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含致病菌 12种含化学品违规或超标

港食物测试千分三不合格

标签:

【大纪元6月23日讯】食物环境卫生署昨日公布食物监察计划的最新结果,在4,500多个食物样本测试结果中,整体不合格率为0.3%。食环署表示,在食物样本中发现致病细菌,主要是与不适当处理食物有关。

食物监测主要包括微生物及化学测试两方面。在微生物测试方面,约针对1,700个食物样本进行检测,主要测试食物是否含有致病细菌及病毒,结果发现有3个样本含致病细菌。不合格的样本包括含沙门氏菌的盐焗鸡、含李斯特菌的牛奶麦皮及含腊样芽孢杆菌的餐肉炒面。
在化学测试方面,在约2,800个食物样本测试中,有12个样本不合格。其中两个不合格样本的防腐剂含量超过准许使用的分量;一个牛丸、一个辣椒酱和一个香料酱样本被发现含苯甲酸。此外,在一个面包和一个猪肉干样本中发现山梨酸,而一个腐竹样本发现含二氧化硫;这些防腐剂都是不准在上述食品中使用的。

其他不合格的检测结果还包括一个米样本及两个即食紫菜样本,分别发现其镉及砷的含量超过准许的分量。镉及砷都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的重金属物质。
另外,在一个油麦菜样本中,发现少量残余农药甲胺磷;在一个萝卜糕样本中,发现含有不准使用的染色料“橙黄二”;在一个黄花鱼样本中发现染色料“酒石黄”。在未经烹煮及未经加工处理的鲜鱼上,不可使用“酒石黄”。
署助理署长(食物监察及管制)钟伟雄医生提醒食物业从业员需保持良好生习惯,特别在处理即食食物时应更为注意。假如食物不是在烹调后立刻进食,便应储存在雪柜内,保持在摄氏4度或以下。至于热吃的食物则要在进食前彻底翻热。他亦提醒食物业从业员必须保持警惕,经常注意环境、食物及个人生。
虽然该12个不合格食物样本对健康构成影响的可能性很低,但钟伟雄已劝喻有关零售商停止售卖该等产品,并提醒他们须遵守法例的要求。

首季食物中毒个案升六成

另外,本港今年首季发生181宗食物中毒个案,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60%,大部分涉及细菌或病毒感染。传染病医生劳永乐相信有关数字上升,与港人喜欢进食鱼生等生冷食物有关。此外,卫生署及食环署仍在调查屯门黄金海岸酒店40多人怀疑食物中毒事件。◇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营养师:这些是商店货架上最健康的奶制品
低糖烘焙五大策略:甜蜜与健康并存
美国蔬果农药残留曝光 正确清洗方式看这里
厨房中的液体黄金:橄榄油的选购与储存技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