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求雨漫談

作者:新竹
商湯在位時發生了七年的旱災,他向上天祈求大雨,解除旱象。圖為《帝鑑圖説》之「桑林禱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8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我們中國人常說「靠天吃飯」,樸素的道理背後是敬天信神的謙卑和善良。

所以在古代,一旦發生天災人禍,人們的思想中第一個想的是自己,「我到底哪裡做錯了?老天為什麼要懲罰我?」從帝王到一般百姓,大多都是這樣的想法。因此,每當發生旱災,人們都會向上天祈求降雨。現代人或許只是把這種做法當作古人愚昧和迷信的一種自我安慰。但如果仔細探究其背後的歷史,我們便會發現一幅完全不一樣的圖景。

大雩

雩(大雩也叫「雩禮」,簡稱「雩」),乃吁嗟求雨之祭也。自周朝起直至清朝,大雩一直是官方主要的祈雨儀式,也是古代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代正史中,都對雩禮有詳細的記載。《禮記》載:「大雩,帝用盛樂,乃命百縣雩祀,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穀實。」雨水的充盈與否預示著收成的豐歉,所以大雩一直受到帝王的重視,其祭祀的規模也非常之隆重。

上古之時,雩祭就已經是一種規模宏大的祭祀儀式了,「古者大雩之祀,命樂正習盛樂、舞皇舞。蓋假聲容之和,以宣陰陽之氣。請於三獻禮成之後,九奏樂止之時,樂奏《雲門之舞》。仍命儒臣括《雲漢》詩詞,制《雲門》一曲,使文武舞士並舞而歌之。蓋《雲門》者,帝堯之樂,《周官》以祀天神,取雲出天氣,雨出地氣也。且請增鼓吹數番,教舞童百人,青衣執羽,繞壇歌《雲門之曲》而舞,曲凡九成。」(《明史》)雩禮儀式的場面莊嚴神聖,需要專業的舞蹈者、吹奏者和百名兒童配合盛大的音樂共同完成對天神的祭祀,以祈降雨。

宋朝時,祀天的儀禮有四種,大雩仍然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孟春祈穀,孟夏大雩,皆於圜丘或別立壇。季秋大饗明堂。惟冬至之郊,則三歲一舉,合祭天地焉。」(《宋史》)

明朝時嘉靖帝親自行大雩禮,「乃建崇雩壇於圜丘壇外泰元門之東,為制一成,歲旱則禱,奉太祖配。」(《明史》)

當然,雩禮不只是舉行儀式而已,「四月後旱,則祈雨,行七事:一,理冤獄及失職者;二,振鰥寡孤獨者;三,省繇輕賦;四,舉進賢良;五,黜退貪邪;六,命會男女,恤怨曠;七,撤膳羞,弛樂懸而不作。天子又降法服。七日,乃祈社稷;七日,乃祈山林川澤常興雲雨者;七日,乃祈群廟之主於太廟;七日,乃祈古來百辟卿士有益於人者;七日,乃大雩,祈上帝,遍祈所有事者。」(《隋史》)四月過後如果不降雨,天子就應該自省為政的過失,及時處理冤獄和失職的官員、減輕賦稅、招賢納士等七大項事務。古人認為,天災人禍乃是上天對當政者警示,故而皇帝要反躬內省,以安天心。

而清聖祖康熙在位期間,幾乎年年親自祈雨,《清聖祖實錄》曾記載,一次全國發生旱災,康熙在宮中設壇祈禱,長跪了三個晝夜,只吃點清淡的菜,連油和醬都不敢用。第四天康熙徒步到天壇再祈禱,忽然間雲雨大作,步行回來時地上的水都漫過了鞋。後來各省的人來京講述,才知道那一天全國各省都下了雨。相信上天的提醒並反省自己的過失,這大概是古人和今人最大的不同之處。

《欽定書經圖說》之「罪當朕躬圖」。(公有領域)

