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谷歌在中國的故事

李昕

人氣 71
標籤:

【大紀元3月25日訊】北京時間3月23日0點(美國東部時間22日中午12點),谷歌正式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登錄google.cn將自動跳轉到http://www.google.com.hk/,網頁下端顯示「歡迎您來到谷歌搜索在中國的新家」,經測試,Google不再對「法輪功」、「天安門」、「六四事件」等敏感詞彙進行過濾。

Google搜索引擎退出中國大陸成了一時間的熱門話題。對於很多人來講,這件事情十分突然,可知情者對此並不感到意外。縱觀Google四年的歷程,應該說不僅是Google,國際上的大企業退出中國也只是時間問題。

畫餅的魅力

IT行業競爭激烈,隨著產業的成熟和企業激烈的競爭和兼併,要在這個行業中占穩一席之地,只能當第一,不能當第二。為了這個目標,各個公司都在不斷的拓展業務,擴大地盤。隨著2000年,IT行業泡沫破裂,各大公司都感到了一份生存的壓力。而中國大陸趁著這個機會打出了「大國崛起」的牌,給各大公司,各國政府畫出了一張「市場潛力巨大」的大餅。

一時間,向中國投資,似乎成了各大公司的生存之道。它們不顧成本,不管是否盈利,為了在那塊畫餅中分得一片無用的份額而忙不迭的和中共政府談條件,放棄基本的良知道義,不顧中共政府對法輪功的迫害,對中國訪民的壓制, 對自然的破壞和對百姓的剝削。Yahoo衝進去了,結果在中共的壓力下,因為出賣記者師濤而聲名狼藉。微軟也在中國打打拚多年,好不容易做成了上海政府採購一單生意,結果「上海大客戶版」成了Windows XP的盜版主要來源。

雖然行動遲緩猶豫不決,但Google對中國三億網民的市場還是有所期待的。早在2000年9月,Google就針對華文世界龐大的互聯網用戶推出了中文搜索服務。為了能在大陸有一席之地,Google曾經投資過網易,結果因為和中共的審查制度格格不入而作罷,後來,Google又試圖購買百度可最終也是以失敗而告終。2003年Google中國在上海長樂路989號,世紀商貿廣場20層租了整層辦公樓設立了辦事處,標誌著其在中國業務的開拓上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2004年10月,Google china推出了「Adsense」廣告模式,以會員的形式來吸引更多的網站廣告發佈平台加盟Google谷歌中國。結果2004年-2005年,Google沒有在中國大陸做任何營銷的情況下,中國大陸的營收達到2400萬美元。

對於世界第一大互聯網巨頭來講,這點錢實在是不算什麼,可這白來的錢還是調起了Google的胃口。最終決定進軍中國大陸。

進軍中國坎坷路

Google做事小心謹慎,尤其是對中共這樣的集權政府,Google知道和中共合作就要放棄自己所堅持的「不做惡」的價值觀,至少是在大陸這塊地方。不過作為國際大公司,習慣了法制社會的一切,Google在中共這個流氓面前還是顯得嫩了一些。

眾所周知,互聯網企業的主要利潤來自於廣告,在中國,當時比較成功的模式是渠道代理制,也就是找個代理商,幫著打理廣告,但這和Google的在線模式非常不同。2005年初,Google曾經與部份國內網絡服務商進行秘密調研,以決定市場策略。調查後的結果是,Google不應該用代理,而是像以前一樣給客戶一個平台,讓他們自主經營,但鑒於中國的情況,應該提供服務,收服務費,客戶省下代理費,得到更好的服務,這不是件好事嗎?按照中國的說法,這叫「雙贏」。所以Google對中國的營銷策略應該是「直銷加服務」。

不過Google對中國市場十分謹慎,它知道這些在中國的大代理都是有政府背景的,你要不分他們一杯羹,那你麻煩就大了。所以思量再三,它決定還是按照中國的規矩來,在2005年8月正式授權中國代理商的方式走出了「Google在中國網絡營銷服務市場的第一步」。

一些業內人士對此十分惋惜,Google可以做漢化版本的軟件,可讓他們的經營團隊在中國大陸「本土化」,真正明白中共當局的不講規矩和「流氓思路」,那它顯然是還沒有交夠學費。進入了「中國模式」,那就只能按照中國模式來運作,那也就像所有的國營企業一樣要受到「黨婆婆」的氣。

在Google進入中國前,中國互聯網廣告最大的份額是被百度佔據,它已經和中國最知名的網站達成了合作關係,比如搜狐、網易、tom.com、甚至新浪也一度和百度合作。

