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传染病介绍 : 鹦鹉热

行政院卫生署管制局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认识疾病

(一) 疾病概述(Disease description)
鹦鹉热(Psittacosis;Parrot fever)又称鸟病(Ornithosis),是一种细菌性人畜共通传染病;可能在家庭、宠物店、鸟类饲养者、鸟类展示会及鸽舍中爆发。1879年首次于瑞士报告,之后英国、欧洲、美国及中南美洲等地区相继发生,香港也曾传出病例。潜伏期约5~28天。临床表现不一,大多一开始以类似感冒的症状来表现,如头痛、发烧、发冷、肌肉痛、咳嗽等等。少见的症状还有脾肿大、胸痛,以及相对性心跳过慢等等;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有脑炎、心肌炎、静脉炎等等。

(二) 致病原(Infectious agent)
鹦鹉热披衣菌(Chlamydia psittaci)。

(三)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1、世界性分布,但较为罕见。自1996年,美国每年通报的病例都不到50例。

2、台湾病例概况:台湾目前并无确定病例。

(四) 传染窝(Reservoir)
主要存在观赏用鸟(如:鹦鹉、金刚鹦鹉、鹦哥、小冠鹦鹉等)及部分家禽(如:火鸡及鸭);鸽子、金丝雀、海鸟等鸟类,则较少带有致病菌。外观健康的禽鸟也可能带菌并排放致病菌,特别是处在拥挤或运输的环境中。

(五) 传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主要因为人类吸入受污染的飞沫或尘土而感染,例如:吸入已感染鸟类的干燥排泄物、羽毛上的粉尘;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则很少发生。

(六) 病例定义(Case definition)
通报定义:符合下列三项通报条件之一者

1、有相关禽鸟接触史,且符合下列典型临床症状之一部分或全部者:

(1)发烧、头痛、肌痛、干咳、出疹、呼吸道疾病等。

(2)X-ray检查下可见肺炎。

(3)偶尔有脾肿大、肋膜炎、脑炎、心肌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2、前项之接触史或暴露史未知或不明,或无典型之临床症状,而相关临床检体经实验室检验,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

(1)在符合安全等级(P3)实验室下自病人检体(痰、血液或尸体组织)培养分离出Chlamydia psittaci。

(2)MIF IgM抗体≧1:16或两个星期后IgM抗体≧1:32或抗体价数4倍以上增高。

3、虽未符合前二项条件,但经医师诊断在临床上极度怀疑者。

病例分类:
1、疑似病例:符合通报定义任一项者。

2、确定病例:疑似病例经实验室检验确定者。

预防保健

(一)预防方法
1、将新买来的鸟带去有作鸟类诊断之兽医院,做相关疾病之筛检(如:披衣菌筛检测试),且之后需定期检验鸟儿身体状况。

2、不买来路不明的鸟类;可自无鹦鹉热发生之地区购入。

3、将新买来的鸟单独饲养至少六个星期。

4、随时注意饲养环境,避免粉尘及羽毛到处飞扬。

5、身体状况不佳或免疫力较差者,尽量少接触鸟类。

6、宠物饲主、宠物店员工、家禽饲主、屠宰场工人、肉品处理加工厂和兽医师等高危险群,在接触禽鸟时,应多加注意并做好防护措施(如:配戴口罩及手套)。

(二)病人、接触者及周遭环境之处理
1、病例通报:向当地卫生局报告。

2、隔离:无;个案需戴上口罩、咳嗽时掩住口鼻。

3、消毒:感染区域需冲洗干净,并用漂白水(100-200 ppm)或2%酚类消毒剂进行消毒。

4、检疫:实施边境港埠机场动物检疫。尽早隔离并投与Tetracycline治疗或销毁。

5、接触者处理:无。

6、接触者及感染源调查:追踪可疑禽鸟。

治疗照护

(一)治疗
连续给予Tetracycline 直到退烧后满10~14天;若是孕妇或儿童,可给予Erythromycin替代。

(二)照护
病人如有肺炎、咳嗽等症状,照护者应戴口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