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立:习得的无助

麦立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这是一个真实的实验:将两头同样品种,同样大小的狗,分别关入两个底盘通了电流的铁笼子中。两个笼子的唯一差别是:一个装有个特别的按钮,在笼子中的狗,只要一触碰“它”电流立即停止;也就是加诸在狗身上,那种不舒服的感觉会立刻消失。

刚进去笼子里,触电的不舒服感觉,让两只狗,不安的在笼子里打转,一会儿将前脚抬起,一会儿将后脚架在铁架子上,想尽办法,想让痛苦的感觉尽量减少。两头狗在无奈的情境下,本能的会这儿撞撞,那儿咬咬,一心只想冲出铁笼。到此,两只狗的表现都完全相同,直到在装有停止按钮的那头狗,在无意的触碰下,发现了能使自己减轻痛苦的方法。学会后,就一直不时的去碰触它。

而在另一个笼子里的狗,它一开始也在不停的尝试,如何能减轻触电的痛苦,它也抬脚、也撞笼子、也到处触碰,但在试过,各种它能想出的方法依然无效后,最后它放弃了,也不再在乎是一脚还是四脚着地,甚至到最后,连最重要的肚子,都整个趴在铁板上。它已放弃了尝试、学习。

接下去的实验是:又设计两个铁笼子,这一回是两铁笼子完全一模一样。在笼子的中间都装上一个低低的栏竿,只要狗儿能跳过去,就会进入舒服的地区。这时,先前关在只要触碰按钮,就能停止电流的那头狗,一进笼中,立刻很积极的寻找能减轻它痛苦的方法,很快的也发现只要跳过中间的栏竿,它的痛苦就解决了。另一只,原先已放弃尝试的狗儿,它的反应呢?一放它进入新的笼子里,它居然连试都不试就整个身体,“趴的一声”就躺在地板上,一动也不动了。

实验人员用抱的方式,将它抱过栏竿,让它尝试到舒服的滋味,再抱回电流的这边,这时那头狗的反应如何?它会立刻自己跳过栏竿?结果是不会,它还是躺着不动,直到实验员又抱它过去,试好几次后,它才会自己跳过栏竿,才肯试着寻找方法,去减轻自己的痛苦。

在上面的实验中,您觉得为什么那头狗儿会放弃寻找,如何减轻自己痛苦的方法?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因为它比较懒?比较笨?我想都不是的,它是因为在前次的情境中,它得到了“无助的学习”;也就是它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无法为自己解决问题时,那种深深的挫折感,让它丧失了自信,

完全没有了学习动机,因为它已觉得以他自己的能力,无论再如何努力,都是枉然,都无法为它减轻痛苦,从学习中得来的无助感,就叫“习得的无助”,也可以说今天会有这样的结果产生,不在学习者,而是教授者的错误所造成的,这种现象甚至会延宕到,他的其他方面的学习;让学习者对任何学习都丧失了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因为一次的“无助的学习”,造成终身的放弃学习。引响之深,引响之大,真是难以想像。

这个实验也让我联想到:每个班上,那些功课老是考个位数的学生。他们是不是就像那头无助的狗一样,在学习的开始,当他用尽了自己的能力,也学不会老师所教的东西时,长久下来是不是已经放弃了学习。就像一个得了厌食症的病人,在他的面前,即使摆满了山珍海味,他也无动于衷一样。是否是教育者造成他的放弃学习?是否是教育者让他完全丧失了学习的自信?

人的成长靠的就是“学习”,不断的有效学习,才能使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若一个孩童在小小年纪就已没有了学习的动机,至少是在知识的领域上,已被挫折得,毫无学习的自信,他的人生似乎已充满了灰涩,若连带对其他事物的学习也毫无兴趣,那除非有什么强烈的转机,否则他已被注定了一生悲惨的命运。

再想想一些在学习上有障碍的孩子,虽然他们并不笨,却因为脑伤,或因其他生理的因素,而无法像正常的孩童一样,透过老师的一般教法,就能学会某种事物。这些孩子在普通班级里,由于他没有能力掌控老师的教法,也不晓得他为什么学不会老师所教的东西,最后就像那头可怜的狗儿一样,在老师的声声指责:“你怎么这么懒!”“你怎么这么笨!”下,放弃了学习,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名符其实,一个又“懒”又“笨”无可救药的人。

记得有则类似寓言的故事是这么说的:一个犯了十恶不赦,坏事做尽的大坏人,死后被关在第十八层地狱里,他也自认自己是罪有应得,是该被关在最下一层地狱。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在他下面还有人住,于是就问:“你是犯了什么罪?为什么住在我的下面?”下面的人叹口气说:“我只是个【误人子弟】的老师!”