而2006年4月,Google正式進入中國之前,慧聰國際和中國搜索聯盟忽然宣傳獲得了重大的廣告機會,聲稱:「為了對抗即將進入中國的Google,3月底,我們搶在Google之前開始推出針對企業及個人的搜索排名服務。」中國搜索聯盟是慧聰國際和中國網共同牽頭結成的一個事業體。由於國務院新聞中心下屬的中國網具有強大的政府背景,中國搜索聯盟旗下聚集了國內200餘家網站,其中包括同樣擁有政府背景的人民網、中國日報網、東方網、南方網、北方網,以及全國各地政府的網站。

Google進軍中國大陸可謂是多災多難,除了市場不樂觀外,Google.cn和Google.com.cn都已經被大陸的某公司搶注。為了保有這兩個域名,Google不得不花了大價錢把域名買了回來,知情人士拒絕透露具體金額,但表示「應在百萬元級別」。不過沒關係,誰叫Google「不差錢」呢?

緊接著,Google要物色一個在中國能幫著它撐門面的人。上海辦事處的古永鏘顯然級別太輕了,他不過是搜狐的前COO,雖然他有足夠的「中國經驗」,可世界級大公司的運作,對他來講還是太重了一些。於是,Google找到了微軟中國的總裁李開復。為了這個事情,微軟和Google曾對簿公堂。後來達成非公開協議來解決各項問題,各方對此協議都表示滿意。應該可以肯定的是為了李開復,Google一定開出了微軟滿意的價格。

為了進入中國市場,Google不得不放棄原則,以滿足中共的需要。正如後來Google事業發展部總裁,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多姆德(David Drummond)在名為「A new approach to China」的博文中所寫的:「我們在 2006年1月在中國推出了Google.cn,因為我們相信為中國人拓展信息獲取、加大互聯網開放的裨益超過了我們因在網絡審查上做出讓步而帶來的不悅。當時我們明確表示,我們將在中國仔細監控搜索結果,並在服務中包括新的法律法規;……」

2006年4月12日,Google CEO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訪華,與Google中國區兩位總裁李開復、周韶寧共同宣佈Google全球中文名稱「谷歌」,意喻「豐收之歌」。從此正式走入中國市場。隨之而來的是海外媒體大量負面的報導,說Google背叛了它「不做惡」的宗旨,開始和中共同流合污了。

由此看來,雖然Google被中國的網民千呼萬喚,可是並不受中共當局和中國市場的歡迎,它就像後娘養的孩子,到中國後,注定要過著吃不飽,穿不暖,到處受氣的日子。可它為了能進這個後娘的家門,還要放棄自己的宗旨,得到一份惡名,遭社會的唾棄,所以這個決定可以說是賠大發了。

ICP牌照,海外互聯網公司永遠的痛

ICP牌照是中共為了控制互聯網公司而制定的「中國特色」的執照。是中共當局對互聯網公司執行的許可證制度。ICP證全稱「《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互聯網信息服務」是指通過互聯網,向上網用戶有償提供信息或者網頁製作等服務活動。經營性ICP,經營的內容主要是網上廣告、代製作網頁、有償提供特定信息內容、電子商務及其它網上應用服務。根據中共當局的《互聯網管理辦法》規定,經營性網站必須辦理ICP證,否則就屬於非法經營。

儘管國際大廠商們都表示了屈服,可是至今,無論是卑躬屈膝的雅虎,還是掛牌賤賣Windows XP的微軟,都沒有為他們的互聯網拿下ICP牌照。到目前為止,Yahoo用的是3721的牌照,微軟的MSN為了在中國混下去,不得不和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出錢出力,還要白白讓出50%的股份。Google這個後娘養的孩子就更沒戲。不得不走後門,用的是「趕集」網的牌照。

不是這些互聯網公司不申請,或者不遵守法律,而是中國根本就沒有法律,你來申請,那就要看你「關係」走到了沒有,「進供」是否讓當局滿意。這些對於Google來講都太複雜了,要不Google幹嘛要把微軟的李開復挖過來呢?就是因為李有多年在華打交道的經驗嘛。

不過中共對Google更嚴厲一些,因為它對Google的宗旨「不做惡」十分忌諱,尤其對Google創始人之一布林更是有所忌憚,布林時不時拋出一句 「如果無法在提供信息服務與滿足中國政府要求之間建立平衡,會重新作出評估」更讓它覺得Google的不可靠。反正ICP牌照審批也沒有時間限制,那你就等吧。

各個世界級的大公司雖然各顯神通,或打擦邊球,或交買路錢,最終都別彆扭扭的進了中國市場,但有了ICP這張王牌,中共當局可以說是徹底掌控了這些公司在華的經營權。這些公司聽話還好,只要不聽話,隨時都可以告你違法經營!

