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求雨漫谈

作者:新竹
商汤在位时发生了七年的旱灾,他向上天祈求大雨,解除旱象。图为《帝鉴图说》之“桑林祷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8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我们中国人常说“靠天吃饭”,朴素的道理背后是敬天信神的谦卑和善良。

所以在古代,一旦发生天灾人祸,人们的思想中第一个想的是自己,“我到底哪里做错了?老天为什么要惩罚我?”从帝王到一般百姓,大多都是这样的想法。因此,每当发生旱灾,人们都会向上天祈求降雨。现代人或许只是把这种做法当作古人愚昧和迷信的一种自我安慰。但如果仔细探究其背后的历史,我们便会发现一幅完全不一样的图景。

大雩

雩(大雩也叫“雩礼”,简称“雩”),乃吁嗟求雨之祭也。自周朝起直至清朝,大雩一直是官方主要的祈雨仪式,也是古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正史中,都对雩礼有详细的记载。《礼记》载:“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雨水的充盈与否预示着收成的丰歉,所以大雩一直受到帝王的重视,其祭祀的规模也非常之隆重。

上古之时,雩祭就已经是一种规模宏大的祭祀仪式了,“古者大雩之祀,命乐正习盛乐、舞皇舞。盖假声容之和,以宣阴阳之气。请于三献礼成之后,九奏乐止之时,乐奏《云门之舞》。仍命儒臣括《云汉》诗词,制《云门》一曲,使文武舞士并舞而歌之。盖《云门》者,帝尧之乐,《周官》以祀天神,取云出天气,雨出地气也。且请增鼓吹数番,教舞童百人,青衣执羽,绕坛歌《云门之曲》而舞,曲凡九成。”(《明史》)雩礼仪式的场面庄严神圣,需要专业的舞蹈者、吹奏者和百名儿童配合盛大的音乐共同完成对天神的祭祀,以祈降雨。

宋朝时,祀天的仪礼有四种,大雩仍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孟春祈谷,孟夏大雩,皆于圜丘或别立坛。季秋大飨明堂。惟冬至之郊,则三岁一举,合祭天地焉。”(《宋史》)

明朝时嘉靖帝亲自行大雩礼,“乃建崇雩坛于圜丘坛外泰元门之东,为制一成,岁旱则祷,奉太祖配。”(《明史》)

当然,雩礼不只是举行仪式而已,“四月后旱,则祈雨,行七事:一,理冤狱及失职者;二,振鳏寡孤独者;三,省繇轻赋;四,举进贤良;五,黜退贪邪;六,命会男女,恤怨旷;七,撤膳羞,弛乐悬而不作。天子又降法服。七日,乃祈社稷;七日,乃祈山林川泽常兴云雨者;七日,乃祈群庙之主于太庙;七日,乃祈古来百辟卿士有益于人者;七日,乃大雩,祈上帝,遍祈所有事者。”(《隋史》)四月过后如果不降雨,天子就应该自省为政的过失,及时处理冤狱和失职的官员、减轻赋税、招贤纳士等七大项事务。古人认为,天灾人祸乃是上天对当政者警示,故而皇帝要反躬内省,以安天心。

而清圣祖康熙在位期间,几乎年年亲自祈雨,《清圣祖实录》曾记载,一次全国发生旱灾,康熙在宫中设坛祈祷,长跪了三个昼夜,只吃点清淡的菜,连油和酱都不敢用。第四天康熙徒步到天坛再祈祷,忽然间云雨大作,步行回来时地上的水都漫过了鞋。后来各省的人来京讲述,才知道那一天全国各省都下了雨。相信上天的提醒并反省自己的过失,这大概是古人和今人最大的不同之处。

《钦定书经图说》之“罪当朕躬图”。(公有领域)

损阳益阴

众所周知,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之说在儒学上的地位非常之高,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是一位求雨“高手”。根据《史记》记载,董仲舒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他以损阳益阴的方式求雨,竟然没有一次不成功的,在这样高的成功率之下,天人感应之说也由此深入了历代中国人的心中。

那么董仲舒是如何求雨的呢?在他所著的《春秋繁露》中记载着明确的方法:“春旱求雨,令县邑以水日祷社稷山川,家人祀户,无伐名木,无斩山林,暴巫,聚尪,八日于邑东门之外,为四通之坛,方八尺,植苍缯八,其神共工,祭之以生鱼八、玄酒、具清酒、膊脯,择巫之洁清辩利者以为祝,祝斋三日,服苍衣,先再拜,乃跪陈,陈已,复再拜,乃起。”这种求雨的方式非常之复杂,县邑要选择水日进行,让民众向社稷山川祈祷,家里人要祭户神,并禁止人们砍伐,而且对筑坛的样式、祝告的祷文、禁忌、供品、仪轨等方方面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董仲舒所记载的求雨之法,因季节变化而各有不同。对于冬天祈雨,还需要“舞龙六日,祷于名山以助之”。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现代的人们或许已经不再明白舞龙的真实目的,但这种舞龙的传统如今仍在中国各地流行。

僧人求雨

自从佛教东传后,有不少高僧大德之士为弘扬佛法、普济世人,都曾显示过祈雨的神迹。他们或者结坛念咒,或诵读经文,或运用神通,祈雨的方式很多且都非常之灵验。

东晋时浔阳大旱,慧远法师便曾诵经祈雨。“远诣池侧读《海龙王经》,忽有巨蛇从池上空,须臾大雨。”(《高僧传》)

