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笑话和相声》(上)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古代众多的文学艺术形式中,笑话与相声的传承关系最为明显。段宝林在《笑话——人间的喜剧艺术》一书指出︰“单口相声与笑话最为接近,可以说是专业艺人说的笑话,不过单口相声与一般的小笑话不同,它是专业性的,篇幅较长的笑话。相声演员往往把几个小笑话串联起来,增加许多生动的细节,来表现更加丰富的内容。”

例如刘宝瑞的《慈禧入宫》,说的是咸丰立皇后,应选的是后来的慈安跟慈禧,那慈安一嘴的黄板牙,应对时便净选一些小口型的字;我“姓钮咕录”;今年“十五”;家住“迺兹府”;名叫“玉珠”;家里有“父母”。慈禧为了显示一口白牙,想方设法说大口型的字;“姓那拉氏”;“明年十七”;“家住鼓楼西”;“我叫兰芝”;家里有“妈和姨”;那最后选上了谁呢?请看相声的“底”︰

“皇太后一看问的差不多了,决定吧,按规矩,皇上把一个碧玉如意赐给谁,谁就是皇后。咸丰为难了,他自己喜欢慈禧,太后喜欢慈安,到底给谁呢?他拿着如意犹豫着,嘴里叨念︰‘谁当皇后?谁当贵妃?’慈禧正在那儿琢磨着龇牙的字儿,一听赶紧搭腔儿︰‘我当贵妃……’得,皇后归慈安啦!”

这则笑话后来进一步演化,就是张述今所创作的脍炙人口的相声《装小嘴》。它取消了原先互相对比的部分,单说一个嫌嘴大不好看的姑娘,故意装小嘴说话的模样,演来是妙趣横生,深受欢迎。

《启颜录》里也有这样的一个笑话,大意是说有一僧人私藏一罐蜂蜜,却告知弟子说那是一瓶毒药,聪明的弟子等僧人外出,就把蜂蜜吃了,等僧人回来发现,弟子便可怜兮兮的说因为自己做错了事,畏罪想死,所以才把那瓶毒药吃了,让僧人无可奈何。

这则笑话后来也演化成为相声,就是金铠原著,刘宝瑞表演的相声《学徒》。这段相声以“我”为主人翁,说“我”到外号“老白干”的木器铺掌柜手下当学徒。“老白干”此人嗜酒如命,却怕徒弟偷喝酒,凡认识酒的一律不要,最后选定假装不认识酒的“我”做学徒。这天“老白干”出门打牌,嘱咐“我”要好好看家。“我”就把鸡跟火腿托人弄熟,当下酒菜,一连喝了两瓶酒,呼呼大睡了起来,最后事情是这样的︰

“……‘掌柜的,你听我说。’
‘说什么啊!我的鸡哪?’
‘是啊,您听我说啊,您走之后,我正看着买卖,就听后院鸡叫,我跑去一看,是隔壁的大黄狗把鸡叼去啦。我当然得追去啦,可是没追上,等我回来一看,谁知火腿又让猫给偷去啦。我一想,鸡和火腿都丢了,您回来非打我不可,我可怎么办哪?’
‘这时候我想起您说的两瓶毒药来啦,我想我就干脆死了吧!’
‘我先把那瓶绿的喝下去,谁知道一点事儿都没有,我就又把那瓶红的喝了,就昏过去了,掌柜的您可别打我啊!’
老白干一听这气啊,他也不好说那是酒啊!气的直跺脚︰‘嘿,好!……你啊!…你好!…’
这时候我还气他,我说︰‘掌柜的,两瓶毒药我都喝了,怎么还不死呢?’
‘嘿,不死!不死!那是…药力不够!’
‘药力不够?您再给我来两瓶得了!’”

拿相声跟笑话作比较,二者的主旨与轮廓大致相同,都是以讽刺和幽默见长的喜剧风格的艺术,具有明显的传承关系,但较之笑话,相声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 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性格更加鲜明。
2 情节更加曲折,细节更加丰富。
3 朴素的笑话发展成适合表演的“包袱”。
4 语言更加生动、细腻、形象。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俳优”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如刘向《列女传‧孽嬖传》 、《左传‧哀公二十八年》、《国语‧越语》、《管子‧立政九败解》、《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穀梁传》里都有关于优人只字片语的记载。
  • 关于“俳优”的活动,古代文献中记载最详的当推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太史公自序云:“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他们滑稽人物的“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并不是油腔滑调,言不及义,一味引人发笑,而是蕴有深意。
  • 论及“俳优”和相声的关系,首先应当说明,二者之间不能简单的画等号;有人把“俳优”看做是“古代的相声”,这不过是比喻的说法,并非事实。但二者之间确有相似之处;尤其“俳优”发端于前,相声发展于后,二者之间显然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
  • “俳优”他“善为笑言”、“令人主喜悦”,核心是个“笑”字。没有“笑”就没有“俳优”,“笑”是“俳优”活动的神髓,“俳优”所使用的手法酷似相声所使用的“包袱”,,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俳优”以“善为笑言”的“笑”为特征,“言”为手段。若无言、笑,则无从谈起,足见“言”的重要性。仅从上面例子就可以看出,“俳优”的语言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构成浓郁的喜剧风格。尤其是隐语、反语、夸张语的妙用,更值得注意。
  • 笑话古已有之,《诗经‧卫风》中有“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可惜戏谑的内容没能流传下来。
    先秦诸子的著作中有许多笑话,大都散见于寓言故事里,有以讽刺见长的笑话,如《自相矛盾》、《画蛇添足》;也有生活气息浓郁的笑话,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还有生动形象、
    耐人回味的笑话,如《对牛弹琴》、《叶公好龙》。
  • 风靡一时。笑话集《启颜录》据传为侯白所撰,杂记诙谐调笑事,但也经过后人的加工整理,以侯白为主角,侧面反映侯白的艺术与为人。
  • 侯白尚未知名的时候,有一次令宰来到本邑,侯白跟人打赌说可以让令宰大人学狗叫。其他人都说好,如果侯白赢了,他们就请客,反过来就是侯白得请客。于是侯白入内进谒大人,侯白说︰“公初至,民间有不便事,望咨公,公到前,甚多盗贼,请命各家养狗,令吠惊,自然盗贼止息。”令宰说当然,我家也需要养能吠之狗,那里找的到呢?侯白就说家中新有一群犬,可是它们的吠声跟其他狗不一样。
  • ,《启颜录》里所收的笑话未必都是侯白创作的,不过大部分的笑话还是来自于侯白;敦煌卷子本的《启颜录》里,将内容分成论难、辩捷、嘲诮、昏忘四类,其实还可以加上语言文字游戏,共为五类。
  • 嘲诮
    如《射不着垛》︰“宋国公萧瑀不会射箭,有一回重阳节太宗赐射,萧瑀不管怎么射都射不到箭靶子,一无所获。还被大书法家欧阳询当面作诗嘲笑:
    ‘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欲高反复下,应西还更东,
    十回俱着地,两手并擎空,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