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2

作者:张戎 译者:张朴
font print 人气: 388
【字号】    
   标签: tags: , ,

《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

献给: 未能活着看到这本书出版的我的姥姥与父亲

书中家庭成员及著名人士绝大多数是真名,其他人名均系虚构,所做的事情则是若干真人真事的合成。– 张戎

一 “三寸金莲”

嫁给军阀为妾(一九零九-一九三三年)

我姥姥十五岁时,就嫁给一个军阀作妾。这年是一九二四年,在大小军阀的割据下,整个中国战乱频仍。婚事是姥姥的父亲精心策划、刻意安排的。当时,那位军阀身居北京北洋政府警察总监要职,地位显赫,权倾一时。而姥姥的父亲不过是东北的一座偏远小城——义县警察局的职员。
  
义县位于长城以北一百里处,距北京二百五十公里。它与中国多数城市相似,建得像座堡垒。自唐朝以来,它就被三十米高、十二米宽的城墙团团围住,城墙上修建了雉堞,和按一定距离分布的十六座箭楼。箭楼卓然有序地点缀其间。宽阔的城墙顶部可以纵马驰骋。东、西、南、北四门扼守人城要道,城门之外筑有瓮城。深邃的护城河环绕者,为小城平添了几分幽远的气息。
  
小城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钟楼。过麻古朴典雅的黑褐色石头建筑始建于六世纪,是当年佛教传人该地的产物。每到夜晚,报时的钟声清晰悦耳。一旦出现火灾水患,钟楼便作报警之用。义县是个繁华鼎盛的商业小城,四周的平地地带盛产棉花、玉米、高粱、大豆、芝麻以及梨、苹果和葡萄。再往西去的草原和丘陵,放牧着绵羊与牛群。
  
我的外曾祖父杨汝山生于一八九四年,当时满族皇帝统治整个中国。满族发祥于东北,当他们大举入关,攻城陷地,于一六四四年征服全中国时,属于汉族的杨家先辈为了谋生而闯关到了东北。外曾祖父是杨家的独子,担负着杨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重任,所以他在杨家的地位非同小可。他被送进当地最好的学堂受教育,期望着有朝一掰通过考试踏人宦途。当官历来是中国男人热衷追求的目标。当官就有权,有权就有钱,没权没钱的人是无安全感的。中国向来就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正义没有保障,甚至被制度化,官吏们掌握着对百姓生杀予夺的大权,仕途因而成了那些出生非显贵家庭的孩子脱离困苦环境的唯一出路。
  
外曾祖父的父亲决心不让儿子步其后尘,当一个毡匠。他撙节开支,督促全家人拚命劳动挣钱为供儿子读书。妇女们不分昼夜地干活儿,为裁缝铺老板缝衣、做钮扣。由于长年累月吃力地重复同一个动作,她们的手指关节都变得红肿僵直。为了省钱,她们把油灯捻到最小,暗淡的灯光严重损伤了她们的视力。
  
外曾祖父十四多结婚,妻子比他大六岁。当地人说:“女大三,拖金砖”。“大妻子”的重大责任就是带大“小丈夫”。外曾祖母的命运是那个时代中国女人命运的一个缩影。她是一位吴姓皮匠的女儿,由于家庭既非书香门第,又无人在朝作官,更因为她是个女孩,所以没有正式的名字。因排行第二,大家就索性管她叫“二丫头”。“二丫头”还在襁褓中时,父亲就去世了,由伯父抚养。她六岁时的一天,伯父请一位朋友来家里吃饭,在饭桌上指腹为婚,将“二丫头”许配给这位朋友妻子腹中的胎儿——只要将来出世是男孩,就这样,外曾祖父尚未出世便与外曾祖母订了婚,真人直到结婚才见面。
  
十四年的宠溺有加,外曾祖父直到结婚时还奶气十足。洞房花烛夜,他竟无力进洞房,闹着要睡在母亲房中,他是睡着后才被抱回新娘炕上的。但是,尽管外曾祖父连穿衣都要人帮忙,却懂得怎样“种孩子”。一年之后,姥姥出世了。那是一九零九年五月初五。姥姥的命似乎比她母亲好,因为她有个正式的名字:玉芳。
  