贞观三年(629年),京师连续大半年无雨,唐太宗下诏普令雩祀,但是诸祈不遂。后来太宗敕召高僧明净入京祈雨。明净先后两次祈雨成功,太宗敕令总度三千僧以酬谢明净法师的功德。(《续高僧传》)

唐代高僧善无畏也懂得如何祈雨,他翻译的《尊胜佛顶真言修瑜伽仪轨》一书中就详细记载了祈雨坛的制造规定和要求。一次,善无畏应唐玄宗请求同意祈雨,“乃盛一钵水,以小刀搅之,梵言数百咒之,须臾有物如龙,其大如指,赤色矫首,瞰水面,复潜于钵底。畏且搅且咒,顷之,有白气自钵而兴,迳上数尺,稍稍引去。”(《宋高僧传》)善无畏可用咒语驭龙降雨,有如《西游记》中的情节,实在神奇。

而密宗高僧不空,其祈雨事迹也广为流传。“大历七年(772年),京师春夏不雨,中使李宪诚奉召,请不空祈雨,不空依法祈请,大雨丰足。”(《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

不得不说,佛教传入中国之时,其僧人显示的大量神迹也是其在华夏神州扎根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道人求雨

当然,除了僧人外,道家的修炼者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许许多多求雨的神迹。直到中共篡权之前,中国还有道士登坛建醮,焚香设幡,画符烧符等的方式进行求雨。在《道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许许多多关于求雨的符文和咒语,并有详细的仪轨和流程。

三国时有一位道家高人葛玄,他是左慈的徒弟,也是晋代炼丹家葛洪的从祖。一次他曾为吴帝画符求雨,大雨便顷刻而至。“尝与吴主坐楼上,见作请雨土人,帝曰:‘百姓思雨,宁可得乎?’玄曰:‘雨易得耳!’乃书符着社中,顷刻间,天地晦冥,大雨流淹。”(《搜神记》)

东汉末年,孙策因嫉妒于吉信徒众多,找了个理由便要杀他,孙策“令人缚置地上暴之,使请雨若能感天,日中雨者,当原赦;不尔,行诛。俄而云气上蒸,肤寸而合;比至日中,大雨总至,溪涧盈溢。”(《搜神记》)于吉道法高深,常常为人们无偿治病,受到吴地人的崇信。可即便于吉准时求得大雨,仍然无法打消孙策的杀心。在杀了于吉后,孙策也遭报早亡,令人唏嘘。

前文说到僧人能驭龙降雨,其实修道之人也不例外,据《神仙传》记载,有一个叫葛起的道人,“天大早时,能至渊中召龙出,催促便升天,即使降雨,数数如此。一旦,乘龙而去,与诸亲故辞别,遂不复还矣。”不论是佛家还是道家,甚至是许多民间的求雨方式中,龙一直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宋 李公麟《为霖图》。(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结语

当人听不懂上天的教诲而无恶不作时,地震、海啸、洪水、干旱、瘟疫便越演越烈。此时,人们往往造出更多科学名词来解释灾害的成因,谓之自然现象。而求雨,则彻底沦落为所谓“迷信”之人的愚昧之举了。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上天慈悲于人,总会在人偏离道德标准之时,用各种异象提醒、警示人们,而人们在虔诚的信仰中,在反思己过的道德重塑中,又总会有神迹出现。或许,这就是古人虔诚求雨的内涵所在吧。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朱熹是理学家,认为:天,即理也,其尊无对,非奥灶之可比也。逆理,则获罪于天矣,岂媚于奥灶所能祷而免乎?言但当顺理,非特不当媚灶,亦不可媚于奥也。
  • 在成年礼的“加冠”这场生命礼仪中,德、礼相依且缺一不可,更重要是彼此的关系是以“德”为本,是“以德制礼”,以“礼”为末。因此,“德”是为成年礼的核心枢纽,养成一个具有良好品格,同时能够承担家庭国家责任的男子是成年礼的重要依归。
  • 祭礼本对鬼神而设,古人必先认有鬼神,乃始有祭礼。祭礼在东西方古文明中是普遍存在的,信奉神明。不过,信奉神明是虔诚、是感恩,而不是交换,不是说给神佛烧香磕头就能保佑升官发财、生儿子。人礼拜时的有求之心,是亵渎神明。
  • 毛子水认为:孔子重人事,他的“不知禘之说”,可以说是实话,亦可以说是托词。季路问事鬼神,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这章的话,也许有同样的意义。
  • 成语“杞宋无征”,就是由此而来,有前贤读此章说了四个字“无限感慨”。张居正对本章之主旨又有解说:盖孔子当时,欲斟酌三代之礼,以立万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为是叹息之词如此。然三纲五常古今不易,所损所益,百世可知。
  • 子夏从孔子“绘事后素”的比喻悟到,先天的素质固然重要,后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学礼必须以仁心为基础,或者说虽有仁心善意,必有礼以成之。
  • 民间有“做七”习俗,“做七”意指在亲人往生后每七天举行超度法事,“做七”习俗行之久矣,由来为何?为什么不行作“五”、作“十”的习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据为何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 怎么做才叫君子呢?本章以射为例。射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说很多,从“后羿射日”到春秋时的神箭手养由基百步穿杨、一箭射穿重叠在一起的七副盔甲等等。不同于古希腊的体育,古中国的射是与礼仪结合在一起的。
  • 这阕《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是苏轼在重九涵辉楼头饮宴相酬的作品,情景交融中,苏轼抒发了自己以顺处逆的胸襟怀抱。在其中,你是否看到他的旷达乐观,是否又感受到一些惆怅与哀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