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當年藝術贊助者話肖邦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章樂法國巴黎報導)今年是波蘭著名鋼琴家和作曲家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誕辰200週年。他當年的藝術贊助者「普萊耶勒鋼琴行(Piano Pleyel)」與巴黎肖邦協會(Societe Chopin a Paris)、喬治‧桑的故鄉音樂協會、沙托魯市(Châteauroux)聯合主辦題為「肖邦先生,生日快樂」的系列免費音樂會。

2月27、28日為期兩天的10場週末音樂會上,三種共60位鋼琴家給總計約2萬名現場觀眾詮釋了肖邦的所有鋼琴獨奏作品,日子也最接近當年肖邦在法國的第1場個人音樂會的日子,1832年2月26日。系列音樂會期間,我們專訪了「普萊耶勒鋼琴行(Piano Pleyel)」的藝術指導阿諾‧瑪理翁(Arnaud Marion)。他從2002年起負責普萊耶勒品牌的一切新戰略,以及普萊耶勒鋼琴行和普萊耶勒音樂廳的形象塑造。

記者:肖邦對於您、對於鋼琴世界意味著什麼?

瑪理翁:就他的(鋼琴)音樂的普世性而言,他大概是獨一無二的。我無論走到哪裏,人們都知道肖邦,都從演奏他的作品開始學鋼琴,我覺得他就是學鋼琴的同義語、鋼琴的同義詞。

另外,肖邦,當然還有李斯特(Franz Liszt)等,開創了獨奏演奏會的現代模式,也就是說,演奏者是明星,享有榮耀。而在此前,演奏者是不被看重的。

肖邦在音樂沙龍所表現的浪漫主義世界,就像其他人在文學沙龍所表現的一樣。他和人們分享音樂。他首創了「漫步(Ballade)」這種自由表達的曲式。

他還對普萊耶勒鋼琴情有獨鍾,因為他是唯一只在鍵盤上作曲的人,他不寫譜子,因為他需要聽到聲音。那時鋼琴很少見,要高技術,機械裝置質量要特別高。普萊耶勒鋼琴是當時兩大品牌之一。普萊耶勒鋼琴更賦予歌唱性,給藝術家以更多的自由空間。而肖邦是個非常細膩的人,他可以演奏雄壯的音樂,也可以很平靜地演奏,他需要非常豐富的調色板,以賦予音樂以色彩和靈魂。他還很喜歡歌劇。所以他需要賦予歌唱性的鋼琴。

記者:肖邦和一位法國女士、也就和法國有不解之緣

瑪理翁:其實,他當初到巴黎時並沒有打算留下來。他到處求學、旅行,從波蘭啟程,到奧地利、德國、到處走,後來到英國、巴黎。留在巴黎不容易,但他最終留了下來,並成為名人,他給巴黎的所有貴族教課,人所共知。

後來他和喬治‧桑(Geroge Sand)有了那段著名的愛情故事。兩人一起在Nohant、外省度過了很多時光。我個人覺得這構成了肖邦的生活、其為人、和他易衝動性格的一部份;他們去西班牙的Majorque島以躲避巴黎的社交圈;喬治‧桑帶他去很多文學沙龍和貴族沙龍。兩人的關係在弗雷德里克‧肖邦的創作中處於中心位置。

他說他喜歡普萊耶勒鋼琴因為它是法國鋼琴中最維也納式的鋼琴,那當然啦,因為普萊耶勒鋼琴來自奧地利。他有一定的混合性,因為他在波蘭長大,參加很多有民間舞的聚會,聽到瑪祖卡舞曲,浸泡其中。

弗雷德里克 ‧ 肖邦的作曲受到其故鄉波蘭的影響,也受到其生平的影響,時而平靜,時而衝動,我覺得這些都豐富了他的作品。


「肖邦先生,生日快樂」系列音樂會在普萊耶勒音樂廳的最後一場。(攝影:章樂/大紀元)

記者:誰最先有演奏肖邦所有作品的主意?

瑪理翁:是「普萊耶勒鋼琴(Piano Pleyel)」、巴黎肖邦協會(Societe Chopin a Paris )、喬治‧桑的故鄉音樂協會、沙托魯市(Châteauroux)四家主辦者的集體的主意。首先,大家認為要慶祝生日,而慶祝生日是不能向客人收錢的,所以我們要搞一個大型的、免費的、面向大眾的活動,這是決定的第一件事情。

接下來就是考慮要做什麼。我們想,所有人都會和最著名的鋼琴家辦獨奏音樂會。而我們在想,普萊耶勒的世界是什麼?那是一個藝術贊助者的世界:普萊耶勒曾經向肖邦伸出援手;也向聖-桑伸出援手,他在大廳裡演出時才11歲。

所以我們考慮,邀請名家演奏,但也要讓另一代鋼琴家演奏。我們請了10個明星鋼琴家,請了30個名聲確立的鋼琴家,20個有才華的年輕人,要在全法國尋找。我們策劃了三年,找了一年。

我們還決定,我們要在巴黎和外省都辦,因為肖邦在巴黎和外省都生活過。如果要以新穎獨特的方式慶祝生日的話,就要演奏他所有的作品,15個小時的音樂,來個真正的生日慶典。

您剛才出席音樂會看到了,作品是按時間順序演奏的。昨天從1830年開始,然後是1840年;今晚將以1849年結束。

記者:當初普萊耶勒家族是如何發現肖邦的? 

