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

中国相声史《漫话柳活》﹙二﹞

衍变趋势

*“门柳”至“柳活”︰

当初清代子弟票友演唱的“全堂八角鼓”分为“鼓”——八角鼓、岔曲、群曲。“柳”——马头调、各种小曲。“彩”——变戏法。相声艺人沿袭这种称谓,凡是以学唱为主的相声统称“柳活”。

最早表演“柳活”的相声艺人,如朱绍文、范有缘、郭瑞林等,都曾经是“京剧”艺人。演唱京剧,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在天桥“撂地”作艺,为了招徕观众,经常两三个人演唱滑稽二黄、民间杂曲、京剧选段。当时称之为“门柳”,又称作“开场小唱”。这些大都结构松散、格调不高,常常有荤、贫、粗野的成分,被称之为“洋闹儿”。

经过历代艺人的整理,有的已从“门柳”发展成独立的“柳活”,如《汾河湾》、《捉放曹》等,艺人称之为“唱哏”。

孙玉奎、回婉华《相声表演艺术十要》一文中说︰“‘唱哏’是说中有唱、唱中有说,也离不开摹拟,学京剧演员表演,主要学的是流派、唱腔、表情、动作,最主要的也是摹拟戏曲中的人物性格。”

*滑稽方式︰

有关滑稽的演出诞生于清末,由浙江杭州杜宝林在表演“卖梨膏糖”时,说唱朝报新闻添加笑料而成。随后,江笑笑﹙人名﹚吸取北方相声、“双簧”的表演方式,丰富了这种单人滑稽说唱,并由地场转到戏园子,称之为“小热昏”、“独角戏”。1920年流传到上海,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由一人或二人表演的滑稽独角戏,鼎盛时期拥有一百多个班社。

这些表演基本上有两种型态,一种以说笑话和摹拟上海话、扬州话、苏北话、宁波话、山东话等方言,以“学”取胜。另一类以学唱名伶的戏曲唱段、民间小调,说唱滑稽故事为主。演唱时,除击节外,还有小乐队伴奏。与相声“柳活”相比较,显然增加了音乐性。

*名家演义︰

此时三十年代,对“柳活”勇于探索开拓的是张杰尧,他1919年开始说相声,先后在各地献艺,并从南方滑稽中汲取营养,丰富了相声段子。因为他从滑稽中移植了许多相声,使得南方的方言和艺术进入了相声。他创作的“太平歌词”《影迷目录》、《历代姓张》题材新颖别致,颇受欢迎。

他创作的《闹公堂》﹙又名《戏迷知县》﹚是从南方滑稽移植来的,说的是有位戏迷当了知县,找了个唱“莲花落”的当掌印夫人,卖药糖的当喊堂的,“拉大片”的当带案的,唱“靠山调”的当掌刑的,要饭的当回事的。刚刚上任,就碰上一个唱“大鼓”的男方跟一个唱“评戏”的女方打官司,还牵扯到唱“数来宝”的张三。

在公堂上,知县先唱,然后大家跟着唱各自熟悉的曲调。后来,由于艺人不同,这个段子里学唱的曲调也随之而异,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有人使用的是“花鼓调”、“卖梨糖膏”、“吴桥落子”、“旱船调”等。也有人改为“京东大鼓”、“单弦”、“乐亭大鼓”、“河南坠子”等曲调,是浪漫手法的杂学唱。

张杰尧一生中表演过421段相声,其中“柳活”有54段,他自己创作的有十几段。张杰尧的“柳活”影响之广,几乎所有近代“柳活”名家都受过他的指导,学过他的东西,或引用他的小段,可以说是这个领域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电台直播︰

三十年代初,以表演“柳活”崭露头角的还有王树田﹙1913-1987年﹚,他是天津人,1923年学唱京韵大鼓,1929年正式拜入相声师门,由于他嗓音洪亮又勤奋好学,因而艺业进步的很快。1931年他随李寿增师父到各地献艺后,名声大躁。回天津后,除在南方“撂地”外,还应聘到东方广播电台直播相声。

为了满足广播电台求新的需要,他不断编演新段子。他的《杂学唱》曾衍化出多种版本,被誉为愈听愈有趣的“什锦拼盘”。到了五十年代中期,黄梅戏盛极一时,他编演了《学黄梅戏》,摹拟一位黄梅戏的爱好者,在散场后的人群中,高唱《七仙女》中董永的唱词︰“他那里用眼来看我……”引起误会︰“我看你干麻?讨厌!”演出效果非常强烈。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