看了上面的短文,为人师的我们,在要脱口指责学生,是懒是笨以前,是否该自省一下:为什么他学不会?问题是出在那里?我再换个教法,或是我再换种教材,去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而不是一股脑的,只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他。致使他丧失在学习上最宝贵的东西:“动机”与“自信”。深信如此,即使做教师的我们,不能上天堂,那住在第十九层地狱的人也不会是我们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1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蓉台北十一日电)为推广社会阅读风气,台北国际书展这次和台北市立图书馆合作,于今年寒假期间举办“欢喜阅读学习”活动,邀请平日忙碌的家长,利用寒假陪同孩子逛台北国际书展体验书展呈现的读书景观。
  • 【大纪元1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蓉台北十一日电)中央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柯华葳与美国国际教育评量协会(IEA)合作,针对台湾二十五个国小、一千二百位四年级学童的阅读能力测试发现,台湾四年级小学生阅读课程时数偏低,相对影响阅读程度,天下杂志为此首度推出以中国文字趣味为创意起点的童话故事,希望改善这种情形。
  • 中共中央党校刊物《学习时报》日前刊登了党校学员调研有关农民工问题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农民工是“廉价、超时和高危”劳动力,他们的基本权利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障,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忧虑。就此,记者含青邀请美国托莱多大学政治学教授冉伯恭和居住在西安的原陕西省电视台记者马晓明进行讨论。
  • 【大纪元1月12日讯】据大陆媒体报道,李瑞环长期以来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多次将稿费和奖金捐出资助学生,自1996年至今十年来累计资助金额达53.3万元。日前,他又将论著《学哲学用哲学》一书所得稿费,捐赠给天津市经济困难学生。
  • 【大纪元1月12日报导】(中央社伦敦十一日路透电)英国研究团队今天在“自然”期刊中发表蚁群相互学习找到食物的证据,这是人类以外的动物学习首例。
  • 【大纪元1月12日报导】2006台湾十大潜力人物|科技学术类得奖人(中央社记者黄彦瑜新竹十二日电︶蔡今中,国立交通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在科学教育及网路学习领域发表诸多重要论文。近五年,他发表逾五十篇为SSCI所收录的期刊论文,这数量在台湾教育研究上前所未有。
  • 【大纪元1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嘉韵台北十二日电)教育部长杜正胜今天上午出席中央社“二○○六台湾十大潜力人物”颁奖典礼时表示,中央社的十大潜力人物甄选富有教育意义,期待十大潜力人物未来成为台湾民众的学习典范与标竿,也为台湾社会树立典范。
  • 【大纪元1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王淑芬高雄十二日电)高雄市中华伦理教育学会选出第十一届模范婆媳共十对,高雄市代理市长叶菊兰今天表示,能成为婆媳是一种缘分,婆媳相处和谐,良性互动,家庭关系才会和乐,上慈下孝的伦理美德应多宣扬,才能感染更多家庭学习效仿。
  • (亚洲时报记者金荣吉1月12日撰文)曾任天津市委书记的原中共政治局常委,原中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长期以来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多次将稿费和奖金捐出资助学生。日前,他又将论著《学哲学用哲学》一书所得稿费,捐赠给天津市经济困难学生。有分析指出,李瑞环此举,对去年曾被批评“在助学贷款上没有动作”的天津市长戴相龙来说,无疑是一记当头棒喝。他的《学哲学用哲学》就曾批评:“有一些领导者官僚主义严重,不深入实际,不接触群众,情况不明决心大,方法不对点子多。”
  • 最近看到国内媒体又开始树典型,说一名普通大学生11年来不离不弃地抚养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妹妹的故事。一时间沸沸扬扬,保“鲜”活动中又有了新素材,要求党员向他学习;团委则要求团员向他学习;该学生也四处在高校演讲;等等。好不热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