李開復辭職

2009年9月4日,在Google中國當了三年總裁的李開復離開了Google,走的時候,什麼也沒說。據說他是有自己的追求,要自己開公司。這純粹是鬼話。

其實早在2009年6月27日,各大媒體都報導了Google受到中共當局的譴責的消息。據中共當局的喉舌們報導,Google很黃很暴力。Google當然很重視這個事情。再傻的人也明白,中共當局找麻煩,絕不是因為「很黃很暴力」,說起來,Google上的內容比起人民網來好多了,至少你不想看,Google不會強制你去搜索那些內容。

Google也很奇怪,該過濾的過濾了,該讓步也讓步了,以李開復的「中國經驗」,各個地方的份子錢,保護費也肯定都按時打點了,怎麼非要和Google過不去。

原因就在Google.com上。

Google在中國登錄,那用戶可能就不光用Google.cn,作為搜索引擎的用戶,誰都想搜多點內容,搜新奇的內容,Google.cn和百度沒什麼區別,那很多人就會從直接上Google.com,儘管搜索結果有些網站連不通,可網頁快照仍然能透露不少信息,這讓中共當局十分惱火,這不是幫著「境外反動組織」反對「共產黨」嗎?所以,中共的喉舌就開始發飆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兩種辦法:

第一,將Google.cn和世界上所有的Google服務器完全斷開,獨立運作,而Google其它的服務器被Google自己屏蔽

第二,將全世界Google的服務器全部加上令中共滿意的過濾,在全世界範圍內按照中共當局的意思提供搜索結果。(微軟的bing就是這樣,對一些內容進行了屏蔽,對法輪功問題,它將中共的宣傳放在比較靠前的位置。)

作為一個公司,第一個建議顯然不合適,而作為一個獨立運作的公司,第二種方法更不可取。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離開中國。

當然,在中國投資四年,投入那麼多,Google是不甘心這樣走的,於是,Google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談判。Google開始招李開復進Google的時候,目地就是讓他搞定中國那邊的事務,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他們要求李開復解決這個問題。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李開復發現,這雙方是無論如何無法「和諧」的冤家,於是就找了個藉口溜了。在中國的外企幹了十幾年,他是在厭煩了這充滿了黑幫、流氓和奸商的中國生意場,於是,他成立了個創新工廠,幹自己的老本行,做科學研究去了。

李開復離開Google中國後不久,2009年10月23日9點21分,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的主任胡延平通過新浪微博透露「確切消息:Google開始撤退,所有在中國境內的服務器全部搬走。」

此後,Google指責中共的黑客屢查不絕的針對Google產品的密集性攻擊,尤其以某由民間起草的宣言所用來收集簽名的Gmail郵箱、中國異見份子的私人Gmail郵箱、以及用於傳播性的部份Google Docs頁面為攻擊目標,實際上這些攻擊並未觸及Google的企業利益,或者說,攻擊行為巧妙而好心的繞過Google,希望用定點打擊的方式以最小的影響幹掉目標對象,但是Google顯然認為其產品用戶遭受侵犯就等同於企業遭受侵犯,借由美國政府與中國政府開展談判無效後,Google選擇了放棄,從此拒絕服務一個極權國家。

最讓Google總部感到憂慮的是,有證據表明,谷歌公司內部的某名員工從去年以來就一直在竊取Google部份產品的源代碼和運作程式,並且提交給了Google公司以外的組織或機構,Google開放給其工程師的權限相當的大,底層的員工都可自由訪問Google70%以上的產品代碼,這也是因為 Google有自信認為其他競爭對手即便是開發出了一模一樣的產品也無法在服務和品牌上做得比Google更加出色,但是Google並沒有意識到代碼外流的另一種後果,獲取那些代碼的人並不想與Google做市場競爭,他們只想藉以技術手段更加完善破壞行為,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對Google的逼迫一直沒有消退,反而伴隨著國內對於互聯網的全面收縮更加誇張了,中國網絡管理部門曾經要求Google對其每一條搜索結果實施審核,以避免不被允許瀏覽的信息在其搜索頁面呈現(也正是因為這一條要求的限制,飯否(最早的中國模仿twitter的網站)一直到現在都無法開放),Google認為這是荒謬且粗暴的,其公關部與中國政府週旋了數年,用上了各種手段(包括極具中國特色的)予以拖延,而中國政府給予其「不誠」態度的懲罰則是至今以來潑給Google 的各種污水。下面是中共當局在四年中給谷歌製造的各種麻煩:

