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揭密:針灸為何能止痛?

人氣: 20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2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平編譯報導)最近二項研究找到針灸為何能止痛的機轉,提供了現代科學的解釋。一是發現針灸會刺激人體產生腺甘酸(adenosine),腺甘酸的作用類似麻醉劑利多卡因(lidocaine)。二是腦部的核磁共振掃描也顯示,針灸前後腦部控制痛覺的區域反應不同,揭開針灸緩解疼痛的謎底。

生化解讀

根據《生命科學期刊》(Life Science)報導,羅切斯特醫學中心的內得格(Maiken Nedergaard)博士實驗發現,針灸會刺激人體產生腺甘酸;腺甘酸是一種天然化合物,有調節睡眠,心跳和消炎的作用,也是天然止痛劑,皮膚割傷時會活化腺甘酸,抑制神經信號緩解疼痛。在中樞神經系統中針灸引發的信號,可以讓腦部分泌天然的止痛劑胺多芬(endorphin) ,科學家在針灸針到的深層組織中也發現這種化合物。

研究人員模仿正常的針灸治療程序,在一足疼痛的老鼠膝部一處穴位紮針,每五分鐘撚轉針一次,持續30分鐘。結果如下:

•老鼠身上的腺甘酸濃度可發揮作用時,針灸減輕疼痛達三分之二。

•除去老鼠身上的腺甘酸受體時針灸不起作用。

•腺甘酸在組織中發生作用時,無須針灸疼痛就會減輕。

•針灸治療中和剛剛完成後,針紮處腺甘酸的濃度是針灸前的24倍。

醫療團隊在了解腺甘酸的作用後,接著研究癌症藥物「脫氧助間型黴素」 (deoxycoformycin)加上針灸的效果,因為這種藥物可使組織難以移除腺甘酸。結果發現使用這種藥物之後針灸的效果大增,肌肉中的腺甘酸含量提升三倍,緩解疼痛的時間也延長了三倍。

內得格博士她認為:針灸在世界上某些地區作為主要醫療方式已有四千年歷史,但是因為缺乏完整的了解,人們一直對它的效果存疑;這個實驗對於針灸能夠緩解疼痛的機轉提供了一種科學的解釋。

核磁共振掃描

此外,德國艾森大學的雷仲(Nina Theysohn)醫師,於2010年11月北美放射線學會年會發表以核磁共振儀記錄18位受試者針灸前後腦部變化的結果。

雷仲醫師在受試者腳部裝上裝置接受電流刺激,受試者被電擊到痛得受不了時就呼叫,此時用核磁共振儀(MRI)記錄腦部的活動;MRI可以讓醫師了解腦部活動導致血流量增加之情形。然後在受試者身體右側三處紮針:大腳趾的趾縫、膝蓋下方、及拇指附近,並再次施予電擊,直到受試者痛到再次呼叫後進行一次MRI掃描。

二次掃描的結果顯示:受試者未接受針灸之前被電擊產生疼痛時,腦部掌管痛覺的區域中的一部份有劇烈反應,紮針之後,其中部份區域反應趨緩。

同儕醫師認為這個研究顯示,針灸藉著調控腦部掌管疼痛的區域而緩解疼痛,且研究人員能夠確認這些掌管疼痛的區域,有助於開發緩解疼痛的新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