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古道题诗瘦。落日平原纵马高。

张大千
font print 人气: 11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3日讯】
张大千
秋风古道题诗瘦。
落日平原纵马高。
款-蜀人张大千书于大风堂
印-大千居士张季
张大千先生(1899~1983),原名权,后改名爰、猿,小名季,号季爰,别署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四川省内江县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年幼时,就跟随母亲及长姐学习绘画,为其画艺奠下了基础。从重庆求精中学及江津中学毕业后,就到日本的京都公平学校攻读染织技术。回到上海之后,就拜曾农髯及李梅二人为师,学习书法,此时画风以临摹石涛及八大山为主,并深得石涛之笔意。后来又上追宋、元、明、清诸大家之精神。民国十二年,随仲兄善子参加上海“秋英会”雅集时即席挥毫作画,对菊吟诗,因而“一鸣惊人”,誉之为后起之秀。

民国十五年,开始游览国内名山大川,初上黄山,并被日本汉画学着称为“黄山画派始祖”。曾与黄君璧先生同游峨嵋。民国三十年夏天,作敦煌之行,由南而北为三百零九个洞窟编号,之后即着手于临摹上至元魏、下至西夏之千年壁画。三十三年在成都举行览摹壁画。之后曾侨居印度大吉岭,在阿詹塔窟临摹壁画,并在香港举行个展。民国四十二年,由阿根廷移居巴西,并在圣保罗附近之小镇营建据地二百七十亩的“八德园”,园中有山有水,颇具园林之胜。后来应邀在日本东京及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举办其书画作品及壁画之展览。并曾与西方画坛之一代宗师毕加索共论艺。民国四十七年,曾以“秋海棠”图,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选为世界伟大画家,获颁金质奖章。

于其花甲寿辰之际,开始以大写意的风格创作,认为“七分人事三分天”,并谆谆告诫人,研究书画,要有选择地多读书。民国六十六年由美返台,并于外双溪附近筹建“摩耶精舍”,作为养老之所。曾将其珍藏之书画及敦煌临本,捐给台北故宫博物院暨国立历史博物馆,并获元首褒题“葆粹报国”之匾额。

其一生之画风,可分为四个时期,始则石涛渐江大风八大,继则唐、宋、明、清,再次为敦煌风俗格,晚年之泼墨则已进入世界性了。于画则山水、花鸟人物等,无所不精。其书法则得自《郑文公》、《泰山金刚经》之笔法,风格则凝重、奇逸刚健,兼有南帖北碑之味,又能自出新意。其在书画上的成就,则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与傅心畬有“南傅北张”之称。

民国七十三年,张大千先生因心脏病复发而去世。享年八十有五。逝世后,家人尊其遗嘱,将其一生所收藏之古人书画文物赠予“国立故宫博物院”,并将其寓所“摩耶精舍 ”赠与台北市政府,作为“张大千先生纪念馆”。著有《敦煌石记》、《张大千画集》、《敦煌画册》、《黄山前后澥诗画册》等书。

转载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