姥姥出世时,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年的满清帝国已摇摇欲坠。一八九四~一八九五年,日本进攻东北,大败清军,满清政治开始丧失在东北的领土。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在镇压义和团事变之后,一部分军队进驻东北,一部分则沿长城一线布防。一九零四~一九零五年,日俄战争在东北平原决胜负,结果日本战胜,从此成为东北最重要的外强势力。一九一一年,五岁的皇帝溥仪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深孚众望的孙逸仙博士当了临时大总统。
  
新政府却很快就分崩离析,国家被军闽割据。政权更迭导致的权力真空和道德沦丧。许多人用金银珠宝设法贿赂权贵,以期爬上高位。我的外曾祖父没能积攒足够的钱,到了三十岁时,仍窝在家乡义县当个警察局里的职员。不过他心里却另有打算,因为他拥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财产——她的女儿。

* * *

我姥姥算是个美人胚子。瓜子脸,细腻而富有光泽的皮肤,浓密黑亮的头发梳成独辫垂到腰上。大部分时间,女人只能文静,姥姥也就显得文静。但矜持的外表下,她充满活力。她的削肩柳腰是当时美的标准。然而,姥姥最宝贵的财富是那对缠过的小脚——三寸金莲。
  
姥姥两岁时开始缠脚,她的母亲先将除拇指以外的所有脚趾向内弯曲贴在脚底,接着用一条二十尺长、两寸宽的白布一层层紧紧裹住,然后逼着姥姥走路。姥疼痛钻心,哭着、叫着、不肯动。但不走就打,不走就不给饭吃。开始时,姥姥只能扶着炕沿慢慢挪动。几个月之后,渐渐有些适应了,她母亲就用一块几十斤重的扇面大磨石,压在她脚背上,以折断脚趾的骨骼。姥姥这次不再是哭喊,而是嚎叫,垂死般的,苦苦哀求母亲住手,母亲只好用一块布塞住她的嘴。
  
缠脚持续了好几年,以防止压碎的骨头重新长回去,多少年来,姥姥就在这种难以言喻的剧痛中挣扎生活。每当她乞求母亲松开缠脚布时母亲只是流泪叹息,一遍一遍地说:“闺女,不是妈狠心,是为你好啊!如果你有一双大脚,将来可怎么办啊!”

在那个时代,姑娘出嫁时,从花轿中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由婆婆撩起长裙下摆,查看脚的大小。如果不够小,婆婆会勃然大怒,甩手而去,丢下孤立无援的新娘,面对来自夫家亲戚朋友鄙视和指责的目光而无地自容。脚大往往是因为母亲心软而过早拿掉孩子的缠脚布。当孩子长大受到夫家的轻蔑并为社会所不容时,她会怪罪母亲。
  
中国女人缠脚的习俗大约有上千年历史,始于宫中的妃子。据爱好鉴赏女人的人说,缠脚妇女的蹒跚步态是“弱柳迎风”,他们还会因为玩赏穿着绣鞋的小脚而倍感刺激。即使在女孩子成人时,缠脚布也不能拿掉。只有到了夜间上床时,才可以用软底鞋代劳。男人很少见到裸露的小脚。解开裹脚布的小脚通常被坏死的皮肉覆疬,而且散发臭气。姥姥一年所受的痛苦,我有一些印象:每当我们逛街回来,她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脚泡在热水盆里。随着一阵细微而轻松的叹息声,她脸部因痛苦而扭曲的肌肉顿时松弛下来。然后,她用小刀切去脚底的死肉,用剪刀剪去不断生长并刺入肉中的指甲。
  
姥姥缠足恰适逢缠足之风即将根绝之时,姥姥的妹妹在一九一七年出生,便逃过此劫。但在姥姥的成长时期,像义县这样的小城中,小脚仍被多数人认为是美满婚姻的必要条件。不过在外曾祖父雄心勃勃的嫁女计划中,仅有小脚还是不够的。她把女儿送进当地一所建于一九零五年的女子学校。还让她学象棋、麻将和围棋,学画画、刺绣。姥姥最喜爱的图案是鸳鸯,常把它们绣在自己的绣鞋上。外曾稚父为使她的才艺更加完备,还礼聘老师教她弹古琴。
  
