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研究:挫折次數越多 越容易走出困境

人氣: 54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4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謝如慧編譯報導)人生難免挫折,每個人經歷的不幸也許相似,但過程和結局卻迥然不同。有人能很快走出挫折悲傷,甚至開創出一片新天地;有人卻難以自拔,從此一蹶不振。這種差異背後的原因何在?性格、基因、社交網絡還是人生經歷?最新研究結果表明,磨難能錘煉人的意志,人們遭受打擊的次數直接影響著從挫折中恢復的能力以及恢復的速度,而且挫折還能強化人們心理自我治療的能力。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了有關對抗挫折能力研究的最新成果。美國密蘇里大學心理學家金博士(Laura King)認為,人們即使不乏豐富的人生經歷,但完全無法準確預見自己真正遭到打擊時的表現。顯然多數人的挫折與傷痛是可以隨著時間過去而慢慢復原,但是沒有人能夠確實預測誰會快速振作以及誰會陷入長期的絕望。抗挫能力還是一個充滿了未知數的研究領域,科學家也在尋求答案。有的試圖用單一基因的差異對抗挫能力做出解釋,但都沒有能夠找到充分的論據。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心理學家寇恆席爾佛博士(Roxane Cohen Silver)表示,研究結果顯現遭遇挫折的次數可能是關鍵。人們每次必須面對與克服負面經歷時,都會迫使他們去瞭解自己的能力,瞭解周邊可給予幫助的人際網絡,知道誰是真正的朋友。這種形式的學習,對於應對下一次的挫折極有價值。

該項研究論文發表在《人格和社會心理》期刊,分析數年來通過互聯網對近2,000名成年人的精神狀態進行追蹤調研的結果。受調者涵蓋全美18-101歲的成年人,並且詳細列出他們在受調前後所經歷的不幸事件,包括離婚、喪失親友、罹患重病以及遭遇自然災害,而其中有194人表示,他們從來沒有遭遇過研究者所列出的37項不幸事件中的任何一種。

令研究者感興趣的是,這194人既沒有與世隔絕,也不屬於年輕一族,更不是超級認真或獨特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們對生活的滿意指數並不是最高的,其幸福感和那些有著十幾次人生挫折記憶的人群處於同一水準。從調查回饋來看,那些記憶中受挫2-6次的人群,在多項幸福指標上得分最高,同時在最近遭受的打擊中,也表現出了最強的韌性與恢復能力。

簡而言之,堅韌的精神和強健的身體一樣,都需要經過錘打與磨練,不過一旦超過極限,就會適得其反,導致崩潰,就像那些經歷挫折超過十幾次的受調者,幸福感並不高。寇恆席爾佛博士總結指出,當這些人在經歷不幸事件時,確確實實處於痛苦之中,我們根本無法將他們的痛苦減到最輕,但研究似乎表明,如果有這麼幾次經歷,但不要多,你就能從中有所收穫。

不過其他研究者對此研究所持的態度更加謹慎。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伯納諾(George Bonanno)認為,調研結果的反映也許是記憶的一種伎倆,因為越是悲傷的人,越容易回想起更多過去遭受的不幸,這便可說明「經歷不幸事件的次數多」與「目前情緒低落」之間的相關性。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西里博士(Mark D. Seery)表示,針對不曾遭遇不幸事件的這些受調者,要解釋這種相關性並不容易。相較於記憶中有許多不幸遭遇的受調者,那些不記得有不幸事件,或只想起一次不幸事件的受調者,目前的生活境遇更糟糕,所以他們願意承認目前過得不如意,卻想不起那些沉重的事件。


研究發現,善於運用自我治療能力的婦女,在重大打擊後不容易得憂鬱症。(Photos.com)

經歷不幸事件不僅能夠讓人調整期望、認清誰是真正的朋友,還能讓人減少負面情緒,發揮自我治療能力。美國丹佛大學和瑞士巴塞爾大學合作的最新研究,讓78名婦女觀看一段傷感電影的剪輯片段後,測試她們利用再評估(reappraisal)技巧緩解悲傷情緒的能力。

很多人在遭遇壓力情境時,由於無法改變現實,很自然地就會運用這種再評估能力,將先前判斷為傷害或威脅的情境再評估為沒威脅或有利的情境,把令人痛苦的因素從情境中去除。比如對自己說:「我不害怕行動,只是缺乏把握;我沒有掌握全部的資訊等。」

這項研究發現,善於運用自療能力的婦女,在重大打擊後不容易得憂鬱症。從這個角度看,也許通過幾次威脅性的或令人沮喪的不幸遭遇的磨練後,人們在思考問題時能更純熟地使用這種心理技巧。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抗壓能力的研究都表明了一點,失業、離婚或失去房產等不幸事件雖然曾經給人們帶來痛苦、憤怒和困惑,甚至讓人迷失或自我懷疑,但也有其積極的一面,儘管其正面作用在當時不一定馬上表現出來。

正如金博士所言,當你從不幸中走出來之後,一個最根本的收穫就是,你可以自信地說:「它或許曾經擊垮我,但我還是挺過來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