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文化的根源

王昊天
font print 人氣: 96
【字號】    
   標籤: tags:

提起文化,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社會的各行各業都要通過文化的韻味和內涵去展現、交流、組合。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與我們朝夕相處,經常運用的文化,它的根源來自哪裡?任何事物從出現到發展都得有一個過程,它或許也像生命一樣遵循著成、住、壞、滅的規律。

人類這期文明始於大洪水退卻之後,在東、西方,幾乎在同一時期,出現了幾大正教,西方的基督教,東方的佛教、道教和儒教。這是文化歷史上,一個令人值得思考的現象,是不是人類文化的產生與興起,也同這些宗教有著極其重要的關係?

在東方,從古至今,無論一個生命是否信仰神佛,但起碼人們的思想深處,或多或少都含有善惡報應的因果定論,普世大眾都有一個基本的善惡好壞是非觀念。即使是那些最壞的惡人,做惡多端的罪孽者,他們的心理也是惶惶不可終日,他們提心吊膽惟恐自己的惡行,一旦被人發現後那可怕的下場。其實,這已經是善惡報應的心理體現,而善惡報應正是源於佛教。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興衰更替,人們常會說這是天意,或者一切皆有定數。任何的王朝興起時,都是氣勢洶洶的,而結束時,卻又都是灰不溜溜的。對這些王朝大起大落的變化,人們只一句天意,以如此淡定的思想,表達朝代之間的劇烈演變,頗顯出炎黃子孫思想的獨到和與眾不同。

無論「天意」也好,「定數」也罷,這些思想卻都是源於宗教的影響。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幾乎每一個朝代又都貫穿著仁義禮智信及中庸思想,而這些都是儒教思想的體現。而儒教又是屬於道家的。歷史上,孔子向道教始祖老子問禮,展現了其思想的上下承啟。

也許,崇尚無神論的中共會說,宗教的有神論都是搞迷信。說起迷信,我們看一看周朝,周朝在歷史上享國八百年。這在中國歷史上算是很長壽的一個王朝,但這一朝代形成文字的書籍很少。

周朝盛行占卜,也就是算卦。周文王時沒有監獄,對於罪犯是畫地為牢。《封神演義》中說,周文王很精通先天演數,很會算卦,而且極準,平民百姓都十分深信他的能力。有罪犯即使逃跑,也會被算出來。況且,周文王心胸高遠,敬賢德,遠小人,對百姓又非常的體恤。在歷史上,周文王是被史學家公認的一位賢德君主。

這一賢明的君王,帶頭「搞迷信」,不僅開創了周朝八百年的偉大基業,而且也留下了王者以仁德治國的典範。看來「搞迷信」並不是像邪黨宣傳的是什麼壞事、可怕的事。反而,「搞迷信」有助於國祚長久,社稷安定。相比之下,邪黨短短的幾十年便徹底的失去民心,導致社會衝突不斷加劇。可見,它不「搞迷信」之目的就是為了幫它早早的自我了斷。

在西方盛傳的基督教、天主教這兩大宗教對文化的影響,體現在方方面面。從哲學、法學、教育,到藝術中的文學、音樂、建築、繪畫等等方面,都可以找到這兩大宗教的影響。

現代出國旅行的人,到歐美一些國家,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樣帶有宗教色彩的宮廷建築、教堂建築。進出劇院欣賞的經典歌舞曲目,多源於《聖經》故事,經典的文學小說多取材於宗教故事,有成就的藝術大師,他們的代表作品幾乎都是來源於宗教經典。

對宗教的信仰,成就了不同時期眾多文學家、科學家、各類藝術家的創作和研究,信仰在各個領域彷彿成為一個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靈感之源。

回首看看中國各地的名山大川,那些至今涵蘊著豐富宗教色彩的廟堂、寺院,那些石窟裡現存的壁畫,不同時期出土的文物,有多少不是包涵著對神佛的尊崇與信仰?

追溯下去,原來人類的文化真的是來源於宗教的影響,源於有神論思想的長久熏陶。人類文化的鼎盛時期,也一定是對宗教文化方方面面全力汲取和推崇之期。也許,單從這一點,人類文化的根源在於宗教有神論的影響,或者說正統的人類文化是神傳文化,更為確切吧!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聞過則喜,顧名思義,就是別人批評自己錯誤時依舊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欣然、虛心的接受意見。這不僅體現著個人的修為與素養,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
  • 嚴冬過後,美好的春天來臨了,春是一年之始,天地間萬物復甦,生機無限,人們所見所聞皆是春意盎然...
  • 傳統儒、釋、道文化皆從因緣、因果關係,來探討人生意義和歸宿問題。
  • 以寬宏大度的態度去對待別人,是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仁愛無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寬以待人,成功之路更需寬以待人。
  • 說起李白,幾乎無人不曉,人們讚賞他的輝煌藝術成就,更敬佩他一身浩氣,濟蒼生、報國家,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精神。
  • 北宋時期有一位儒生,他的名字叫劉庭式,當時的蘇東坡,很賞識、敬重他的人品。
  • 昔日孔子在齊國聽舜帝時代創作的大樂舞《韶》樂後,「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感嘆道︰「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 杜甫崇高的藝術成就,源於他仁愛、無私的崇高思想境界,在國家、民族面臨危難之時,他關愛百姓,關注未來,呼喚正義,揭露黑暗勢力,用詩歌反映出一代文人道德良知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
  • 成語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中的精粹之一。
  • 范純仁,字堯夫,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次子,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他一生為人謙遜溫和,正直寬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