姥姥终于出落成小城的一朵名花。当地人说她在同辈女孩子中是“鹤立鸡群”。一九二四年,姥姥十五岁,按当地风俗,已是吹吹打打送女出嫁的时候,然而她仍待字闺中。外曾祖父开始寝食难安了,担心女儿年华老去,失去他平步青云的唯一机会。就在这一年初大显身手,北洋政府警察总临薛之珩到义县视察,给了杨汝山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待续)

--转自新唐人
http://www.ntdtv.com/xtr/b5/2012/11/26/a796774.html.-【禁书】张戎《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二).html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英籍华裔作家张戎和丈夫哈利戴共同撰写的《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中文版9月6号正式在美国、香港和台北同时发行。张戎说,她希望读者能从一个崭新的角度了解毛泽东。
  • 英藉华人女作家张戎与丈夫乔.哈利戴完成了一本让世界惊讶的书——《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毛》书并非一般的毛泽东传记,因为哈利戴懂得多国语言,也因为张戎之前的一本著作《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中英文版本都很畅销(全球销量达1,200万册),容许夫妇两人可以花12载专职研究毛的故事。最近张戎专程来香港,介绍《毛》书中文版。她认为,《毛》书的中文版比其它语种版本更重要。没有追问张戎为什么,可能是出于民族自救的心情:唯有知道真实的历史才可能避免历史重演,才可能放眼未来。
  •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本想做个读书笔记。就是把我们从小被告知的以上诸条写在一边,把张戎书里告诉我们的写在另外一边。可是,拿起书后一口气读完,没有时间详细的整理。我推荐大家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做一些这样的对比。你会被多年来被欺骗的感觉震惊!
  •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是我们积12年心血研究写成的书,目前已有近30种文本,全球销售量逾百万册。去年9月,香港开放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简称《毛传》),在台湾上市后,立即得到媒体的广泛报导,读者回响强烈。正当热销之时,《毛传》在台湾的发行突然被中断,迄今已达4个月之久。
  •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萧融报导)《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书作者张戎,本周末应台湾侨团邀请在洛杉矶演讲。张戎在演讲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从她笔下书写的毛泽东,谈到毛泽东遗留给今日中国的种种问题,也期望通过这次演说,让更多人了解毛泽东为中国带来的灾难,和中国百姓曾经遭遇的集体伤痛。
  • 【大纪元8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褚卢生洛杉矶二十五日专电)旅居英国的中国作家张戎今天指出,毛泽东与史达林、希特勒都是二十世纪的暴君,其中尤以毛泽东的罪行最令人发指;毛泽东除罔顾人命、罪孽深重外,最大的罪行是对中国文化的摧残,
  • (大纪元记者沉静报导) “新加坡作家节2007”特别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五位知名华人作家与诗人来新加坡,他们是流亡诗人北岛,中国大陆作家苏童和王安忆,台湾作家、文艺评论家蓝博洲,英籍华人女作家张戎。12月8日下午,在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举行了五场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会,受到热烈欢迎。
  • 毛泽东对西藏的战略,从来都是武力征服。一九五0年一月二十二日他跟斯大林会晤时,要求苏联派飞机帮他运部队进攻西藏。斯大林答道:“你们准备进攻,很好,是该制服西藏人了。”斯大林还建议毛向西藏和其他边疆地区移,说:”新疆的汉族人还不到百分之五,应当增加到百分之三十......所有的边疆地区都应当多迁移些汉族人去”。这成了中共的政策。
  • (大纪元记者李荣剑桥报导)4月29日,以《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书而轰动世界的华裔作家张戎女士受剑桥大学最大的社团,著名的剑桥联合会(Cambridge Union)的邀请,在其有着悠久历史的辩论大厅中,面对一百多位学生学者,进行了一场富有魅力的演讲,随后还回答了部分听众的提问,现场气氛互动热烈。
  • 2009年6月3-4日,旅居英国的民主人士以及国际人权组织大赦国际(国际特赦)在伦敦共同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六四的活动。在纪念六四20周年的重要日子里,寻求和坚守真相和真理的人们为了并不遥远的天安门之夜又聚在了一起。6月4日下午,著名华人作家张戎女士参加了在伦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举办的“六四学潮二十周年研讨会”。记者在研讨会休息间隙采访了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