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文艺复兴盛期的绘画先驱:乔瓦尼‧贝利尼

文/詹姆斯‧巴塞尔(JAMES BARESEL) 翻译/陈遇
在贝利尼后期的绘画中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色彩和深度技法。乔瓦尼‧贝利尼与助理的作品《圣母、圣子与圣徒们》,约1510年。蛋彩、油彩、木板。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4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当您看着乔瓦尼‧贝利尼的《李奥纳多‧罗列丹总督肖像画》(Portrait of Doge Leonardo Loredan)这幅画时,或许会觉得这幅画逼真地像是一张穿着戏服的真人照片,这件作品呈现出精致又含蓄的美感。总督的丝质外袍和皮肤上的皱纹都栩栩如生。然而,讽刺的是,可能没有其它艺术作品像这幅肖像画受到如此多不公的批评。

这个矛盾的由来是贝利尼的作品非常适合拿来跟他学生提香的作品相比较。提香后来也替罗列丹总督的继任者安德烈‧古利提总督绘制了一幅肖像画。正如当时流行的肖像画画法,两者都采用了朴素的背景描绘头部和上半身像。和提香的肖像画相比,贝利尼的作品咸认是“平淡的传统”(bland conventionality)的典范,而提香的技巧显然超越了他杰出的前辈。

贝利尼的《李奥纳多‧罗列丹总督肖像画》(portrait of Doge Leonardo Loredan)(左)是一幅美丽但在表现和构图上是“平淡的传统”的作品。与之相提并论的是提香的《安德烈‧古利提总督肖像》(portrait of Doge Andrea Gritti)(右),呈现出强烈的精神和情感。左:乔瓦尼‧贝利尼的作品《李奥纳多‧罗列丹总督肖像画》,约1501年–1502年。国家美术馆,伦敦。右:提香的作品《安德烈‧古利提总督肖像》,约1546年–1502年。国家艺廊,华盛顿。(公有领域)

实际上,贝利尼终其一生的绘画是在不断的创新中达到颠峰,而且是文艺复兴早期过渡到全盛时期重要的里程碑。他的作品替伟大的威尼斯画派奠定了稳定的基础,还创立了一种主导后几个世纪绘画的媒材。

曼特尼亚的影响

受到曼特尼亚的影响,贝利尼尝试了许多构图技巧,像是在画面的前景加上有着直切面的岩石或者有皱折大胆清楚的布帘。乔瓦尼‧贝利尼的作品《在花园里的苦恼》(The Agony in the Garden),约1458年–1460年。蛋彩、木板。国家美术馆,伦敦。(公有领域)

贝利尼出生于1430年前后,当时文艺复兴的艺术与建筑正处于初始阶段。 1401年,意大利建筑师兼雕塑家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1377年–1446年)藉由复兴古希腊罗马的建筑美学成功开创了这一趋势。不久之后,他的好友多纳太罗(Donatello,约1386年–1466年)开始在他的雕塑作品中结合古典主义(符合古希腊和罗马的美学理论)和自然主义(对物质世界准确的描述),以此定义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15世纪中期,马萨乔(Masaccio ,1401年–1428年)将这样的结合引入绘画之中。

贝利尼在接受训练成为一名艺术家的同时,正好是文艺复兴绘画开始缓慢发展之际。尽管马萨乔重新引进了线性透视法,当时的画家普遍对于二维平面在三维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掌握仍非常原始。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处于类似的状态,不是半现实就是极度人造地用色。

在贝利尼早期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当时的进步与缺点。与乔托(Giotto)的《哀悼基督》(Lamentation,创作于约1304年–1306年)等中世纪晚期作品相比,贝利尼的早期画作《在花园里的苦恼》(The Agony in the Garden,创作于约1458年–1460年)有了显着的进步。但在色彩运用、三维空间感和深度上还不是很成熟。幸运的是,贝利尼的妹夫正是当时透视技巧的大师安德烈亚•曼特尼亚(Andrea Mantegna)。

艺术, 乔托
乔托‧迪‧邦多内的作品《哀悼基督》(The Lamentation,又称The Mourning of Christ),约1304年–1306年。湿壁画。斯克罗威尼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帕多瓦(Padua),意大利。(公有领域)

曼特尼亚的指导大力地协助了贝利尼发展,尽管两者的发展互为颠倒。曼特尼亚快速地提升了绘画技巧和艺术造诣。从风格上来说,他属于文艺复兴早期过渡时期的画家。在此期间,文艺复兴艺术的基本要素皆已确立开始发展,但尚未达到成熟的阶段。

过渡到文艺复兴全盛时期

贝利尼是意大利最早开始运用自然地景作为背景的画家之一,这个手法可以加强画面意象表达的力度。乔瓦尼‧贝利尼的作品《草地上的圣母》(Madonna of the Meadow),约1500年–1505年。油彩、合成画板移转自木板。国家美术馆,伦敦。(公有领域)

和曼特尼亚不同,贝利尼花了更长的时间来发展他的技巧。身为文艺复兴早期画家几十年后,他成为第一批过渡到文艺复兴盛期美学的艺术家之一。他的《李奥纳多‧罗列丹总督肖像画》正是标志着迈向这一转变的作品之一。

