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使用护肤品过敏? 化学防腐剂是祸因

化妆 (摄影:EastWest Imaging/Fotolia)

人气: 375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07月19日讯】(大纪元纽约编译报导)当心面霜,洗发水,保湿香皂和其他个人护理产品中含有导致皮肤过敏的成分,专家们研究发现这种化学成分能引起“流行性”皮肤过敏以及其他真皮疾病。

英国的皮肤科医生认为日用品中的化学防腐剂造成了过敏性皮肤病,而且情况正在恶化,医生们在递交欧盟委员会的信中呼吁“立即停止使用防腐剂(MI)”。

MI的全名是甲基异塞唑林酮(methylisothiazolinone),有时简称MIT,是日用品中普遍添加的化学防腐剂,能让化妆品安安定定的保持两至四年的标准品质,抑制细菌生长,防止细菌和霉菌长在化妆品里。

在美国和欧洲用它来代替有毒的苯甲酸酯,允许直接加进个人护理用品、化妆品、涂料、纸浆等产品中,被当地的监管机构都认定为安全和无毒。

防腐剂过敏进入高发期

但在现实世界中,却讲述了另一个不同的故事。许多人被发现接触防腐剂MI之后,出现严重的过敏和其他不良反应。

英国圣.约翰皮肤病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近3年内,MI过敏症状的患者数量在快速增加,以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St Thomas’s Hospital)为例,2010年仅出现一例MI防腐剂过敏患者,到2012年就变成了33例。

而且情况开始变得失控,“我们正处在防腐剂(皮肤)过敏反应的爆发期,这是我们以前从没有见过的大规模爆发”,皮肤科顾问医师约翰.麦克法登(John McFadden)博士在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说。“许多患者出现急性皮炎,脸部发红、肿胀。”

根据消费者监查组织——环境工作组(EWG)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果:MI属于中度危险物品,跟各种各样的过敏和免疫系统疾病有扯不断的联系,同时他们还证实“MI会造成脑细胞损伤和神经损伤”。

无独有于,今年五月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婴儿湿巾中含有MI防腐剂,导致家长手部皮炎的患病人数在急剧上升。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脸部,眼睑,手,手指和生殖器部位,都是含MI和MCI/ MI等防腐剂的湿纸巾易接触到的区域。

防腐剂浓度增长二十五倍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导,现在的个人护理产品中,MI的浓度高达百万分之100(PPM),比过去几年的配方浓度增长了25倍,以前的配方MI浓度仅百万分之四(PPM)。

以往MI与其他防腐剂一直混合使用,所以MI的浓度相对较低。但随着研究发现,其他化学防腐剂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纷纷被淘汰出局之后,MI成为仅剩的一剂化学防腐剂沿用至今。

少用含防腐剂的护肤品

那么怎样做才能避免接触到这种刺激性物质?英国利兹中心皮肤科的厄尔文(Unwin)医生说:“这种防腐剂使用得非常多,要不接触它,那很多日用品就不能用了,这不现实”。

一个折衷的办法就是尽可能的避免含有MI的产品留在皮肤上,尤其避免长时间的防腐剂残留(例如纸巾或身体乳液在身体上的残留),因为它们可能会增加皮肤过敏反应的风险。“

据报导,一些日化品公司已经开始悄悄地、自愿地逐步停止使用MI,但很多品牌如妮维雅(Nivea),湿地(Wet Ones),多芬(Dove)仍在使用MI。即使是一些广受欢迎的“天然”(natural)品牌,如像第七代(Seventh Generation)和小蜜蜂(Burt’s Bees)的产品配方中也有MI。

消费者可登录GoodGuide查询哪些产品含有MI。网址是http://www.goodguide.com/ingredients/53090-methylisothiazolinone。涉及洗发水、染发剂、沐浴露、洁面乳、洗衣液、洗手液、护发素、造型摩丝/嗜喱、乳液、泡泡浴10种产品。

呼吁政府采取紧急行动

“异塞唑林酮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这种新的过敏性疫情正在侵蚀欧洲人”。马噶力达.贡萨洛(Margarida Goncalo),欧洲社会接触性皮炎(ESCD)学会主席,在最近提交欧盟委员会的信中写道,“需要采取紧急行动。”

厄尔文说,欧盟当局和洗浴用品行业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建立日用品的安全标准。现在只有加拿大一个国家明确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防腐剂(MI)。

英国的约翰.麦克法登(John McFadden)博士在报告中要求立即暂停使用MI。“许多患者出现急性皮炎,脸部发红、肿胀。我觉得化妆品行业不能等着立法之后再动,要在情况变得更糟之前就着力解决这个问题。”

处理过敏“两步走”

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炎症,第一步是要找出病因。先看家庭医生,请求转诊到皮肤科医生进行皮肤贴布测试(patch test)。并带上你怀疑的导致过敏的产品包装标示,有经验的皮肤科医师会协助你进行皮肤过敏测试,让你了解哪些成分可能会让你过敏。

在家也可自测过敏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某些物质,可能因为浓度较低、或是接触时间短,所以症状较不明显。例如某些保养品、防晒乳在反复接触一、两个月后,症状才逐渐明显,因此病因常不容易察觉。

在家你可将怀疑的保养品连续几天涂抹在前臂内侧,试试看是否会引起皮肤的发炎反应。皮肤一旦“记得”某个过敏原,下次不管接触到身上的哪一个部位,还是一样会引起过敏,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为了节俭而重蹈覆辙!

第二步就是避免再接触。排除了过敏原之后,皮肤能否就此痊愈?那就要看病灶的严重程度而定。在发炎的早期,病灶仅轻微红痒时就立即停止接触,或许能不药而愈;如果红肿明显,想等它自己好几乎不可能,拖下去往往变成慢性湿疹,治疗起来更加旷日费时。
===================================
两种皮肤过敏的症状表现

一种是刺激性的皮肤炎。如果长期接触刺激性较低或是低浓度的刺激性物质,如清洁剂等等,对皮肤的伤害程度虽小却会逐步累积,造成慢性刺激性皮肤炎,病灶的皮肤变得粗糙、干燥、脱屑、角质变厚、感觉干痒或刺痛等。

另一种是过敏性的皮肤炎,比较复杂,要像侦探一样从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才能找到“凶手”。著名的染发剂过敏、金属过敏等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病人在第一次接触引起过敏的物质时,往往没有病状,但身体会“记忆”这个物质,这个“记忆”的过程,叫做“致敏反应”,大约经过数周之后,如果皮肤再次接触到该物质就会开始引起发炎反应。

刚开始在皮肤的接触部位有轻微的红疹、痒感,接触得愈久、次数愈多,红肿愈明显,甚至可能产生大大小小的水泡,或是水泡破裂、流汤流水、局部淋巴结肿大……。到这个地步,过敏的情形可能不再限于局部,开始出现全身搔痒、陆续在身体各处起一些奇痒的红疹或小水泡等全身过敏的现象。

(责任编辑:林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