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匹夫之勇

成语故事
font print 人气: 131
【字号】    
   标签: tags:

【原文】
句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1)。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国语.越语上》)

【批注】
(1)旅进旅退:指军队的同进同退。旅,共同。
(2)果:确实、的确。
(3)囿:音“又”,有围墙的园林,通常用作畜养禽兽的场所。
(4)没:音“默”,消失、隐而不见。

【故事阐述】
句践召集了战士们,向他们表明决心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从不愁士兵少,只愁士兵们缺乏自强的精神。现在吴王夫差有穿着用水犀皮做成铠甲的士兵十万三千人,可是夫差不担心他的士兵缺乏自强的精神,只担心士兵人数的不足。今天我要协助上天灭掉吴国。我不希望你们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血气之勇,而希望大家能步调一致,同进同退。

前进的时候要想到会得到奖赏,后退的时候要想到会受到处罚,这样,就会得到应有的赏赐。如果前进的时候不听命令,后退的时候不怕处分,那么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到了出征的时候,越国的人都互相勉励,表示服从。作父亲的勉励他的儿子,当哥哥的勉励他的弟弟,作妻子的勉励她的丈夫,大家都说:“这样的国君,谁能不为他效死呢?”由于全体将士斗志十分高昂,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灭掉了吴国。

后来“匹夫之勇”就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人有勇无谋。

【讨论】
(1)句践为什么坚持战士们要能同进退?
(2)你觉得句践是个什么样的君王?为什么大家都愿意为他效命?

【造句练习】
例:年轻人血气方刚,再加上喜欢逞匹夫之勇,容易滋生事端。
例:遇到问题要冷静面对,不能光凭匹夫之勇就想解决问题。

【相似成语】
有勇无谋;血气之勇;暴虎冯河

【课后时间】
请找出五个含有“勇”字的语词:

【参考答案】
勇往直前、勇猛精进、智勇双全、英勇善战、自告奋勇

─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将军前在南阳(1)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2),有志者事竟(3)成也!弇(4)因复追步(5),步奔平寿,乃肉袒负斧锧(6)于军门。(《后汉书·卷一九·耿弇列传》)
  •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1),可以寄百里之命(2),临大节(3)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4)?君子人也。”(《论语·泰伯第八》
  • 孔子说:“如果有人能像周公那样具有美好的智能和技艺,却表现骄傲自大而且吝啬小气,即使还有其它方面的才华,也就不值得看了。”
  •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具备高尚品德的人了,他再三把王位让给弟弟季历,又隐藏自己的功绩,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
  • 此章言不越职侵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谓的“名分”问题。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容易被人认为是“违礼”之举,有僭越之嫌。从另一方而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要“安分守己”。
  • 孔子说:“对于禹,我实在找不出缺点来批评他了;他对饮食很简朴,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粗劣,而祭祀时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简陋,而致力于修治沟渠水道。对于禹,我实在找不出缺点来批评他了。”
  • 风,漂(1)物者也。风之所漂,不避贵贱美恶。雨,濡(2)物者也。雨之所堕(3),不避小大强弱。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4),人虽遇漂濡,而莫之怨也。故曰:“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管子.形势解》)
  • 孔子说:“多么伟大啊!舜和禹虽然拥有天下,但是并不以拥有天下为乐。”
  • 孟尝(1)为合浦(2)太守(3)。郡境旧采珠,以易(4)米食。先时二千石(5)贪秽(6),使民采珠,积以自入(7)。珠忽徙去(8),合浦无珠,饿死者盈路(9)。孟尝行化(10),一年之间,去珠复还。(三国吴·谢承《后汉书》(据《艺文类聚·卷八四·宝玉部下·珠》引)
  • 曾子病重时,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将要死时,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时,所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待人接物的道理有三方面:使自己的容貌举止依礼而行,便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端庄,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要谨慎得体,这样就可以避免别人的鄙陋和背理的话。至于祭祀和礼节琐碎的事宜,自有专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