瑪理翁:肖邦到了法國後,很快就拜見了當時最著名的鋼琴家,叫卡爾克布萊納(Friedrich Wilhelm Kalkbrenner)。他建議教肖邦三年的課。在這個背景下,他把肖邦介紹給了普萊耶勒家族,他還在1832年2月26日組織了肖邦的第一場音樂會。起初是讓他在有百名聽眾的小型獨奏會,但從此肖邦開始了他的鋼琴生涯,因為他來自華沙,有斯拉夫氣質;他還是個高手,很厲害。所以普萊耶勒家族決定支持肖邦,幫他組織演出,出借鋼琴。

記者:肖邦與普萊耶勒鋼琴之間的軼事一二?

瑪理翁:當肖邦和喬治‧桑去西班牙的Majorque島時,他們請Camille Pleyel(當時的老闆)給他們寄一架鋼琴去。鋼琴卡在海關到晚了。結果,沒有普萊耶勒鋼琴,肖邦就拒絕作曲,也不演奏。他們在那裏總共呆了3個月,在後5個星期才有了鋼琴。他在這5個星期裡極其多產,完成了前奏曲,創作了好幾部瑪祖卡,好幾部奏鳴曲。這是最有名的軼事。

另一個小故事是,肖邦說:「當我感到激情,當我要表達我的音符時,我需要普萊耶勒鋼琴。」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鄧蘊詞、章樂法國巴黎報導)為紀念波蘭著名鋼琴家和作曲家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 肖邦誕辰200週年,「普萊耶勒鋼琴(Piano Pleyel)」、巴黎肖邦協會(Societe Chopin a Paris )、喬治‧桑德故鄉音樂協會、沙托魯市(Châteauroux)四家聯合主辦題為「肖邦先生,生日快樂」的系列免費音樂會。主辦方介紹說,為期兩天的10場音樂會上,三種共60位鋼琴家給總計約2萬名現場觀眾詮釋了肖邦的所有鋼琴獨奏作品。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馬克斯·布魯赫並不是第一個受到蘇格蘭憂鬱美感而有所啟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和海頓早在他之前編寫了數首蘇格蘭民歌,而門德爾松則由此創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以及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 數不清的故事,流轉在四弦之間。在這嶄新的世紀,請您來聽一首新的琵琶曲,將可蕩滌萬世愁情。
  • 神韻音樂除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配器、交響樂團的特殊編制,以及傳遞純善純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節目中,指揮陳纓還將為我們揭示另一個特點。它是什麼呢?
  • 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與古希臘神話有許多相似之處,天國與人間雖相距遙遠,卻又在關鍵時刻是相通的。曲子伊始,伴隨著大鑼聲響,看那滿天眾神,雲集在仙氣繚繞、金碧輝煌的天庭之上。創世主的法音在天宇中迴響,木管與豎琴的下行音型,描繪著眾神佛隨主層層下走入凡塵之壯闊景象。他們在人間開創了璀璨的文明,奠定了道德與文化之黃金時期。溫婉的弦樂彷彿仕女們爾雅靈動的舞姿,振奮的鼓聲猶如男子們蒼勁的步伐,讚頌著神傳文化在人世的輝煌!
  • 第一樂章(非常熱情的快板)充滿力量和柔美,同時有著強烈的音樂對比與強度。在曲式結構上,他遵循了古典奏鳴曲式,而其中很多的創新手法也為後來的音樂流派奠定了基礎。音樂開始立即進入的小提琴獨奏、提前寫好而非即興演奏的華彩,以及樂章間的緊密連接以致觀眾幾乎無法鼓掌⋯⋯這些對於當時的觀眾都是很新奇的體驗。
  • 第一樂章,時而高潮迭起,時而如夢似幻,極具張力的色彩變化,猶如置身一場冒險,遊歷神祕與狂喜,盡覽沉鬱與柔情,以那超然的心境,一睹絢爛的終局。此曲充滿了布拉姆斯的創作巧思,那扣人心弦的曲風與別具一格的意境,使其成為音樂長河中獨樹一幟的經典作品。
  • 這首完成於1877年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專門為大提琴和交響樂團所作。在當時的音樂界,音樂家們的品味早已從古典時期對精緻和規範的追求轉為浪漫時期對激情和戲劇性的渴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