損陽益陰

眾所周知,漢代董仲舒的「天人感應」之說在儒學上的地位非常之高,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還是一位求雨「高手」。根據《史記》記載,董仲舒能「以春秋災異之變推陰陽所以錯行,故求雨閉諸陽,縱諸陰,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國,未嘗不得所欲」。他以損陽益陰的方式求雨,竟然沒有一次不成功的,在這樣高的成功率之下,天人感應之說也由此深入了歷代中國人的心中。

那麼董仲舒是如何求雨的呢?在他所著的《春秋繁露》中記載著明確的方法:「春旱求雨,令縣邑以水日禱社稷山川,家人祀戶,無伐名木,無斬山林,暴巫,聚尪,八日於邑東門之外,為四通之壇,方八尺,植蒼繒八,其神共工,祭之以生魚八、玄酒、具清酒、膊脯,擇巫之潔清辯利者以為祝,祝齋三日,服蒼衣,先再拜,乃跪陳,陳已,復再拜,乃起。」這種求雨的方式非常之複雜,縣邑要選擇水日進行,讓民眾向社稷山川祈禱,家裡人要祭戶神,並禁止人們砍伐,而且對築壇的樣式、祝告的禱文、禁忌、供品、儀軌等方方面面都有詳細的規定。

董仲舒所記載的求雨之法,因季節變化而各有不同。對於冬天祈雨,還需要「舞龍六日,禱於名山以助之」。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現代的人們或許已經不再明白舞龍的真實目的,但這種舞龍的傳統如今仍在中國各地流行。

僧人求雨

自從佛教東傳後,有不少高僧大德之士為弘揚佛法、普濟世人,都曾顯示過祈雨的神跡。他們或者結壇念咒,或誦讀經文,或運用神通,祈雨的方式很多且都非常之靈驗。

東晉時潯陽大旱,慧遠法師便曾誦經祈雨。「遠詣池側讀《海龍王經》,忽有巨蛇從池上空,須臾大雨。」(《高僧傳》)

貞觀三年(629年),京師連續大半年無雨,唐太宗下詔普令雩祀,但是諸祈不遂。後來太宗敕召高僧明淨入京祈雨。明淨先後兩次祈雨成功,太宗敕令總度三千僧以酬謝明淨法師的功德。(《續高僧傳》)

唐代高僧善無畏也懂得如何祈雨,他翻譯的《尊勝佛頂真言修瑜伽儀軌》一書中就詳細記載了祈雨壇的製造規定和要求。一次,善無畏應唐玄宗請求同意祈雨,「乃盛一缽水,以小刀攪之,梵言數百咒之,須臾有物如龍,其大如指,赤色矯首,瞰水面,復潛於缽底。畏且攪且咒,頃之,有白氣自缽而興,逕上數尺,稍稍引去。」(《宋高僧傳》)善無畏可用咒語馭龍降雨,有如《西遊記》中的情節,實在神奇。

而密宗高僧不空,其祈雨事蹟也廣為流傳。「大曆七年(772年),京師春夏不雨,中使李憲誠奉召,請不空祈雨,不空依法祈請,大雨豐足。」(《大唐故大德贈司空大辨正廣智不空三藏行狀》)

不得不說,佛教傳入中國之時,其僧人顯示的大量神跡也是其在華夏神州扎根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道人求雨

當然,除了僧人外,道家的修煉者在歷史上也留下了許許多多求雨的神跡。直到中共篡權之前,中國還有道士登壇建醮,焚香設幡,畫符燒符等的方式進行求雨。在《道藏》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有許許多多關於求雨的符文和咒語,並有詳細的儀軌和流程。

三國時有一位道家高人葛玄,他是左慈的徒弟,也是晉代煉丹家葛洪的從祖。一次他曾為吳帝畫符求雨,大雨便頃刻而至。「嘗與吳主坐樓上,見作請雨土人,帝曰:『百姓思雨,寧可得乎?』玄曰:『雨易得耳!』乃書符著社中,頃刻間,天地晦冥,大雨流淹。」(《搜神記》)

