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拜占庭建筑瑰宝:俄西俄斯罗卡斯修道院

ARIANE TRIEBSWETTER撰文/吴约翰编译
俄西俄斯罗卡斯修道院(Hosios Loukas Monastery)位于希腊维奥蒂亚区(Boeotia)小镇迪斯托莫(Distomo)附近。自然美景环绕,符合古代典型神庙的样貌。墙壁采用“景泰蓝砖石工艺”砌成,搭配红砖饰品装饰。拱形窗户、突出的半圆形后殿(apses)以及各种各样的屋顶线条,显得纹理墙壁的设计独到之处。(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454
【字号】    
   标签: tags: , , ,

俄西俄斯罗卡斯修道院(Hosios Loukas Monastery)位在赫利孔山(Mount Helicon)西坡,靠近希腊中部古城斯泰里斯卫城(Acropolis of Steiris)。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群可说是十一世纪拜占庭建筑的瑰宝,公认是希腊拜占庭艺术第二个黄金时代(或称中世纪拜占庭建筑风格)最引人注目的典范。

这座带城墙的修道院涵盖许多建筑,包括几栋楼房、一座钟楼、一间食堂和位居中央两座相邻的教堂。十世纪初由当地隐士圣路加(St. Luke)创建。圣路加因预言罗曼努斯二世征服克里特岛而闻名。中央两座东正教(Orthodox)教堂并排而立,地下室有座礼拜堂(Crypt)是安葬圣人与存放遗物之处。

圣母玛利亚教堂(Church of the Theotokos)外观宏伟,有着希腊正十字形(cross-in-square)的平面设计,是建筑群中最古老的教堂。教堂建于圣路加在世时,以景泰蓝砖石风格的墙壁(Cloisonné Masonry-style Walls)为特色。此种装饰技术混合深红色砖头与质量较轻的石块形塑装饰性图案,公认为拜占庭建筑的杰作,希腊南部的教堂外观也多仿此风格。

卡托利孔教堂(Katholikon Church)的室内设计是俄西俄斯罗卡斯修道院的一大亮点,平面也采希腊正十字形,与圣母玛利亚教堂相同。教堂内是典型的中世纪拜占庭风格,例如金色背景的雕刻壁画和马赛克砖图样;还有彩色大理石板、丝绸窗帘、祭坛布与宏伟的枝形吊灯等设计。教堂里有许多令人赞叹的图像,代表拜占庭风格的丰富和多样。

卡托利孔教堂西面砖墙的半圆形凹进处,有一显眼的马赛克砖图样,描绘史泰里斯的圣路加(St. Luke of Steiris),或俗称“俄西俄斯‧罗卡斯”(Hosios Loukas),圣人的墓就安葬在附近。镀金的马赛克图样是修道院的创始人,也是中世纪拜占庭图像的代表人物。

卡托利孔教堂西面砖墙的半圆形凹进处,有一显眼的镀金马赛克,呈现修道院创始人圣路加图像。他也是中世纪拜占庭图像的代表人物。(Shutterstock)

卡托利孔教堂是修道院建筑群里的主教堂,内部装饰华丽。教堂建于十一世纪,特色是巨大的八角形圆顶设计,以八个点支撑着圆顶。墙壁下半区有五彩缤纷的大理石板装饰,上半部则是美丽的马赛克砖图样。镀金马赛克砖是俄西俄斯罗卡斯修道院建筑群中最知名的特色,不仅美丽耀眼,更是中世纪拜占庭建筑独特的风格,呈现多位宗教人物。

卡托利孔主教堂内部装饰华丽,大型的八角形圆顶设计为其特色。墙壁下半区域以五彩缤纷的大理石板装饰,上半部则是美丽的马赛克砖图样。(Shutterstock)

走进卡托利孔教堂,你会先经过一座大型的镀金马赛克基督像,拜占庭人称之为Pantocrator,意思是“全能的统治者”或“所有人的统治者”(all-powerful ruler or ruler of all)。马赛克以黄金镶嵌(gold tesserae),呈现基督身穿蓝色披风抱着一本翻开的书,宣称自己是“世界之光”(约翰福音8:12)的图像。中世纪拜占庭教堂经常用黄金做镶嵌,以非常细致的金箔贴在两块透明或浅色玻璃中间。

造访者进入卡托利孔教堂时,会经过巨大镀金基督马赛克,图案以黄金镶嵌,基督穿着蓝色披风,抱着一本翻开的书,宣称自己是“世界之光”。(Shutterstock)

金色马赛克是卡托利孔教堂另一个亮点,尤其表现拜占庭风格的丰饶和富裕。还有一些特别的马赛克图样位在教堂西侧的前厅(Narthex),构图呈现基督为门徒洗脚,以优雅的大理石片与镀金拱门装饰。此外,镀金马赛克也有几何图样和花卉造型,这些都是典型中世纪拜占庭风格的主要元素。

此照片是教堂西侧的前厅。金色马赛克构图呈现基督为门徒洗脚,以优雅的大理石片与镀金拱门装饰。镀金马赛克还可见几何图样和花卉造型。(Shutterstock)

