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  相关话题:右派毛泽东 约 759 条记录
  • 大纪元
    血纪(35) 2011/11/01
    我在院坝的中央放下了背包,两边厢房门口的阶檐坎上,早已站着两家人家的大人小孩。此时的我活像一只被许多人围观的猴子,还来不及看清这即将进入...
  • 大纪元
    血纪(34) 2011/10/31
    当我们这支装束古怪的队伍,背着背包,提着各自的帆布书包,脚穿草鞋跨进殿堂时,引来一大群孩子围观。他们用好奇、陌生、稚气的眼光观察着这一支...
  • 大纪元
    血纪(33) 2011/10/30
    从沙坪坝到南桐,进入目的地南桐矿区丛林煤矿时,已是晚上八点多钟了。车队一直开抵丛林小学的操场坝里才停下来。
  • 大纪元
    血纪(32) 2011/10/29
    余协和反复看那满铺堆着的乱草,心里拥起了一阵阵的疑惑,毕竟当时他才十六岁,虽耳闻大学校园里的种种传说,并不太懂这“反右”究竟是怎么回事...
  • 大纪元
    血纪(31) 2011/10/28
    能想出了一个“大鸣大放”,使出了放长线钓大鱼的“阴谋”,划百万计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声名狼藉的变成“资产阶级右派”,封住刚刚想开口说“不”的...
  • 大纪元
    血纪(30) 2011/10/27
    我们为明天的“精彩”生活而兴奋不已,江远报告说,明天早上是稀饭、豆乾和油炸花生米,中午六菜一汤,馒头随便吃,只是准吃不准包。
  • 大纪元
    血纪(29) 2011/10/26
    经历几十年残害的我,意外的苟活至今,回忆起五十年代之大学校园的同学大家庭,其成员中许多人格的卑怯,懦弱和盲从。理性地思考其原因恐怕主要是...
  • 血纪(28)
    血纪(28) 2011/10/25
    老图书馆崖下,那片长满杂草的老足球场被划为重庆大学农场的耕作基地,这里便是我们这七十六名极品脱胎换骨的劳动改造基地。
  • 大纪元
    血纪(27) 2011/10/24
    为什么这种严肃的政治批判会搅进这么一出莫名其妙的绯闻?我来不及细细的推敲了,只是下意识地向曹英吼道:“把那材料拿给我看。”
  • 大纪元
    血纪(26) 2011/10/23
    从第四天开始,年级的反右领导小组长曹英亲自指挥了对我的批斗会。反右以来,他的反右领导小组,在全系组织了几十场斗争会,这人有一种使被斗争的...
  • 大纪元
    血纪(25) 2011/10/22
    在井口参加劳动锻炼的大军,一直到年底前最后几天才回到学校。令我感到困惑的是,同班的同学,相别了两个多月,竟没有一个人问起我的病情。他们见...
  • 大纪元
    血纪(24) 2011/10/21
    1957年12月中旬的一天,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弟弟突然出现在我寝室的门口,他的到来,给我孤单悲伤的心吹来了一阵暖风,同时也带来了更多...
  • 大纪元
    血纪(23) 2011/10/20
    两封信,当然要张冠李戴颠倒了寄,称谓开先的信,信封上写了母亲的地址寄给了北碚托儿所,而称谓妈妈的信笺却装进了寄往井口的信封。
  • 大纪元
    血纪(22) 2011/10/19
    终于有一天,陈思把我叫到一个僻静的教室,语气严峻地对我说:“你必须认真反省在大鸣大放中我的思想言行,包括与母亲的不利于社会主义的言行,也...
  • 大纪元
    血纪(21) 2011/10/18
    回到学校,刚刚跨进寝室,正碰上留校“工作”的郭英华,她诧异地看着我,问道:“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马开先呢?”我吃了一惊,预感到发生了什么
  • 大纪元
    血纪(20) 2011/10/17
    每当我注视她佝偻、苍老的身躯,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惜。她青年守寡,中年跟随女儿颠沛流离,操劳终日,从来没有过过气派的悠闲日子。
  • 大纪元
    血纪(19) 2011/10/16
    母亲在大鸣大放中的这几句疑问,使她钻入了毛泽东的“阳谋”圈套,让她付出了一生的惨重代价!
  • 大纪元
    血纪(18) 2011/10/15
    马开先没有幸免,她被曹英叫去做了特别谈话,她是青年团员,得按六条划定毒草的标准,对照着自己的言行写出检查和认识。
  • 大纪元
    血纪(17) 2011/10/14
    有些人刚被推上“右派言行批判大会”的讲台时,就像一群被渔人之网捞起的小鱼,开始还在渔网中蹦跳,声明自己善良的动机,显露出乞求宽恕的可怜相...
  • 【投书】何处能寻得光明
    一九七四年我和朋友和赵启忠、王文国等人,因评论当时的社会制度、对共产党开展“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发表了一点不同看法,就被共产党打成...
  • 大纪元
    血纪(16) 2011/10/13
    我紧张地睁大眼搜寻。哨兵没有理会我们,他们正在聊天。我蹲在草丛中,拉着外婆和余妈妈叫她们蹲下,她们立刻会意的弯下了腰。拨开乱草,顺着我手...
  • 大纪元
    血纪(15) 2011/10/12
    余妈妈是我们的紧邻,她的丈夫是托儿所的会计,她本人是一个合川的农村妇女,和母亲年纪差不多。她有五个孩子,最大的比我还小一岁,最小的才一岁...
  • 大纪元
    血纪(14) 2011/10/11
    我急忙背上背兜往家里赶,刚到李家花园,滂沱的大雨便倾盆而泻,我急忙躲进看守所厨房的灶坑中。一名大约四十岁的中年伙夫走出来,蓝色的背心上印...
  • 大纪元
    血纪(13) 2011/10/10
    等到放学后,同学们散尽,我赶紧从后墙里取出背兜,打猪草回家。此外,在从学校到家里的路途上还有两处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一是北碚医院,另一个...
  • 大纪元
    血纪(12) 2011/10/09
    家被抄以后,每月靠母亲的三十元,要维持四口之家实在太难。初中三年级时,班主任说,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以向学校申请助学金,免交学杂费。
  • 血纪(11)
    血纪(11) 2011/10/08
    1950年我十三岁,常去附近农村看斗争地主的大会,那些被斗的人,有些还是孩子,裸膝跪在碳渣上,双膝血流斑斑,惨不忍睹。
  • 大纪元
    血纪(9) 2011/10/06
    以我这种父亲仍在狱中服刑的“反革命”家属,在这种压力下,对“政治”敬如鬼神,自觉“矮人一等”。这种很深的“阶级烙印”,使我每闻“反革命”...
  • 大纪元
    血纪(8) 2011/10/05
    工科学子们的大鸣大放,只局限于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直接发生关系的班干部们。别说年龄还未满二十岁的陈思、郭英华,恐怕就连重大最受人尊敬的党委书...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