東漢末年,孫策因嫉妒于吉信徒眾多,找了個理由便要殺他,孫策「令人縛置地上暴之,使請雨若能感天,日中雨者,當原赦;不爾,行誅。俄而雲氣上蒸,膚寸而合;比至日中,大雨總至,溪澗盈溢。」(《搜神記》)于吉道法高深,常常為人們無償治病,受到吳地人的崇信。可即便于吉準時求得大雨,仍然無法打消孫策的殺心。在殺了于吉後,孫策也遭報早亡,令人唏噓。

前文說到僧人能馭龍降雨,其實修道之人也不例外,據《神仙傳》記載,有一個叫葛起的道人,「天大早時,能至淵中召龍出,催促便升天,即使降雨,數數如此。一旦,乘龍而去,與諸親故辭別,遂不復還矣。」不論是佛家還是道家,甚至是許多民間的求雨方式中,龍一直占據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

宋 李公麟《為霖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結語

當人聽不懂上天的教誨而無惡不作時,地震、海嘯、洪水、乾旱、瘟疫便越演越烈。此時,人們往往造出更多科學名詞來解釋災害的成因,謂之自然現象。而求雨,則徹底淪落為所謂「迷信」之人的愚昧之舉了。

但是歷史告訴我們,上天慈悲於人,總會在人偏離道德標準之時,用各種異象提醒、警示人們,而人們在虔誠的信仰中,在反思己過的道德重塑中,又總會有神跡出現。或許,這就是古人虔誠求雨的內涵所在吧。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朱熹是理學家,認為:天,即理也,其尊無對,非奧灶之可比也。逆理,則獲罪於天矣,豈媚於奧灶所能禱而免乎?言但當順理,非特不當媚灶,亦不可媚於奧也。
  • 在成年禮的「加冠」這場生命禮儀中,德、禮相依且缺一不可,更重要是彼此的關係是以「德」為本,是「以德制禮」,以「禮」為末。因此,「德」是為成年禮的核心樞紐,養成一個具有良好品格,同時能夠承擔家庭國家責任的男子是成年禮的重要依歸。
  • 祭禮本對鬼神而設,古人必先認有鬼神,乃始有祭禮。祭禮在東西方古文明中是普遍存在的,信奉神明。不過,信奉神明是虔誠、是感恩,而不是交換,不是說給神佛燒香磕頭就能保佑升官發財、生兒子。人禮拜時的有求之心,是褻瀆神明。
  • 毛子水認為:孔子重人事,他的「不知禘之說」,可以說是實話,亦可以說是託詞。季路問事鬼神,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進》)這章的話,也許有同樣的意義。
  • 成語「杞宋無徵」,就是由此而來,有前賢讀此章說了四個字「無限感慨」。張居正對本章之主旨又有解說:蓋孔子當時,欲斟酌三代之禮,以立萬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為是嘆息之詞如此。然三綱五常古今不易,所損所益,百世可知。
  • 子夏從孔子「繪事後素」的比喻悟到,先天的素質固然重要,後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學禮必須以仁心為基礎,或者說雖有仁心善意,必有禮以成之。
  • 民間有「做七」習俗,「做七」意指在親人往生後每七天舉行超度法事,「做七」習俗行之久矣,由來為何?為甚麼不行作「五」、作「十」的習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據為何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了解。
  • 怎麼做才叫君子呢?本章以射為例。射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傳說很多,從「后羿射日」到春秋時的神箭手養由基百步穿楊、一箭射穿重疊在一起的七副盔甲等等。不同於古希臘的體育,古中國的射是與禮儀結合在一起的。
  • 這闋《南鄉子 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詞是蘇軾在重九涵輝樓頭飲宴相酬的作品,情景交融中,蘇軾抒發了自己以順處逆的胸襟懷抱。在其中,你是否看到他的曠達樂觀,是否又感受到一些惆悵與哀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