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勒索”的样貌(一)

总是在满足别人?你可能被“情绪勒索”了

辨识情绪勒索

作者:周慕姿(咨商心理师)

人气 240

你的人生,都在满足别人吗?试着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再问问自己:“发生了什么事,让我愿意拿我的人生去满足别人?”

当你开始问自己这个问题时,或许,你会慢慢发现,发生在你与别人之间的互动样貌,似乎愈来愈清晰;你愈来愈看得清楚,你们之间的互动,好像对方总是当负责“要求”你的人,而你是负责“满足”他的人。如果不满足他,似乎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如果你发现了以上的描述,与你和身边的人互动十分相像。那么,你很可能已经陷入了“情绪勒索”的循环之中。

什么是“情绪勒索”?

“情绪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是知名心理学家苏珊‧佛沃在《情绪勒索》一书中提出的概念(Forward & Frazier,二○○○)。“情绪勒索”常见于许多人际关系中,包含职场、亲子、夫妻、朋友等。

情绪勒索者可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使用要求、威胁、施压、沉默等直接或间接的“勒索”手段,让被勒索者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例如挫败感、罪恶感、恐惧感……这些感受就会在被勒索者的内心发酵、造成伤害。

为了减少这些不舒服的感受,被勒索者可能因而顺服对方的要求,长久下来,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被勒索者让勒索者以此手段控制、左右了自己的所有决定与行为,失去了“为自己做主”的自由与能力;最终,被勒索者的“自我”就在这过程中消耗殆尽,直到其心力一滴不剩为止。

在我开始从事心理咨商实务工作后,时常遇到有情绪困扰的案主前来求助。当我陪案主一起检视自我的情绪状况时,都会发现,案主或许正处在一段权力相当不平等的关系中;可能案主身边的重要他人,正好是一位情绪勒索者,而对方与案主都不知道。

一旦与案主开始讨论,对情况抽丝剥茧,使其慢慢发现自己的情绪困扰与压力,其实是来自特定的一段关系中时,有些案主会觉得相当意外:

“怎么会这样呢?他其实也对我很好/很照顾我/很爱我,难道他不在乎我吗?为什么他要勒索我?而为什么我们都没有发现?”

对啊,“情绪勒索”,听起来是如此不舒服的互动关系。“勒索”这种行为,不就应该是“勒索者毫不在乎被勒索者的心情,只一味地要求被勒索者满足自己欲望”的行为吗?为什么会出现在对我们相当重要的关系中?

而且最可怕的是,好像,我们双方都没有明显感觉到问题所在。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我们不会察觉这个问题互动,而做一些调整呢?

更重要的是:这种互动,是怎么开始的?

“如果我被‘勒索’,我应该会感觉得到,而且勒索我的人,应该是个不在乎我死活的人。就像电影里的勒索犯一样,只在乎自己有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不管对方死活。可是现实生活中,这个情绪勒索者,是对我很重要的人……他怎么会对我做这种事,难道他是故意的?他不在乎我吗?”

当你看了“情绪勒索”的定义,检视自己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发现符合以上陈述时,或许你会心生疑窦:难道对方不在乎我吗?不爱我吗?他是故意的吗?就是想让我痛苦吗?

实际上,有时身为一个情绪勒索者,他并非有意识地进行“情绪勒索”的行为,而是在面对自己的需求时,他习惯使用这样的方式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或许没有发现,这对你而言是不舒服的;甚至,他在面对“需求没办法被满足”的恐惧中,可能就会张牙舞爪,想要捍卫自己的权益,而无任何余裕去注意到你的感受与需求。

但相对地,之所以能够开始“情绪勒索循环”,也代表你愿意接受情绪勒索者的勒索手段;你愿意提供你的资源,以满足他的需求,借此安抚你心中的不安、换取内心暂时的平静。不要忘记:唯有你接受勒索,这场交易才会成功。

所以,如果你身处在一段情绪勒索的关系中,你需要先看清这段互动关系的样貌,了解这个互动怎么开始,怎么持续,你们又在这段关系中扮演什么角色。

那并非代表你该把过错怪在对方身上,或认为对方就是故意要让你不好过;而是让你发现:对方究竟使用了什么方式,让你心生不安,以至于勉强自己配合对方,期盼因此内心能重新获得平静?

怎么使用这本书?

在我的工作与生活经验中,我发现,“情绪勒索”是人与人常见互动中的问题行为,但却并非很容易被当事人察觉。因此在书中的第一部分,将讨论情绪勒索的样貌,让大家了解情绪勒索是如何运作,以及如何在我们的内心造成影响。

了解情绪勒索如何运作之后,你或许会想知道更多,想知道:“为什么我会成为被勒索的对象?”那么,更进一步地探讨我们内心发生了什么事,使我们容易掉入情绪勒索的循环中,就成为第二部的重点。

当然,此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让大家能了解情绪勒索的影响,并且辨识情绪勒索,以有效摆脱情绪勒索的循环。因此在第三部分,书中将分享一些摆脱情绪勒索,建立情绪界限的小技巧,让你能因此获得信心,勇敢面对情绪勒索者,以夺回你的人生掌控权。

(网站专文)

本文摘编自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宝瓶文化提供)

书封。(宝瓶文化提供)

●想有尊严的老年生活 年轻时就要打好基础

●每天3分钟 用“TO BE思考”笔记翻转人生

●工作充满无力感?专家:掌握可以控制的事

责任编辑:曾臻

相关新闻
孩子面临情绪困扰? 家长需要关注这些迹象
镜中的脸看起来很凶?你该释放愤怒情绪了
心理学家谈抗压:提高情绪韧性 勤练9句话
研究:开卷有益 每天阅读6分钟可纾解压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