京参加科举都落榜。

母亲殷殷的鼓励,让他第三次出马应试,终于登上进士榜,此时孟郊在四十五岁之年。

拳拳孝心 千古诗篇《游子吟》

登科进士的喜悦,并没有改变孟郊孤直的个性,他不会随波迎合,不得权贵的关注眼神。未等及授官,他也就离开了长安返乡去了。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孟郊50岁才得授溧阳县(位于浙江宜兴县西)县尉的职务。虽然当不上正官,总算这一生中第一次有了稳定的收入,能够买得一亩薄田,造一间简单的住家。这时的孟郊,终于能落实报答亲恩的心愿,能迎来母亲受他奉养。孟郊的名作《游子吟》一诗,就是在出任溧阳县尉时迎接母亲所作,诗的题注即“迎母溧上作”,诗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中的“寸草心”就是指子女奉养父母,恩报父母劬劳的一点棉薄之力的表现。孟郊到了人生半百,才得以奉养父母,随侍左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宛然为他代言:这样的回报,相对父母绵绵无尽的、无私的照拂,算得上什么呢?“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孟郊历经半生苦寒的压抑,窥见父母恩得报终有期,那份欣喜乍现,千万倍于自身的荣誉!《游子吟》传诵千年,从孟郊半生苦吟中跃然而出,言有尽而意无穷,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给予此诗“全唐第一”的赞誉。诗人纯孝之诗,得到天下人自来善良本心的认同,遂成千古不朽的诗篇。@*#

参考资料:《新唐书》《唐才子传》《全唐诗》

─点阅【爱读唐诗】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五月薰风送暖,现代母亲节康乃馨当令,回想古代中国的儿女们送什么花给母亲忘忧呢?亲子深情是岁月摧残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诗心。一起来看古代诗人孟郊和王冕献给母亲的诗。
  • 本章对比了政刑之治与德礼之治。大意是说:以政令来诱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若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整饬,百姓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走上正途。
  • 说起修炼,对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一定不陌生,不论是远古时期黄帝的乘龙飞升,还是秦始皇、汉武帝对神仙的笃信,抑或是八仙得道、唐僧西行。中国的历史文化中的半壁江山,都与各朝各代的修炼者所留下的事迹息息相关。就连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些地名,也都和修炼者有着莫大的关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那些与修炼人有关的地名。
  • 为政篇,首章以“为政以德”定基,次章则讲“思无邪”。正义曰:此章言为政之道在于去邪归正,故举《诗》要当一句以言之。孔门立学,无论学什么,都在人心上下功夫,归于己心之德。为政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载物,坦坦荡荡。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