中央穹顶位在卡托利孔教堂的内殿(Naos),是整座修道院最引人注目之处。内殿是拜占庭教堂最主要和空间占比最大的部分。中央穹顶是一幅巨大的基督壁画,周围有天使和修道院圣人环绕。据说这里的壁画是仿制早先遗失的穹顶马赛克真迹。穹顶由四座内角拱(four squinches)支撑,角落形成三角以托住穹顶基座。每座内角拱各自以马赛克图案装饰,描绘基督的一生:《天使报喜》(Annunciation)、《耶稣诞生》(Nativity)、《耶稣显现》(Presentation)和《耶稣受洗》(Baptism)。

中央穹顶是一幅巨大的基督壁画,周围有天使和修道院圣人环绕。穹顶的四座内角拱也以马赛克装饰,描绘基督的一生:《天使报喜》《耶稣诞生》《耶稣显现》和《耶稣洗礼》。(Shutterstock)

在准备穿过主教堂的内殿时,会看见祭坛后的上方有另一座穹顶描绘圣母子,再往上的穹顶则可见五旬节(Pentecost)圣灵降临使徒身上的图样。这座较小的圣母子穹顶有简朴优雅的石墙环伺。石墙上的饰带以简约的植物图案装饰,突显镀金穹顶天花板的华丽。天花板上还装饰着仿古阿拉伯库法文字(Pseudo-Kufic Writing)、几何图案和宗教图像等设计。

照片里可见下方的穹顶描绘圣母子,而上方的穹顶则呈现五旬节圣灵降临使徒身上的图样。(Shutterstock)

注释:
景泰蓝(法语:Cloisonné):景泰蓝是指在金属胎上以金属丝勾勒图样,再反复填烧珐琅釉,打磨而成的作品。此项工艺又称掐丝珐琅,于元代(1271-1368)自拜占庭经伊斯兰地区,传入中国。(资料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原文:Middle Byzantine Splendor in Greece: The Hosios Loukas Monastery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艾莉安‧翠布斯维特(Ariane Triebswetter)国际自由新闻工作者,拥有现代文学和古典音乐背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圣但尼修道院位于巴黎近郊,是法国最早、最古老、也最重要的修道院。圣但尼(St. Denis)是位早期的基督教殉道者,他在修道院附近遇害,于是成为法国的守护圣徒(patron saint of France)。圣但尼修道院与法国王室之间关系紧密。殉道者圣但尼和历届法国国王都安葬于此。
  • 想像有一个地方,其中寄托了航海大国海员和探险家们的希望与祈愿,这就是哲罗姆派修道院(Hieronymites Monastery,葡萄牙语为“Mosteiro dos Jerónimos”,又译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它是16世纪葡萄牙最[ascii]着[/ascii]名的修道院。
  • 所有前往埃塞俄比亚北部,高出谷底400英尺的单体洞穴教堂Abuna Yemata Guh朝圣的人,都会面临信仰的考验。
  • 一座富丽堂皇的两层洛可可式(rococo style)大厅位于一座11世纪的修道院内,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图书馆之一。
  • 巴斯修道院教堂(Bath Abbey)矗立在英格兰西南区域古罗马城市巴斯(Bath )的中心,是公认的英国建筑瑰宝,以中世纪晚期建筑闻名。
  • 波士顿美术馆最近整修完成的展厅展出150多件、跨越4,000多年历史的珠宝,主题:“超越辉煌:聚焦馆藏珠宝”(Beyond Brilliance: Highlights from the Jewelry Collection)。这些珠宝述说着从遥远的过去到现在,关于爱情、战争、死亡、全球贸易、政治、科学与艺术的故事。
  • 中东地毯与欧洲绘画有着相互交织的历史。在文艺复兴时期,在宗教绘画和肖像画中常出现进口地毯,尤其是来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的地毯。这些充满异国情调、昂贵的纺织品可以用来展现财富、现世性和地位。它们还为画面的构图增添了色彩和图案。
  • 政治动荡和反战的焦虑,或许是现代艺术普遍给人丑陋之感的两个原因。然而,在激进政治的炽热表象之下,如达达主义等艺术运动还隐含着更为阴暗的深层意涵:它们视觉化地传达了后现代哲学,即虚无主义、非存在论(nonbeing)和生命无意义的观念。毕加索笔下的人物形象支离破碎,反映了现代人在抛弃传统真理观之后所体验的意义与秩序的崩解。
  • “科尼什艺术村”(Cornish Colony),是美国早期数一数二的艺术村。艺术村的中心是圣高登斯的住所与他后来建造的工作室。这个地方现在是“圣高登斯国家历史公园”(Saint-Gaudens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所在,由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管理,想了解美国的历史、艺术和大自然,这个风景如诗如画的艺术村再适合不过了。
  • 至今马铃薯与黑面包仍是东欧人的主食。事实上到了18世纪末,马铃薯已成为“富人和穷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备菜肴”。马铃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于许多不同菜肴的特质而越来越受欢迎,到今天仍是德国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