2006年2月 牌照門
2006年 11月 辭職門
2007年 2月 地圖門
2007年 4月 詞庫門
2007年 5月 抄襲門
2007年 6月 報告門
2007年 7月 流氓軟件門
2007年 8月 惡搞門
2007年 10月 稅務門
2008年 3月 抄襲門2.0
2008年 3月 漏稅門
2008年 6月 捐款門
2008年 6月 洩密門
2008年 11月 廣告門
2009年 1月 低俗門
2009年 4月 低俗門2.0
2009年 6月 涉黃門
2009年 10月 版權門
2009年 12月 涉黃門2.0

北京時間2010年3月23日凌晨,Google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律官大衛‧德拉蒙德公開發表聲明,指責中國黑客攻擊,正式宣佈關閉 Google.cn,停止對谷歌中國搜索服務的「過濾審查」,並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谷歌公司稱打算繼續在中國的研發工作, 並還將保留在中國的銷售業務。並一再重申,這個決定是美國Google的運作,不希望Google中國的員工因此而遭受迫害。

Google虧本了嗎?

Google在中國的經營狀況並不容易,總部對於谷歌中國的盈利能力沒有太多意見,畢竟中國的互聯網環境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荒唐和艱難,能夠佔據第二名的市場份額並沒有超過Google總部的耐心程度,但是因為谷歌中國在維持這個份額數字的同時所付出的成本遠遠超出了美國IT小子們的想像,這個成本不單指的財政成本,更是博弈成本,Google的信條一向是做好服務,然後讓用戶去選擇,沒想到在中國,這樣簡單的前因後果中間竟然夾雜進入了棋盤中的暗流湧動,到了最後,人們都不再談論Google哪項產品做得好可以增大多少市場份額,而是說,該怎麼去打點某個國家電視台,修改其第二天將要報導的稿件措辭, 以便這個國家的人們不對Google繼續滋生負面印象。

美國政府一直沒有停止過Google與中國政府之間的斡旋工作,但是由於中美之間的債務關係使美國政府在當中起到的作用並不明顯,美國國會對此也相當不滿,所以具有更強硬姿態的希拉里被推了出來,1月7日她在白宮宴請了美國科技業界的旗艦人物,包括Google的首席執行官 Eric Schmidt、Twitter聯合創始人Jack Dorsey、微軟首席研究與戰略官Craig Mundie、以及思科市場總監Susan Bostrom等人,在晚宴上希拉里提出了幾項議題,希望面前這些全球互聯網精銳們能夠共同推動新技術領域的發展,使互聯網能夠被更加自由的為人們所應 用、並且要找到合適的方法降低應用門檻、打破人為阻隔。

應該說Google退出中國的舉動實在是非常聰明的一步。儘管豐收之歌沒有唱下去,可是,退出中國給它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Ross Sandler認為,中國對Google來說是個高增長的機會,但不是主要收入來源。Google每年在中國市場收入2至3億美元,僅佔Google 2008年218億美元營收的1.4%。Merriman Curhan Ford分析師Richard Fetyko表示,中國有著巨大的市場,但將流量轉化為盈利的在線廣告市場仍無法與美國和歐洲相提並論。目前Google 52%的收入來自美國以外的市場。

面對Google的明智舉動,有些被中國沒影兒的市場份額沖昏了頭的人還在「隔岸觀火」,殊不知那火早就燒到了自己的屁股底下。微軟CEO鮑爾默對Google退出中國一事評價說:「網絡攻擊每天都有,我認為沒有出現什麼異常情況,因此我對谷歌考慮退出中國不太理解。 我們每天都遭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攻擊,我認為其他人也是如此,我們沒看到什麼不同尋常的事情。」就像溫水裡的蛤蟆,對自己的未來懵懂無知,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微軟到了他手裡,越來越走下坡路。

而Google退出中國,在全世界重塑了「不做惡」的企業形象,甚至驚動了美國政府,由現國務卿希拉里出面,幫助它和中共政府斡旋,這在往常,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公關和花銷才能達到。這些回報所帶來的無形資產,對Google這樣的巨型企業來說,將以數十億,甚至數百億來計算。

有理由相信,Google的退出不是永久性的,用賀衛方近期的一句話來說:「你真以為這堵牆可以一直佇立下去?」可以預見的是不久的將來,當中共滅亡的時候,中國的老百姓也可以像世界其它各地的百姓一樣,自由的使用互聯網。Google的回歸只是時間問題了。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谷歌退出 陸媒調查逾8成受訪網民認為沒影響
中共迫谷歌屏蔽的關鍵詞之背後真相
谷歌決裂中共 大陸民眾渴望真相
BBC:谷歌的挑戰和中共的核心價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