在绘画媒材的创新上,贝利尼也是重要的推手,他提倡使用油彩画在帆布制成的画布上。这种媒材有着诸多优点。在此之前,意大利的绘画多以湿壁画和蛋彩画为主。湿壁画必须趁涂在壁面的灰泥未干之前涂上颜料,因而限制了创作的实验范围;更改需要刮除灰泥重抹。蛋彩画的颜料比其它种类的涂料都还要少(译注:蛋彩画的颜料干后不易再上其它颜色,也不易混色),因此难以达到逼真的色彩效果。

使用油彩在画布上作画为画家提供了更充裕的作画时间,允许更多的实验和调整空间以增加更精细的细节,又能调出更恰当的颜色。贝利尼引进优雅写实的色彩运用,成为后来威尼斯画派的关键特色。

提香的天才无疑是建立在贝利尼的基础上,创作出超越前辈的作品。但是他们之间的差异与贝利尼早期和晚期作品之间的进步程度相比,贝利尼自身的进步却是更为可观。

立下文艺复兴基础

贝利尼对油画的掌握和色彩微妙的混合充分地展现在总督脸颊逼真的质感上。乔瓦尼‧贝利尼的作品《李奥纳多‧罗列丹总督肖像画》,约1501年–1502年。国家美术馆,伦敦。(公有领域)

贝利尼是最早开始对人物进行完全真实描绘的一位艺术家。多数情况下,他只将这种成熟的自然主义绘法运用在摆着正式姿势的人物肖像中。提香也使用了这种写实技巧,却选择用来描绘人物“停下来拍照”时的样子。他的一些作品甚至给人一种录像带暂停在某一个镜头的印象,这种技法后来到了卡拉瓦乔(Caravaggio)又更臻完美。

相对于贝利尼,提香更著名的是他的情感强度、戏剧感和对人物性格的洞察力,例如当描绘诸如基督受难等充满情感的事件时,这点确实是一个显着的进步,

批评贝利尼作品的人倾向于坚持所有的艺术都应该要充满情感和戏剧效果,即使画作的主题本身并没有带什么情感或戏剧性。事实上,这些批评家否认情绪内敛、没有戏剧性的作品,这类作品比充满情感和戏剧性表现更加贴近现实,却在视觉上同样美丽。在这样的作画背景下,贝利尼创作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巧妙地捕捉人物性格。在他的画笔下,罗列丹总督眼中流露出高雅、低调的温柔。

贝利尼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因为他是历史上具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之一。文艺复兴刚刚开始时,他就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他的早期作品与马萨乔奠定文艺复兴最初基础的作品具有同样的原始感。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凭借着和拉斐尔媲美的优秀作品,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推向了几乎最高的成就水平。

原文Giovanni Bellini: A Pioneering Renaissance Artist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简介:
詹姆斯‧巴雷塞尔(James Baresel)是一位自由撰稿人,为《美术鉴赏家》(Fine Art Connoisseur)、《军事史》(Military History)、《克莱蒙特书评》(Claremont Review of Books)和《新东欧》(New Eastern Europe)等期刊撰稿。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艺复兴绘画中出现的Cangiante(换色法)、Chiaroscuro(明暗对照法)、Sfumato(晕涂法)和Unione(统合法)这四种风格迥异的绘画技法被后世广为流传,许多艺术巨匠都曾经出神入化地运用它们创造出辉煌而美丽的艺术珍品。
  • 正如法国在美术上所承载的文化使命那样,1648年,王家绘画与雕塑学院(Académie 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的建立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法国在西方美术界的领先地位。
  • 他的成功得益于另一个天才的死去!他是和米开朗基罗鼎足而立的一代宗师!梅杜莎脑袋的神奇妙用成就了一代英雄!忒修斯忘恩负义甩姑娘,导致父亲自杀身亡!
  • 拖稿催债,大师提香的另类人生!皇帝是他的粉丝,教宗是他的拥趸,富贵一生终未逃过黑死病!抢师傅饭碗,狗血师徒斗提香技高一筹!大才成就意大利第一名画。
  • 如果说“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顶王冠的话,那么这顶金光闪闪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就要数“文艺复兴三杰”了。在这三杰中,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我都已经讲过了,那么这最后一杰:拉斐尔,就是我们本季“大话西油”最后两集的主人公!
  • 杜勒在色彩的运用上比凡‧艾克更加纯熟,在描绘自然体态上又比波提切利还更加真实。不过,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于此,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和达芬奇也对他评价极高。杜勒的作品也后续影响了巴洛克风格,他的透视(在绘画中创造出立体空间感)技法也是那时候最杰出的。
  • 扬‧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秘隐居型艺术家(1682─1749年),也是公认18世纪最杰出的荷兰静物花卉画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丰富、具奢华感、色彩饱满、纹理细致,以及高度细致的写实而倍受尊崇。这些成就的关键在于扬‧范‧海瑟姆谨慎且不怕麻烦地在画布上一层又一层地涂上薄釉彩的技巧。尽管许多人试图模仿,但同时代的画家都没有办法做到。
  • 小汉斯‧霍尔班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市(Augsburg),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的画家与版画家。他被公认为十六世纪时期最伟大的人物肖像画家之一,除了肖像画之外,他的作品还包含宗教画、警世内容的版画等等。特别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画用于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画,在传播新教思潮的时代里,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