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展報導

【水彩行家】童武義個展

島嶼風情
文 / 張立曄
font print 人氣: 132
【字號】    
   標籤: tags: ,

當一個人年過不惑之年,或生命遭逢一場身體病變,所有生命課題重新洗鍊之後,總會培育一番新的視野,看見不同的人生風景,童武義就是如此展開他新的創作路程。

早期的粗獷血氣,著重在城市與生活場景的描寫,慢慢移走到以遠距離凝視的曠野與平原。這奠基於童年竹北鄉下的生活經驗,與病後進入一種更悠遠、簡化、無華的心境,重新審視島嶼原鄉的新風情。每一張畫作都出現明顯橫長的地平線,並用長尺幅的畫紙,表達了土地無止盡遼闊的空間感。畫作沒有了火氣,多了一股淡淡抒雅的風韻。畫作沒有了敘事,多了一種無為的禪味與留白。畫作沒有了人間性,多了遠離塵囂的大自然野趣。原先屬於童武義的高度描寫水彩技法,也蛻化為淡妝輕抹的樸實作風。


島嶼風情2 2010 水彩 108x38cm


島嶼風情3 2010 水彩 108x35cm


島嶼風情5 2010 水彩 108x32cm


島嶼風情8 2010 水彩 75x23cm


寫景,其實是寫一種心情,寫自己的心,寫自己內在的那一片山水。「島嶼風情」新系列創作,無疑讓童武義走入了曠野,走入了宛如花東清境的無垠平原,在那裡,台灣的美,以一種橄欖綠與灰藍的方式,安靜無言的生成一草一木。每一個孤寂、無人、平凡的台灣小景,一條小溪和幾叢灌木小草,像輕聲呢喃地說著土地原野上的某種神秘故事。

(圖文由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60年代故鄉山腳就是我的百科全書和私人遊樂園,三合院、百年樟樹、百畝阡陌的秀麗景色,質樸的民風,那些鄉下人與土地緊密連接的感動,在在豐富滋養了我幼年的心靈」
  • 從小喜歡自然的楊笙銘,對台灣鳥類情有獨鍾,藉由畫筆將台灣鳥類及動物表現於畫紙,與所有同好分享,並希望藉此喚起大家對台灣自然生態的重視。使那些可愛的鳥類及動物活躍於紙上,讓人學習尊重生命,體會自然之美,開啟心靈視窗。
  • 「印象風城」水彩展在早在2007年即由林市長與協會共同促成,是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一系列透過政府部門合作展出的活動之一;我們為配合「印象風城」特展的主題性展出,特別在2009年四月辦理一次外地藝術家的新竹市采風之旅,承蒙文化局的接待,畫家充分感受到新竹人的熱情,也將豐碩的採集資料轉化成一幅幅美麗的畫作。
  • 這幾位中生代的畫家共同的特點是對水彩的堅持和堅實的表現能力,不玩弄技巧、不譁眾取寵,讓水彩畫表現出完整的結構性、空間層次豐富、肌理結實、色彩豐富,讓水彩畫不再只是輕巧的隨興之作;此次展覽也同時探討了台灣的水彩畫在歷經百年的發展之後,處在二十一世紀更多元的藝術環境中如何繼續生存?
  • 水拓畫在土耳其已有千年歷史,是一種利用水油分離原理進行創作的繪畫藝術。它的秘密在於,水中溶有一種名為「高爾」的化學物質,「高爾」 將水和油質顏料分層,使其無法相溶。而「高爾」與水的比例把握,則是體現畫師功力的關鍵因素。同時,鐵皮盒子內的水也不是普通的水,裡面還養著海藻類的植物。
  • 他被公認台灣水彩界後黃金時期的代表之一,他的十二冊水彩教本成為習畫學子必備的暢銷書。然而他自己的美術之路卻是臨時大轉彎而意外鋪展出來的。四十歲才初登大山、四十歲才開始創作,縱情高山流水,郭明福用理性的方式畫畫,用彩筆留存美的景物與漂鳥精神。
  • 李曉寧老師的畫作以豐富的層次見長,色彩厚實卻不失水彩的透明性與流動感,作品著重結構佈局與視覺美感。音樂科班出身的她,巧妙擷取音樂元素,將旋律與節奏的深刻體會融合於繪畫創作中,欣賞她的畫作很難不被隱藏在畫面裡的韻律節奏給吸引。
  • 誠如鄧國強老師說的:「他把不美的立體派變美了,題材多元的表現出靜物、人物、風景,讓觀賞者在體驗立體主義的面貌的同時也欣賞了印象主義對自然光影解讀的精神,這些他都做到了」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評論